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瓷娘(163)

作者:春甜花花 阅读记录

许多事都是水到渠成的,能有这结局,也是乔月将心比心,处处照拂才换来的。

京都权贵多,德化人初来乍到,始终怕得罪了人,可到了津门却不一样,光是皇亲国戚便少了大半,又离京都不远,真出了事,一夜的功夫,就有乔月来救。

再者,三个月下来,第一瓷局在津门只做善事不急于生意,倒是闯出了个好听的名声,拿这字号傍身自也更管用些,进出受人尊重,也自在。

再加上乔月将窑厂周边也都给卖了下来,分文不取便留给瓷师们居住,若是签了人,只要约在便能一直住下去,如何不好?

得此结局,真是情理之中。到底是她从不打无准备的仗。

乔月笑了笑,颇有些狡猾的狐狸气,“仗着瓷师们心思纯粹,便以千招万势搏心,哎,是我胜之不武呀,真是怪不好意思的。”

听乔月自我调侃,苏有金也只是笑了一声,拿烟杆子敲了敲门,颇有敲她脑袋之意。“也幸好是你,带我们走向的未来,一片光明!”

是君子遇君子,知己遇知己。刚巧想走同一条路,于是互相成就,一人一脚,走出这条路。

乔月微眯了眯眼,颇有老谋深算的意味,“金叔,来年开业,津门就交给你了。”

苏有金早知道乔月不会呆在京都,“你去哪儿?”

乔月抬起下巴,仰望灿阳:“从津门南下,落脚淄川抵达海州。——希望到了夏天,咱们能成功以海州作为第二个码头,联通与津门的水、陆两线。”

淄川不会成为第一瓷局的重点,却是连贯津门与海州两处码头的枢纽,也是陆路径途最好的休憩地。

这条路不短,苏有金忍不住提醒她,“若是只留了半年功夫,必少不了拿银子去烧。——真不考虑在年前将瓷坊开了?年底家家户户都得采办,是个好时机。”

“你要看清楚,到底是谁在拿银子养着这座城。”乔月定睛,“归根结底,这儿的繁华大都源于有码头利于北上南下,五湖四海的商客在这儿靠岸,也在这儿拿货。津门的生意,其实不在津门。”

这也是乔月只在市中开了两间铺子,却在码头开了十间的原因。

乔月:“所以余下的一个月,咱们开馆却只做展览,广肆宣传,主要也是为了招揽路径此处的商人,只要养肥了,待来年商客们开船,咱们趁机开业,自有商人们带着我们的瓷器南来北往!”

苏有金只觉得天地豁然开朗,“也好,咱们初到此地,如今万事俱备,能开业却不开,也算是给了津门商户一个面子。”

乔月点点头,“做亏本生意时,自然是顺风顺水。可一旦涉及利益,人与人之间便只有苛刻的。若咱们此时开业,便如同在从津门当地的商户嘴里抢食,难保要被他们给孤立。”

津门与京都终归是不同的,京都权贵多,津门商贾多,在京都经营比的是谁的靠山硬,而在津门则更需要注意商规。

到年后才开,这是乔月讲究道义。各自记着,不提多多帮协,至少日后也能井水不犯河水。

待到来年开春,行商一通,流入流出的银子都要大上许多,即是与各地人做生意,便是各凭本事了。

苏有金长呼了一口气:“年底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让大家安心过年,好啊,事事安康!”

乔月捻了捻指尖,“希望一切顺利。若是明年夏天能成功落户海州,便可以海州为据点,再花上一年半载,直通金陵再达之江,如此,从京都到之江的陆路,便算是彻底打通了。”

好漫长的路。苏有金忍不住感叹:“京都、津门、淄川、海州、金陵、之江,两年六地,通水陆修陆路,步步为营啊。”

第78章 江湖再见

“师父!”许友义从大老远处便挥着手往这边跑。“酒楼那边都备好了,可以过去啦!”

别离在即,乔月夜里还要赶车回京都,瓷师们也要开始将行李搬上船,两厢商议,便定了正午吃完这顿饯别宴。

如今宴席已摆好了,人也都到齐了,许友义才来请她两人。

苏有金抬了抬烟杆子道:“得了!莫鬼叫了!”

乔月忍不住一笑,便跟着苏有金出了门。

酒楼不远,走了一刻钟也到了。

才进门,再见二百余人齐坐一堂,乔月想起当初在德化与大家争奇斗艳的场景,也想起后来在京都,所有人齐头并进,为第一瓷局烧瓷的场景。

曾经针尖对麦芒,后来风雨共度。如今想来,人生除了争,真是缺不了容殇纳川的气量。

今日,除了二百余瓷师,文协学堂的近百名学徒也来了,由于瓷师比学徒多,除了被挑去教新瓷师的,余下的每个瓷师都领了一个小学徒,边给他打下手,边跟着他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