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闹,不会真有全家穿越这种事吧(260)
“那还不简单?咱们这儿几乎家家都种枣,从这儿往东十里地,就有个村子叫枣儿村,那儿的枣树最好最大,咱们瞧瞧去?”丹姐儿说着话,就咕噜噜爬上了骡车。
孩子很是自来熟。
不过这样的性子,夏安茹倒是挺喜欢的。别别扭扭的不好相处。
她自己本来就是社交不愿意症重度患者,真的不太喜欢应付太过矫情的人。
于是母女俩也上了车,夏安阳喊了声坐稳咯,富贵哥便很嚣张的在马路中间走了起来。
出县城的时候,他们还遇到了拿着锣鼓的三个舅舅,在李大年的带领下,咣咣敲着锣,嘴里呜噜呜噜不知道在说点啥。
“舅舅们!”夏安茹还探出头跟他们打招呼,“这就当上差爷啦?”
四舅五舅挠头嘿嘿傻笑,只有三舅双五回说:“不算不算,你爹说咱们这个叫......实习。”
“哈哈哈哈哈,”李大年笑得豪放,“怎么不算?夏师爷带来的人,还能有错?”
夏安茹冲李大年说:“那三个舅舅,就拜托李叔了,得空来家里吃饭啊!”
“我今晚就得空!”李大年立刻又补充了一句,“其实我每晚都得空!”
“那李叔晚上来吃饭~咱们先走了!”说完,夏安茹缩回了脑瓜子。
李大年直接应好,一点儿都不带客气的。
他就怕自己客气了,人家就真的说,那咱就不勉强你了,他可不想冒这样的风险。
城东十里处,骡车过去不过二三十分钟,还挺近的,不一会儿就到了。
几人到得村中cbd,就被正在闲聊的老头儿老太给团团围住了。
得知几人是来看看有没有好的大枣收的,原本蔫蔫的老头老太们,瞬间像喝了一缸子人参茶似的,扯人扯的那叫一个来劲儿。
最后还是夏安阳大喝一声,把老头儿老太给吓住了,这才撒了手。
挣脱了拉扯的夏安茹喊道:“咱们谁家都不去,就在这儿等着,你们有什么好的干货,拿过来瞧瞧,好咱们才收。”
这话才说完,老头儿老太呼啦啦全跑了。
连撑着拐的,都挪着疯狂的小碎步,嘁哩喀喳就往家跑。
姚蓉终于舒了一口气,“衣服都快给我撕吧开了,也太热情了。”
“呵呵,”丹姐儿抱着阿狸笑说:“因为姨和安茹姐,看着就像做买卖的。”
“咱们不像农妇农女吗?”夏安茹扯着自己简单的秋香色短袄和一条朴素的柿色长裙,“这也没穿的很富贵吧?”
“在咱们这儿,就算富贵的了。”丹姐儿解释道:“我娘说,咱们这儿不产棉花,所以料子贵,平常人家两三年才能做件新衣裳。
姐姐家的衣裳不仅新,还不脏,农户人家一件袄子得穿到明年开春呢,还得干活,哪儿有不脏的?”
明白了,就是更穷的,把他们这些比较穷的,给衬托得富贵了。
“所以姐姐,”丹姐儿还会总结,“以后你们再上外头收货去,可得穿得......破烂点儿,不然,我娘说了,人穷得被逼上了绝境,啥事儿都能干。”
姚蓉忍不住说:“你娘倒是个通透的。”
“嗯!”丹姐儿点头,“所以蓉姨,你开针布作坊的话,我娘可以帮您看店,她可机灵了!”
丹姐儿这肠子,简直比禽类还直。
夏安茹直接乐了,夏安阳也冲这孩子竖拇指,直夸这孩子真是勇的很。
“行!”姚蓉也是毫不犹豫就应下了,“就冲你这孩子的爽利劲儿,我想你娘也不会差!”
“嗯!”丹姐儿听人家夸她娘,比夸自己还高兴。
几人说说笑笑间,已经有离村口近的人家,背着布袋子出来了。
夏安阳如临大敌般挡在了老母亲和姐姐前头,指挥着众人排队。
丹姐儿则带着阿狸,维持秩序,有插队的就喊夏安阳把人给揪走。
不知道从哪儿弄了个竹簸箕来的夏安茹,则把大家伙儿递上来的红枣全部倒出来一袋袋瞧。
果然,有好几家都是以次充好,袋子上头都是大的,下头都是小的带黑点儿的。
姚蓉倒也是个和气人,有这样的,反正不好的全退了回去,让他们拿了好的再来,蒙混过关肯定不行,但是好东西他们还是要的。
这会儿反正也没有什么食物蜡,染色剂,所看即所得,只要自己不漏查,基本不会吃亏。
这枣子,夏安茹他们开价七文一斤,最后讨价还价下来,算了他们八文一斤。
实际上这种品质的大枣,在泰平城夏安茹也问过,零售不过十五六文一斤。他们中间还得算上店租,人工,损耗等等成本。
就光买卖枣子,一斤也就赚个五六文。
而且因为他们这儿枣子产的多,卖的人也不少,销路也就那样,单纯只卖枣肯定不行,至于具体要把枣儿卖出什么花来,夏安茹心里倒是有了一点点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