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女场长(146)

作者:洛水伽楠 阅读记录

田翠翠只好不再阻拦。

田翠翠家被安置在家属区,所谓家属区也就是一排茅草房和木头房子,十分简陋,是临时居住区。

田翠翠的婆婆杨君苏认识,就是她上次搭话的白大娘。白大娘六十多岁,头发全白了,身体还挺硬朗。田翠翠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女儿六岁,小脸晒得黑里透红,儿子四岁,一双眼睛滴溜溜转着,好奇地打量着杨君苏。

杨君苏见了孩子就掏出糖,两个孩子看到糖,不由得眼睛发亮,但又转脸看向奶奶和妈妈。

白大娘笑道:“小杨你真是太客气了,咋还拿着东西,还给孩子糖吃,你们两个还不赶紧谢谢姐姐。”

两个孩子一起道谢,喜滋滋地接过糖。

杨君苏笑道:“大娘,你弄错辈分了,不该叫姐姐,应该叫姑姑。”

白大娘也笑:“对对,叫姑姑。”

两个孩子拿着糖就忍不住找小伙伴显摆去了。

白大娘和田翠翠领着杨君苏往屋里走去。

屋子又小又破,但收拾得挺干净。

饭菜是四菜一汤,主菜是鸡肉炖粉条,主食是荠菜豆腐馅包子,吃着挺好吃。杨君苏真诚地夸了几句。田翠翠和白大娘都很高兴。

三人边吃边聊,很快就聊到了房子的事。

田翠翠问道:“小杨,你那个建房的事咋样了?总场咋说的?”

杨君苏一听,机会来了。这么多军属要是参与进来,那份量可就不一样了。她要是好好推动一下,事情说不定就成了。

想到这里,杨君苏打起精神,准备认认真真地做好宣讲工作。

第六十四章 贷款支援农场建设

杨君苏一边吃饭一边聊房子的事, 并把她在总场会上的发言直接拿过用,那首顺口溜也用上了。

白大娘只上过扫盲班,认的字不多。她听着这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十分喜欢。

听罢嘴里还念道:“‘田地成方柳成行, 良田亩产超吨粮。家家户户有余粮, 所有职工住新房。’小杨, 你真有文化,这诗写得好,连我都能听懂。”

白大娘最关心的还是钱的问题, 杨君苏算算他们一家五口人,九十平的房子最好, 钱不够, 六十平的也能凑和住。

杨君苏说道:“我计算的成本是一平米十块钱,场部的预算会更高些, 应该是20块一平, 所以你们要准备2000块钱。”

白大娘直咂舌,“这可真不是个小数目。”

田翠翠在旁边说道:“妈, 房子可是一辈子的大事, 咱在乡下建房也差不多是这个价呢。”

白大娘说道:“那倒也是。”

婆媳俩讨论了一会儿,又为要楼房还是平房起了一点争执,白大娘想住平房, 田翠翠想住楼房。

两人争执不出个结果,就问杨君苏的意见。

杨君苏两边都不得罪:“楼房和平房各有各的好处, 端看个人需求。像我的话, 我准备要平房, 因为平房有院子, 可以种菜。”

白大娘一拍大腿:“对对, 我也是这个考虑。”

田翠翠无奈道:“可是咱住了一辈子平房还没住够吗?住楼房多气派。”

杨君苏笑道:“等大哥回来, 你们再商量。反正选哪个都不亏。”

“是是,等我儿子回来再商量。”

杨君苏说道:“田嫂子,白大娘,既然你们有这个意向,那我一会儿给你们拿一张报名表,你们有空再去问问其他家属。有意向的都签个名。放心,这只是签名而已,只要没交钱,咱随时可以反悔,没关系的。报名的人越多,总场一看这是人民群众的心声,同意的就越快。现在天气正好,要是早点动工,今年入冬以前就可以入住了。我建议楼房能铺设暖气,平房呢,也可以弄那种土炕,好方便取暖。让老人孩子能过一个暖和的冬天。”

白大娘握着杨君苏的手说:“小杨,你真会替人着想。场里就应该多几个你这样的干部。”

杨君苏笑道:“我还不是干部呢,我只是个打杂的。”

白大娘笑道:“快了快了,你是个当干部的好苗子。”

白大娘说着还感慨道:“还是新社会好,咱妇女同志想干啥就干啥,要搁旧社会,哪有这么好的机会?”

杨君苏顺着她的话说:“那可,新旧社会两个天,一个苦来一个甜。”

“对对,这话真顺口。”

三人愉快地告别。

杨君苏回去就让小赵给田翠翠送去一张报名表。

田翠翠的行动十分迅速,没两天就把报名表交了上来,一共有五十多户人家报名。比年轻人这边报名的还多。这也能理解,毕竟那边都是拖家带口的,而且转业军人一般都有安置费,经济实力也比小年轻雄厚。

杨君苏又写了一份补充报告,报告中说这些转业军人拖家带口前来支援农场建设。人家已经为国家为百姓流了血,不能再让人家流泪。我们农场于情于理应该妥善安排家属的生活。上面说不定会关注这些军人转业后的生活状况。这可关系到农场的考评、形象和政治影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