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皇子(181)

作者:桃花白茶 阅读记录

等大家离开,纪凌才道:“仪先生跟公子卢近些年如何?”

两人对视苦笑。

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

其他事不好讲,但有些众所周知的可以拿出来絮叨。

“卢国官学要靠我们,又不信我们。”

以前还好,因为官学正式成立,仪先生跟公子卢有在纪国的经验,自然成为砥柱。

但慢慢的卢国跟纪国交恶。

两人因为跟纪国关系很好,所以被人针对。

特别是打仗之后,彻底断了联系。

因为盐的事牵扯到卢国大部分卿士,卿士们不高兴。

珍珠牵扯到国君跟上卿卢山鸣,又是一桩事。

若不是两个人教学确实厉害,还有些学子从他们手里出来,估计处境更加艰难。

不过两人早就被剥离出来,成了只讲课,不参政的局外人。

如果他俩只是单纯的教书先生倒也算了。

他们的职位类似于纪凌,耘先生在纪国国子监的位置。

不仅要管教学,还有国子监的运行,官学的铺设等等。

这种做法,大大限制两人的能力。

更别说公子卢还是国君的儿子。

这样一来,手里没有权力,生死就在别人一念之间。

公子卢是卢国国君第七个儿子,处境本就艰难,现在又被架在这种位置。

所以两人头疼得很。

纪凌看着,最后道:“是不是他们想利用你们来对付纪国?”

公子卢无奈:“瞒不过你。”

如果只是单纯跟纪国关系好,那倒还好,两人处境不至于这么惨。

定然想让他俩做事,而两人拒绝。

对于纪国,两人还是很有感情的,再说本就是卢国先出兵。

反正内里的事多说无用,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

杜或道:“那我们说话,会不会对你们有影响。”

说完,杜或还有点跃跃欲试。

那他俩要不然到纪国吧!

杜或溢于言表,众人忍不住笑。

纪凌就没这个想法。

两□□儿都在卢国,放在早些年,还能想办法接他们出来,卢公也会放人。

可现在着实不行。

那种谋士去往他国,国君放其妻儿的礼节早已不复存在。

在一次次异姓对王权的挑战,其他阶级对诸侯的侵犯中,周制早就名存实亡,只是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用一用。

事情算是两面性,不能用单纯的好,或者坏来评价。

只能说历史的进程,不是他们能阻拦的。

而且两人对卢国感情极深,根本不可能离开。

不过,他们说话会不会有影响?

肯定不会。

因为随着各国到来,僵局一次次被打破。

郑国人跟昌国,卢国人都能说话。

赵梁之间也在聊天,甚至百万国的人都在里面谈天说地,早就没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

虽说周制名存实亡。

可他们都是周,语言文字同宗同源。

大家互相数着,全部都能攀上亲缘。

打归打,真坐在一起,还是能说到一起去。

公子钦跟纪叔公天天被各国人围得团团转。

不是在问种田,就是在问恶金。

两人挑能说的说。

纪国的水平早就甩开天下一大截,有些东西告诉他们也无妨。

这本就是交流会,不拿出点真东西怎么交流。

这些都在纪国的准备当中,大家都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但就算漏出这么一点,已经够很多国家消化的了。

于是,纪国人算是名士开始前的清流,其他各家都在讨论诗歌,以及奉行什么道路,坚持什么理论。

只有纪国人讲种田,讲打铁,讲施肥,讲怎么修路。

务实到了纪凌都看不下去的地步!

纪凌倒是在听各位大家的想法。

很多东西他那个时代也有,可各种思想的碰撞怎么都听都听不厌。

对于上古典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每个人解读的又很有意思。

纪国对这些理论部分确实缺失。

好在他们还有耘先生跟他的弟子。

耘先生同样也准备了讲学,他讲的是教育。

教育二字说起来简单,但说上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他作为纪国国子监主簿,很有独到的看法。

郑伯见此心里颇有些欣喜,名士会终于有些样子,虽然花钱花的肉疼,但值得。

郑国也因此恢复了些名声跟生机,都城也因为各方来人变得热闹,冲淡去年带来的阴霾。

国都很多店铺掌柜同样高兴,郑锡走了之后,郑国就没这么高兴的时候了。

纪凌跟杜邗,锦涌在郑国国都逛街时,频频听到身边人讨论,一个是感叹郑锡,另一个是郑国好像好起来了。

想必后者就是郑伯费心尽力办好这件事的缘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