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宁侯是我未亡人+番外(115)

作者:春山听弦 阅读记录

“知道您今年二十八岁,十五岁上得封长宁侯世子,十八岁时老长宁侯因病暴毙,您便袭爵。”苏照歌小心翼翼地筛选着「可能被流风回雪楼知道的事」:“十八岁上您去了风雪关参军,十年间大败风雪关,大约也就这些。说您和母亲没机会相处……这是我的猜测,因为早年曾有传闻说长宁侯夫人因为您生母身份缘故不喜您,您又是长子,小时养在嫡母膝下,想必没什么机会见到母亲吧。”

“原来如此,你说的不错,我确实和母亲没什么相处的机会,卿卿思维敏捷。”叶轻舟垂着眸,笑了一声,突然没头没尾问道:“我们以前认识吗?”

苏照歌觉得他似乎有点不对,但下意识认真了起来。叶轻舟多智敏感,思绪奇快,时常会好像天外飞来一句一样,问些莫名其妙的话,等到某一段时间后他就会像突然得到了某些天启一样,把他想知道的事捋的清清楚楚。

她跟不上他的思路,但却熟悉他的思考方式。

像是这种问话,当下听来虽然没头没尾,但一定是他察觉到了什么,才会像设陷阱一样提问,被问的人不知道自己的破绽在何处,只会顺着他的思路接着往下走,最后透个底儿掉。

往常看叶轻舟这么对付别人她毫无所觉,但等这样的问话落到自己头上来,苏照歌背后悄无声息地起了一层汗——她发觉自己毫无办法。

她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破绽在哪里才招致叶轻舟这句问,也就无从防范。如果随口瞎说,八成只会越描越黑。

叶轻舟这人太会追根究底,不由得她不防范。

她卡了一会儿,叶轻舟一直低头扒菱角,随手把扒完的递给她吃,似乎真的只是随口一问,并不在乎她的回答。

然而不回答本身就是一种回答。苏照歌明白这个道理,是以她装作什么都没察觉到地接过菱角,装作有些疑惑的语气:“不认识吧,我刚才想了想,实在没有见过侯爷的印象。侯爷怎么这么问?”

叶轻舟随手掬了捧水洗手,眨了眨眼睛道:“因为与卿卿一见如故,总觉得好像在哪里曾有前缘。”

他情态轻佻,随口说完这么一句,可能是嫌冷,又掀帘子进船舱里面去了,看不出来丝毫不对,苏照歌又怀疑是不是自己过于敏感,太疑神疑鬼了。

叶轻舟真话假话,试探闲聊混着说,也可能真的就是一句闲聊呢。

他们认识。

叶轻舟在船舱里找到了自己的披风,掀开窗帘看水,心里默默想。

他早年在三皇子手下做暗卫头领,脏活累活都干了一大堆。现今圣安司这几个司长都是他一手□□出来的。当年他和尚且青涩的易听风审过成百上千个俘虏,从这些茅坑里的臭石头嘴里撬情报,有时刑讯无用,他便扮作囚犯与那些俘虏聊天。

一种话,千种说。他们永远想像不到他们闲聊,说话的方式会流露出多大的破绽。苏照歌说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听苏照歌自己亲口说。

船夫从他窗外路过,叶轻舟随口用江南话问道:“老伯,你知不知道我朝长宁侯是什么时候去的关外啊?”

听他搭话,船夫停下来,仔细想了想:“长宁侯?啊,那得是长乐一年的事儿了吧?”

叶轻舟道:“谢谢老伯。”

苏照歌闻声回头,看叶轻舟探了个头出来跟船夫说话,不知聊了什么,她完全听不懂叽里咕噜的江南话,只感觉到这话语调温温软软,乍听起来很像撒娇,叶轻舟一个当将军的人,说起来怪可爱的。

感受到了她的目光,叶轻舟回头看了看她,露出一个笑来。

问题就在这儿。

一个人的生平无论再怎么波澜壮阔,落到纸上也多不过是两三张的事。而情报是种很冷硬的东西,用句追求简洁高效,叶轻舟回忆圣安司里关于自己的卷宗,那上面是这么记载的:叶久,长宁侯府五代庶长子,延康三十六年结亲岳国公府良安郡主,同年受妻荫封世子。长乐一年袭爵长宁侯,同年出风雪关。

这倒不是什么难以搞到的情报,如果流风回雪楼有情报系统,落在纸头上也该是相差不多的话。就叶轻舟的经验,所有常年与情报打交道的人复述一件事的时候,都会偏向于用年份来做界定,因为年份固定,而且代表的东西更多,说年份可以直接把很多事情联系到一起。如果让叶轻舟自己复述自己的生平,他也会这么说,便于整理思路。

可苏照歌是怎么说这一段的?

她说:你十五岁时……十八岁时……

如果流风回雪楼真的有关于他的这么个情报,苏照歌看过纸面,或者听别人复述过,她不该是这么来讲这件事。当然也有可能是流风回雪楼办事不严谨,情报乱写,但就叶轻舟对流风回雪楼的判断来看,不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