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398)

作者:枫香 阅读记录

尉迟兰的身高在朝臣中间属于鹤立鸡群,长相……那也是鹤立鸡群。

大概是尉迟兰的长相过分具有说服力,众人又下意识去看那位言官。

当言官的嘛,那当别人以为会有词穷的情况,他们这是属于专业技能,绝对不存在的,立刻又是骂人不带脏话的一大通。

竺年听得脑阔疼,一边卡顿一边翻译,慢了好几步才反应过来这货是说他狐狸精勾引姜国未来的小花朵,处心积虑败坏姜国民风,那颗心啊墨墨黑墨墨黑的。

这话连姜卓都听不下去,斥责了一句:“嬉年必不会如此,休要胡言!”他瞧了瞧竺年,或许是竺年的表情过于震惊,竟然忍不住轻笑了一声。

“噗。”

噗你个头啊噗!

竺年顿时就不行了,恨不得立刻扑上去把他野爹从龙椅上拽下来,再夺了他的鸟位!

尉迟兰这时候站出来,走到那位言官身边:“不知我们家郎君,勾引了哪些人?刘大人在此红口白牙的,总得有个证据。”

刘姓言官一点都不怵,啪啪啪连报了好几个名字:“几位才俊去书院是准备学做官的,前途不可限量,还请嬉王自重。”

“才俊”的名字一出,一部分朝臣心里面就有数了。另一些不清楚的,也被同僚好心科普了一番。

书院这个地方,说是去做官,但他们这帮子是看不上的。

八品九品的也能叫官?

还得考?

他们家的子弟那上来起码也得是个五品。确实现在也得考试,但那不过就走个过场,全场就一个人考,考高考低了都是这一个人。当然也不会真的成绩会特别难看,反正就一个人考嘛,早点把考题告诉人家,让人家多点时间准备。

当然,八品九品也是官,但那就是个家里几个不争气的东西讨一份官职,说出去好歹这么大岁数了也算是有一份正经差使。

这群人有什么前途,还不可限量的?

虽然都知道这事情多少是胡搅蛮缠,但竺年的笑话,他们当然是乐意看的。只除了几个吃瓜吃到自家头上的,神色颇有些尴尬外,其他人一个个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有些还从袖袋里摸出小点心来吃。

竺年被说的脑子都糊涂了,完全不知道这种颠倒黑白的话怎么会是从人的嘴巴里说出来的。

尉迟兰倒是一点都不糊涂,居高临下地看着言官:“不知道刘大人是怎么确定是我们家王爷不自重的?嬉年一旬就去书院两天时间,和任何学生都没有私下交流,请问他怎么不自重?你是亲眼见了他如何不自重?倒是我亲眼见了不少次,你口中的那几个才俊是怎么不自重的。他们堵我家门口不是一次两次,街坊邻居相信也不是没见过。我下令赶了好几回都赶不走,您倒是让他们自重一下如何?

至于说嬉年误人子弟,您去过书院吗?对比过嬉年教学前后,这些‘才俊’的成绩吗?看过他们的功课吗?

再说到他们的前途如何,想来他们自己的家长都不担心,倒是用不着您来多说。反正年末考核不通过,他们也不用待在书院,更谈不上什么前途了。”

那言官被怼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但最让他震惊的却是尉迟兰说的最后一句话:“年末考核?”

不是,书院这么一个收拢纨绔子弟的地方,还有年末考核不通过就筛掉这么严格的规矩吗?

许多朝臣面面相觑,都不太清楚。

姜卓倒是很清楚:“书院名额有限。这是刚开始就定下的规矩。”

吏部也清楚,毕竟考核上来,是都要归他们吏部管的。

吏部的官员就在姜卓的示意下,把书院的规矩简单讲了讲。

反正就是每年有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再加上平时成绩,每年给一个综合评定。

根据评定成绩,筛掉成绩最差的一成和不合格的。

学制最长三年,三年还没通过吏部的筛选,也必须从书院毕业。

这规矩很好理解,哪怕是族学,总不能一直待下去。学到了一定年纪或者是一定程度,该打发出去就打发出去,只是有出息的自然是跟着家中长辈或者世交的前辈更进一步深入学习,没出息的放出去傻玩也好,看管家业也好,甚至是干脆分家出去也都是一条路。

搁朝廷办的书院,那当然也是一样的。

书院给每家都分了若干个名额,看起来等于是给这些家族一些不上不下的小辈安排了正经出路,但也不是打包票的,真就烂泥扶不上墙,那肯定也不行。不管是通过自身学习,还是各种……盘外招,起码得面上过得去。

要是从书院毕业了,还没有被安排官职,也不是说就没机会参与吏部的招考,是一样可以去的。但是对这些纨绔来说,书院这么好的学习氛围专业的先生指导,都不能让他们考中一官半职,那回家之后自考基本没戏。

总不能学姚家那个少爷,被竺年在梨园小筑关了两年,也算是因祸得福,考上了一号码头的官职。先前听说是到皇子跟前当差去了,总之也算是出息了。

不少人想到姚意,看一眼姚尚书,又看一眼竺年,把事情琢磨了一番,觉得竺年既然连姚意这么个混不吝的都能搞定,那书院现在的那些个说不定也能行。

他们自己家现在是没有这方面的“才俊”,但保不齐将来有呢?

想到这里,许多人开始纷纷递梯子。

言官也不能死咬着竺年不放,剩下的想批竺年豪奢的话也只能咽了回去:“哼!”

竺年瞪眼。哼个鬼啊!

接下来朝会说了什么,竺年左耳进右耳出,全没记住。

朝会结束之后,都不用姜卓说,就拉着尉迟兰理所当然去刚盖好的小殿蹭饭。

小殿外面的花草虫鱼还差点意思,但是小殿里面已经收拾齐整,考虑到姜卓平日里多半在御书房工作,距离御书房更近。只不过现在气候事宜,倒是发挥不出小殿调节温度的好处。

姜卓看他们自说自话进来,也没说什么;再看看宫人端上来的三人份的饭食,挑了挑眉:“怎么?王府还差你们一顿饭?”

竺年一边洗手,一边看他:“这不是陪您吃饭嘛。”

和儿子儿媳一起吃饭,当然好过自己一个人吃饭。哪怕是假儿子。姜卓心里面还是觉得不错的,中饭还一不留神吃多了一点,吃过就背着手遛弯,听竺年说这边种一棵什么树,那边摆个什么花。

“回头夏冬两季,朕就在这儿办公,往来人多,别整太多花里胡哨的。”

“知道,就随便摆两盆小点的,能看得出四季变化的。”

两人聊了些有的没的,竺年就开始说正题了,也没绕弯子:“给我点名额,我认真教书。”

姜卓没说反对,直接问:“几个?”

竺年咂摸了一番尉迟兰在银城时候气出的燎泡,又有点想打退堂鼓,手抬起来又放下,手指头动了动,像是突然数不明白自己有几根手指头似的。

姜卓和尉迟兰就一起看他在那儿掰手指头。

尉迟兰刚开口:“要不就算了吧,和人怄什么气……”

话还没说完,姜卓就说道:“多了也不好,就给你十个名额,随便你自己怎么弄。”

随便?竺年眼前一亮:“那我自己带着学生办书院,抱月居那儿还有房子空着,正好,也省得我两头跑。”

抱月居就是梨园那边的新楼,姜卓给题的名,还像模像样搞了块匾,挂在正厅里。

姜卓又骂了他几句,倒也没反对,回去御书房,让当值的大学士写了条子,干脆免了他在书院的值。

竺年转天就把《抱月书院》的牌子挂了起来,还是让姜卓写的,在梨园大门口另外弄了个小亭子,摆了指向牌和小地图,又贴了招生的告示。

同样的告示还贴在了糖巷等地。

这一回他没派人解说,毕竟这是要招官员的预备役,连告示都看不懂,那就算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