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妈那么说,亲哥也是这么讲的,连大嫂虽然没直白的说什么,可面上的表情却也已经很清楚的表明了看法。
甄兴华原本就不是很笃定,他一方面是放心不下妻子和孩子,另一方面也明白自己那份工作有多么的稀罕。被爹妈哥嫂这么轮流劝着,就愈发的摇摆不定了。
等他从老屋那边回来把事情一说,他媳妇就瞬间红了眼圈。
周萍还会希望男人在家里的,只要她男人在家,甭管来多少借钱的亲戚,都可以让男人出面应对。她呢,在家里忙活家务活儿,照顾一双小儿女,每天准备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一家人团团圆圆的,不好吗?钱这玩意儿,够用就好了,真的没必要那么多的。
俩人就这样僵持住了,周萍是不可能逼着她男人回来的,她的性子做不到强迫对方,可她能用行动表明自己的难过和悲伤。
于是,甄兴华又犹豫了。
这么一耽搁,俩孩子都放学回家吃午饭了。
午饭倒是很快就收拾出来了,周萍做家务还是挺不赖的。多年前,她刚嫁给甄兴华时,还不太会用乡下土灶,因为她以前在城里的娘家用的都是煤饼炉。不过,在苦心钻研了一段时日后,她就把土灶用得很利索了,生火做饭炒菜熬汤,又因为甄家不差钱,在吃食上就没有别家那般计较,食材好,份量足,周萍又是那种愿意下功夫琢磨饭菜的,因此甄家的伙食可以算是整个第三生产队最好的了。
其实道理很简单,别家婆娘要做的事情很多很杂的,就说李桂芳好了,眼下看着她是回到家里做事了,也不用外出挣工分了,可要做的事情却远比周萍多了很多。
李桂芳一方面要照顾年幼的来弟,小婴儿会占据一个人特别多的精力,这还是在来弟特别好带的前提下,换成别人,光是照顾一个孩子就足以累趴下了。另一方面,她还得看着后院那几只鸡,照料偷摸着开垦的几垄菜地,全家吃菜就靠那点菜地了。这之后,才是生火做饭、洗衣打扫等等事情。
队上绝大多数人家都跟苗家差不多的,不像周萍那么轻松,自然也不可能分出精力去琢磨饭菜了。
周萍理想中的生活就是,男人每天早出晚归,儿女们则去学校里上学,她自个儿待在家里精心张罗一桌饭菜,等待着外出的男人孩子归来。
可惜,甄兴华做不到。
在权衡再三之后,甄兴华还是选择听从多数人的意见,毕竟他这份工作是真的不错,哪怕累是累了点儿,可干啥不累呢?对比那丰厚的工资,感觉累点儿也是值得的。
就这样,隔了几天后,他又一次离家外出工作了。
结果,甄兴华前脚赶走,甄家亲戚又上门来借钱了。
要说有些人也确实是脸皮厚,退一万步说,就算甄兴华有钱好了,那也是他辛苦赚来的,哪怕被迫给了周家人不少钱,那跟其他人有关系吗?又不是花了你家的钱。偏生就有一些人看不惯,就觉得有便宜不占跟吃了大亏没两样,一听说甄兴华又出车了,立马拖家带口的过来借钱。
理由很好找的,主要是谁家不缺钱呢?家家户户都缺呢,尤其眼下恰好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离秋收还有些日子,几乎所有人家都是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的,这档口,拖着面黄肌瘦的老人孩子上门去,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哭诉着家里就要揭不开锅了,求行行好借点钱周转一下,等家里宽裕些了立马就还。
问题是,光听听这个话,就知道借出去的钱如同打了水漂,也就听个响儿了,没可能回来的。
可周萍有什么办法?她整个人都木了,看着在自家院坝上哭得稀里哗啦的亲戚,完完全全袖手无策。
甄兴华是昨个儿大清早走的,甄家亲戚得了消息就想过来,不过他们知道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临近傍晚了,毕竟谁也不可能啥事儿都不做光盯着甄家瞧了。所以,他们第二天才过来,也是凑巧,这天是休息日,倒是方便了家里几个还在上学的孩子陪着奶奶一起上门来哭诉家里没米下锅了。
更巧的是,毓秀也在甄家,因为先前甄兴华回家时,还是带了几本书回来的,可李桂芳不让毓秀那几天来,理由是人家当爹的好不容易回家待两天,就别去凑热闹了。毓秀尽管很想看书,满心的不情愿,可她还是选择听奶奶的话。
一直憋到今个儿,她起了个大早,连早饭都是匆忙扒拉一口,就欢欢喜喜的跑到了甄家找卓凡哥哥一起看书。
值得一提的是,毓秀兴冲冲的跑到甄家时,差点儿就跟往外跑的甄珠撞了个正着。也亏得甄珠身手矫捷,在最关键的那一刻,猛的一个闪身,作为一个灵活的胖子,险而又险的避开了毓秀,这要是俩人真的撞了个结结实实,毓秀保准就悲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