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女场长(173)

作者:洛水伽楠 阅读记录

夫妻两人:“……”

说完,杨君苏去睡觉。

第二天上午,杨君苏陪着宋要武跟大家一起去总场开会。

谢秘书悄悄过来通知杨君苏:“纪书记说你的发言最是鼓舞人心,今天你也要发言。”

杨君苏爽快答应:“行,那我也简单说两句。”

杨君苏今天的讲话确实比简短,毕竟发言的人太多了,不控制时间,会拖长开会时间,影响吃饭。

论到杨君苏时,她简洁地说了几句,最后总结陈词,“听完前面各位领导和同志的讲话,我是入脑入心,感慨万端。千言万语化成几句革命打油诗:

“挥镰干革命,红心连北京。

头顶红太阳,胸荡五洲风。

早来万倾麦,晚看颗粒净⑴。”

作者有话说:

⑴引用七十年代诗歌集。

第三章 我才写了一半,中午更新。

第七十六章 麦收大会战

杨君苏话音一落, 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纪书记大声叫好,谢秘书也在用力鼓掌,脸上的笑容无懈可击。

他不由得庆幸自己幸亏当初自己替杨君苏说话, 让她当上四分场生产科的科长。否则, 以纪书记对她的欣赏程度, 很有可能把她调到总场党委办公室。而杨君苏口才好文笔好,这两方面都与他擅长的地方重合。现在,他在党委办公室当他的秘书, 杨君苏在四分场大放光彩,这样多好。

纪书记笑着对宋要武说:“小宋啊, 我跟你借个人行不行?”

宋要武猜测他要借的人是杨君苏, 便笑着回道:“纪书记,咱们场里的工人和干部都不归你调动?哪里还用借, 我们一切行动听从指挥。”

总场其实还有一位罗场长, 但他前两年被人举报,隔离审查了一阵, 身体垮了, 一直在休养。再加上这个时期,不少单位都主动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党委书记的权力加强, 场长反而成了打辅助的了。现在胜利农场,其实是纪书记说了算。

纪书记朗声笑道:“好, 那我就暂借小杨同志半个月。——小杨, 我给你加副担子, 你跟小刘搞好麦收期间的广播通讯工作, 给大家好好鼓鼓劲, 缺人缺物, 你们就去找小谢要。”

杨君苏清声答道:“好的纪书记,我服从组织安排,保证完成任务。”

开完会后,杨君苏开始制定工作计划。前世她长在城市,只在乡下亲戚家住过一阵,对麦收工作不甚了解。原身倒是割过麦子,但对于指挥麦收也没有经验。而且,麦收时间紧任务重,容不得半点马虎和耽搁。

这是她当上科长参与的第一个重要任务。杨君苏思索再三,决定稳扎稳打,原则上是不出错,保证任务顺利完成。在此基础上,再把工作做得好些,亮眼一些,就够了。她的主场在后面。

六月初,麦子成熟了。金灿灿的麦海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天边。风吹过来,发出刷刷的响声。

整个胜利农场开始忙碌起来,从农场领导干部到科员和工作,每个人都是行色匆匆,走路速度飞快。

这几天的会议特别多,总场先召开了全体动员大会,工会代表,妇女代表,中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广播站站长,机务队队长等等全部都到齐。接着又召集各分场场长和办公室主任开会,分场领导回去召开各科室科长科员会议。

杨君苏第一次参加这类会议。大部分时间在倾听和学习,还默默揣摩别人的发言技巧。毕竟,时代不同,国企和私企不同,她需要学习的内容还有很多。

同时,她还暗暗观察宋要武何书记游场长的工作流程,看他们如何鼓动大家,如何进行人力调度,机车调配,生活安排等等,有心得的赶紧记下来,不懂的就及时发问。

宋要武对杨君苏的做法十分满意,何书记和游场长也注意到了这个年轻的科长,没有人不喜欢爱学习的年轻人,有时间,他们也乐于提点几句杨君苏,在某种程度上过得了为人师的满足感。指点完毕,他们暗暗感慨,这个小杨果然是个值得培养的好苗子。

何书记还和颜悦色地问杨君苏适应得如何。杨君苏认真回答道:“在大家的帮助下,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老话说得好,人不会,世上学;刀不快,石上磨。我这把新刀,正好在麦收大会战时练练手,割几亩麦子,不够我再接着磨。”

何书记听着杨君苏说话挺有意思,忍不住笑了起来。游场长也是面带微笑。

分场开完会,宋要武开始布置麦收工作。杨君苏做为她的助手,忙得是脚不沾地。

先是准备工具,机耕队的十几辆拖拉机,十几台收割机,要先检查维修保养,各种配件要提前准备好,班次人员安排好。做到人歇机器不歇,夜里还要开大灯工作。麦收可得抢时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