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娇后妈与冷丈夫(76)
瞬息之间,王静芳改变主意,坐下拆开了信封。
取出稿件,最先入眼的是《出桃源村》四个大字。
王静芳觉得这人挺有意思,一般投稿的人只会寄稿件,及个人资料过来,而这个人寄来的稿件上没有个人资料,却像出版的连环画一样弄了个封面。
这四个字看着倒是挺特别,有字的形,又有点像画,很有艺术感。
而在封面的右下角还有一行字,苏婷/一颗榴莲。
苏婷她懂,估计是原作者名字,榴莲她也懂,是一种南方水果,可它出现在这里,王静芳就不太懂了,总不会是作者笔名吧?
太奇怪了。
王静芳想着,翻开封面低头看去。
第一眼看图,风格很成熟,画得也很细致,可以看出作者绘画功底很深。再看文字内容,文笔流畅,但可能篇幅有限,第一幅图没能展开,看着略显平淡。
王静芳猜想原作者是学美术的,所以功底深,但讲故事的能力可能一般,个人风格不算突出,但可以看下去,于是翻开第二页,第三页。
到第四页,王静芳猜到了这是个什么样的故事。
故事主角叫李茂昌,是一家地理杂志的记者,有次出差去偏远地方采风,迷路进了传闻有野人的深山。
经过三天三夜的跋涉,断水断粮的李茂昌精疲力竭,找了个还算干净的地方,准备坐着等死。
濒死之际,李茂昌看到了个姑娘,对方跟他说话,但他还没听清楚,就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他以为姑娘是临死前的幻想,却不想他醒了过来,只是所处的房间很陌生,他不确定自己是被救了,还是到了阴曹地府。
正困惑着,门被从外面推开,他看到了昏迷前的姑娘。
只是姑娘穿着有些特别,袄子是旧式对襟的。
而当李茂昌问起最近的公社在哪,姑娘一脸茫然,经过一番询问,他才知道姑娘长到二十岁从未出去过,也没有见过山外的人。
而当李茂昌见到姑娘的父亲,对方的第一个问题是:“现在外面怎么样了?还打仗吗?”
……
在成为《连环画报》的编辑以前,王静芳就是连环画爱好者,因为喜欢,她才会努力读书,想办法参加招工考试,考进出版社,从事现在的工作。
但当编辑久了,再去看新出的连环画,她反而没有了当初的专注于喜悦,反而目光里多了审判,以及思考。
现在的她,已经很难不间断地看完一本连环画。
因此,当她看完这份稿件觉得口渴,伸手拿起水杯却没有喝到水,回过神来发现时间已经过去半个小时,她有片刻的怔愣。
紧接着,她将稿件从后往前简单翻了一遍,最后将目光落到扉页的《出桃源村》四个字上。
良久,王静芳起身,拿着稿件往主编办公室走去。
……
进入五月份后,气温爬坡似的升了起来,带毛的毯子渐渐盖不住,被苏婷换成了棉被套,里面什么都不塞,晚上睡觉只用被套搭一下肚子。
但没什么用,被贺东川一抱,比盖着毛毯还热。
苏婷很后悔,早知道贺东川火气这么旺,她就应该再考虑半年,冬天再让他住回主卧。现在好了,晚上拉着她做运动就算了,还总抱着她睡。
说了也没用,明明睡觉前两人各占半边床,结果睡着睡着,两人就滚到一起了。
苏婷连着几晚被热醒。
更让人绝望的是,现在才五月份,到六七月,甚至三伏天,这日子该怎么过啊!
每当这个念头冒出来,她就格外怀念前世有冰箱空调的日子。
不过空调买不了,电风扇还是能用上的,苏婷点了下手头有的工业券,就趁吃饭时间跟贺东川提了这件事。
贺东川对此没有任何意见,虽然他抗热,但苏婷明显是个怕热的,有电风扇她能好过点。
当然,他也有私心,想着电风扇买回来后,也许晚上能一直抱着她睡。
商量好后,趁着周末放假,夫妻俩就带着贺焱去了榕市。
虽然是冲着电风扇来的,但到市里后他们没直奔百货大楼,而是先去看了场电影,再去吃了顿饭。
吃完饭经过邮局,贺东川往家里挂了个电话。
贺焱是个大嘴巴,拿到电话就说了买风扇的事,等轮到苏婷接电话,程晓曼就关心了几句,问他们票够不够,不够她让贺东川爸爸想办法弄点。
苏婷穿越到现在也有一个多月了,自己也去领过票,知道这年头的票证很多都是地方发行的,首都的票在榕市没法用。让贺东川的爸爸想办法,八成是托关系找这边的熟人帮忙,看似一句话的事,实际上花的都是人情。
为了台电风扇花人情,苏婷觉得很没必要,就说不用,他们手上的工业券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