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薄情书生郎(149)

作者:端瑜 阅读记录

有考官改到了顾焕崇的试卷,他点头:“这份考卷比之前那份考卷更好。”

顾焕崇的立意很深刻,而且不空不大,也符合君主和官员的要求,是一份标准的答案。

杨长修看了一下,他也跟着点点头:“这个学子当得上会元。”

虽然杨长修这么说了,但剩下的试卷还是要改,只是后面的试卷再也没有能够让他惊艳的了,其中有一份试卷很怪很创新,他本来在写搞实政,一下子就跳出了实政的圈子,说是要和少数民族亲如一家人,管理少数民族一定要因地制宜。

???

这家伙的脑子好像时不时会灵通一下,杨长修还是给了他一个上榜的机会。

吏部的人加班加点的疯狂改试卷。

杨长修喝了一口茶继续改试卷,突然他的手指一顿。

大致的内容翻译过来就是大昭朝地大物博,少数民族很多,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应该给予他们和汉族一样的待遇。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字,尊重少数民族的信仰,设置书院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让他们也能做官……

写在前面的这段话深深的吸引了杨长修的目光,身为内阁的阁老,他可知道最近少数民族闹得有多凶。

他们派遣的汉族官员去管理少数民族,结果语言不通。还有的汉族官员,走进大山后人都没有出来了。

比如最近在北方就有人叛乱,才派了人去镇压。

结果镇压了过段时间又要镇压,他们也不可能把叛乱的人全拉去砍头了。

试卷上接下来的方法也有时效性,杨长修连连点头。

他在这份试卷上写了一个上等。

“此卷是当之无愧的会元。”

“杨大人,给我们看看。”

考官们看向这份试卷,有些犹豫:“杨大人,这和少数民族平等,这话太偏颇了。”

杨长修:“我不这么认为,正如试卷上所言,大昭的官员是所有大昭子民的官员,难道他们不是大昭子民吗?”

杨长修想去内阁找皇帝,他突然脚步一顿没头没脑的说:“要改,也不能叫边蛮之地。”

杨长修匆匆到了内阁,然后去求见昭烈帝。

“臣参见陛下。”

昭烈帝看见杨长修很惊讶:“起来吧,你不是去改试卷去了吗?”

杨长修也不好隐瞒,他说出了自己的考题,又把柳应渠的答案说了一遍。

“大昭的陛下是所有大昭子民的陛下……”昭烈帝其实也对少数民族的事头疼。

“这话朕听着舒服。”

杨长修:“……”

还是要他来。

“陛下,臣以为可以向大昭境内发出圣旨,代表陛下的容人之度。”

昭烈帝:“行吧,那就拟旨。”随便说一说的话,他下一道旨意也无妨。

“不需要经过谈论吗?”杨长修骨子里有点传统。

“朕都同意了。”昭烈帝不满的说。

就那些叽叽歪歪的,还没有他爽快。

杨长修从内阁回来面露沉思,他说道:“把试卷整理好,诸位可以回去好好休息了。”

会试的试卷改得很快,全国的考生都翘首以盼。

会试只录取三百名考生。

“怎么办?我怀疑我考不上去!”焦鸣紧张的走来走去。

“我也怀疑我考不上去,我写了一半中途还变了个思想,最后硬拉也拉不回去。”王灼清唉声叹气。

前面的题都是书本上的知识,他们只要会背就行,可策论就不一样了,策论最拉分。

陶然也叹气:“我也怀疑我考不上,边蛮之地我是一点也没了解。”

曲流和古战也叹气。

焦鸣:“惨了。”

王灼清:“遭了。”

陶然:“死了。”

曲流:“完了。”

古战:“三年再战。”

“……”

柳应渠有点想笑,他这次对自己的策论有点信心,再怎么也能榜上有名。

第一他不想了,前五可以想一想。

毕竟来都来了。

“大家不要这么消极,我们难大家都难,这样相当于没有什么难度。”

陶然苦着脸:“我们不一样,我才不信这鬼话。”

难的就是他们这些人,对于像是柳应渠这样的人来说就很简单了。

“你至少是解元,再怎么学识还是过关的。”

十五个解元中的一个啊,这会试的前几名估计也是这十五个解元中随意挑选了。

“放榜了,不要拥挤。”吏部的官员拿着榜来了。

瞬间京城一片沸腾,书生们还管挤不挤,立马拼命的往前面挤挤。

柳应渠在其中脸都挤变形了。

他没惹任何人。

“……”

太疯狂了。

按照惯例还是从最后一榜开始放。

“呜呜呜呜!我考上了!我考上了!”一个书生泪流满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