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慕林接受了永平郡主的交换,永平郡主非常高兴:“嫂嫂放心!等我嫁去了袁家,就立刻跟袁燮说这件事。若是他不肯交出秘方来,那就别想从我这里拿到药膳方子!咱们燕王府东西的,可不是白拿的!若是药膳方子真的见效,我还要他备上厚礼,重重地谢过嫂嫂呢!”
谢慕林笑道:“你好好跟小袁将军说,倒也不必太过强求。夫妻之间,遇有事有商有量就好了,不好逼着人家答应什么的。”
“嫂子放心,没事的。”永平郡主摆摆手,“我心里有数。他家哪一年不把用秘方配出来的药粉药酒到处送个遍?只怕早就叫人猜出方子来了。可要是这些方子能换来好的药膳方子,让他祖母和母亲身体好过些,不必我逼他,他就要上赶着求呢!”
谢慕林见永平郡主很有把握的样子,也不多言。
四皇子在旁听了个仔细,也提出了交换:“我也有东西可以拿来跟嫂嫂交换的。织机的图纸,药膳方子,还有那几个土法水泥的配方,我都想要。嫂嫂若喜欢,紫禁城里的藏书,嫂嫂只管看去就是了,想要全抄下来,也没有关系,除了舆图不能出紫禁城,其他书嫂嫂想要借回王府来看也可以。回头我给嫂嫂送个信物来,嫂嫂便能随心出入紫禁城了。就算太后娘娘与我走了,那信物也照样能用。”
谢慕林这回是真的吃惊了:“紫禁城里的藏书?!”紫禁城里不是没人吗?怎么会有藏书?!就算有,难道还有人负责保养、管理?!
这事儿永平郡主更清楚一些:“紫禁城里确实有藏书。当年太宗皇帝差一点儿就要迁都了,提前运了两批藏书过来,放入了文渊阁。虽说珍本古籍不多,但就算当时是新书,如今也都是不多见的古书了。我父王虽然不敢轻易去借阅,但偶尔也会帮母妃拿几本书回来看的。文渊阁里一直有人执勤,风干物燥时节,还要天天往阁中的大水缸里挑水,免得起火呢!”
但由于紫禁城少有居民,燕王府又无意向外宣扬,所以,直到四皇子随太后来到北平,入住这座比京城皇宫更加庞大的行宫,方才偶尔发现了文渊阁藏书。
四皇子还对谢慕林道:“我粗粗看过阁中藏书数目,因为太宗驾崩得早,只来得及运了几万册书过来,因此文渊阁一半的书架都还没充满呢,当中只有些最常见最有名的经史子集,其余倒是各种行军打仗、天文地理、医药技工之类的杂书为多,还有好些,谁也看不懂是什么东西,据说都是太宗皇帝的手记,足足有几十大箱呢!嫂嫂似乎爱看杂书,闲暇时只管借几本回来,打发时间就是了。除了舆图不能出紫禁城,其余的都随嫂嫂高兴。”
谢慕林看着四皇子,没法去形容自己现在是什么心情,只觉得好象忽然天上掉馅饼了一样。她只能努力按捺住心中的激动,维持着礼貌的微笑,起身向四皇子行了一礼:“那我就谢过四殿下了。”
第1235章 体贴
谢慕林现在的心情挺激动,但又不好在永平郡主与四皇子面前显露出来。
她估计这两位主儿都不太明白,紫禁城文渊阁里所谓的杂书或太宗皇帝手记,对她而言意味着什么。
虽然永平郡主在世代崇尚太宗皇帝的北平长大,而四皇子也能理解技术改革对于生产力的重要性,但他们毕竟还是古人的思维,心里并没有太把那几万册所谓的杂书当一回事。兴许北平作为军事重镇,在此当家的燕王会时不时借些军事、地理相关的书籍出来做个情报参考,但除此之外的其他东西,他们可能就不会太放在心上了。四皇子只重复了一句话——舆图不可出紫禁城,就再也没有禁止谢慕林在文渊阁里做些什么了。他甚至没有禁止她去看舆图,只是不让她把图带出紫禁城罢了!
谢慕林自己就有地图册,完整又详细,其实并不需要那未必十分准确的明朝版地图。至于其他的书,想到北平坐拥这么大的文渊阁藏书,燕王又能时不时从里头借书出来看,都只能世代传承下一个水泥配方,可见那些藏书里头,未必真有什么穿越者惯用配方的详细资料,诸如水泥、玻璃、香皂等物。谢慕林不指望文渊阁中的藏书能助自己致富,反正都是郡王妃了,她并不缺钱花,也不是很想发财,只是盼着婚后能取得一定的自主权,发展自己的事业而已。
但她很想知道,当年那位穿越前辈太宗皇帝,到底经历了什么。他留下了太多的谜团与遗憾。以他贵如皇帝,尚且留下了这么多的遗憾。谢慕林很想从他的经历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好为自己未来的行事定下方向,免得步上前者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