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376)

作者:枫香 阅读记录

显然年纪更小的雪鸦,觉得自己行了,可以挑战挑战老大哥的地位。

年后的那一次放战马, 顶多只能算是预演。由于没有老婆可以争,战马们又普遍温驯,两个带头大哥的话都听,

于是两头大黑马就天天搞出各种常人难以想象的操作,马厩都拆了两回。让尉迟兰这位脾气和长相成正比的先生,嘴上又起了燎泡。

竺年赶着跑路……哦,他绝对没有跑路的意思,只是正常的工作需要,安慰尉迟兰:“过几天母马就送来了,再撑几天就好。”

这点是尉迟兰失策。

去年两匹马在京郊,那里虽然没有什么像样的马场,但庄子上也是养了几匹马的,自然有牝马。

他明明去年回京的时候,特意相了几匹牝马放在庄子里,怎么送黑鸦它们来的时候,就忘记把牝马一起带来了?哪怕当时忘了,后面还那么多时间呢,挑哪天都能送来啊。

现在他毫无办法,只能看着自家坏年糕开开心心地跑路。

等船出发之后,徐伶才知道竺年并不是什么事情都没有,而是有正经工作要做。

“按照行船时间,每隔半天一天设一个码头,统一建一些配套的设施。当地村民也可以过来找一份工作。”

银城将来定位哪怕是军港军镇,往来的船只虽然不会像沃州和京城那么多,养活甚至带富周围几个小村子不是问题。

徐伶看着竺年上岸下船来来回回,连同身边的长随都在做各种记录,也要了一份差使帮忙打下手。

画舫的速度虽然快,但这么一来,路上就走了十天。

等船到梨园精舍自家的小码头停靠的时候,梨花都已经零星开放。

跳板还没搭上岸,竺年先跳了上来,紧跟着后面是徐伶也跟着。

剩下的想跳也可以,只是他们得搬行李,还是规规矩矩搭好了跳板走过来。

岸边没什么人。但房子本就不算大,稍微往前走两步,就能听到有人声。

“怎么这儿都没人守着?”

徐伶见竺年皱眉头,就往前紧走了几步:“奴先去瞧瞧。”

回到了京城地界,他又变成了那位大太监,不再自称“我”。

他快步过去,只两三句便打听清楚,带着一位竺年熟悉的嬷嬷过来。

嬷嬷年纪大概四十来岁,看见竺年就像看见自己的亲儿子似的,白皙圆润的脸上瞬间就露出笑来,还抬了抬手想仔细瞧瞧竺年,最后行了个礼道:“王爷回来了就好。太后娘娘可念着您呢。”

“余嬷嬷。”竺年笑眯眯地凑近了一点,问,“奶奶是要搬来?”

“是。收拾了东西,这两天就搬来了。”莫说太后娘娘不喜欢住在宫里,连她和宫里头伺候的那些人都不喜欢。

反正她们都是太后的人,也不费心争权夺势,在梨园精舍这里安心又和乐,比宫里头简单多了。

两人说了没两句,徐伶就提醒道:“王爷,该进宫面圣了。”

这会儿已经是下午,进宫正好能赶上见姜卓,不然得等明天。

明天是大朝会,上午姜卓肯定没空,下午多半得和朝臣们议事,等有时间也得晚上。

竺年想找姜卓谈事情,最好还是趁着人少而且在御书房的时候比较好办。

余嬷嬷赶紧让开,带着人送竺年到门口,直接让人给套了宫里头的马车送竺年。

徐伶瞧在眼里,觉得有意思,明明主人家回来,却像是个客人;再看看竺年,看他神色如常,也不知道他心里面介不介意。

有宫中的马车,又有徐伶,竺年都不用露面,就一路畅通无阻到了御书房。

听到通报的姜卓还愣了一下,放下手中的笔,站起来直接往门外走,看到竺年:“怎么突然回来了?是遇到什么难事了?”

竺年被他拉着胳膊,也不行礼,就叫了一声:“父皇。没什么大事,就是一些小事情来京城处理一下,顺便看看您和奶奶。”说完,他看了看姜卓的脸色,改了一下次序,“主要是看看您和奶奶,顺便处理点杂事。”

“臭小子!”姜卓抬手就拍了他一下,脸色和缓下来,拉着他进御书房,“刚回来?饭吃了吗?张伴伴,去给糕儿拿些点心来。”又对竺年说道,“尉迟兰有没有来?”

“没。”竺年说了两匹马的事情,听得姜卓哈哈大笑。

“那正好他不在,你晚上就别回去了,咱爷俩好好说会儿话。”

在一旁辅助办公的大学士听得目瞪口呆,拿着笔对着公文,满脸空白。早听说嬉王受宠,没想到和姜卓的关系竟然这么亲近。

“行的吧。”竺年直接从姜卓的桌子上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喝,谢过张茂实端上来的点心,吃完把自己整理好的工作报告递给姜卓,又说了这次回京的目的。

都是小事,姜卓点了个头,看他准备往外走,诧异道:“去哪儿啊?”

“我先去吏部,看看有没有人等着,正好看看。您赶紧干活,回去我给您做饭。”

姜卓看他跑出去,笑着摇了摇头,对大学士说道:“二十啷当的人了,一点都不稳重。”

大学士赶紧说道:“自家人面前,自然不需要多讲究。”

姜卓听得这话感觉到很高兴,把手头刚刚草草翻了一遍的工作报告让张茂实拿给他:“来看看,这小子干的活。”

大学士双手接过,一翻开就觉得和别的公文格外不一样。

上面的内容条理清晰,什么项目,进行到哪里,花费多少,材料多少,进度到哪里,需要什么,每一样都有明细。

下面还有一本小册子,笔迹略微潦草一点,写的是从京城一号码头到银城三号码头中间段的小码头和配套集镇的大概方案,配了各种草图。

姜卓那边去问徐伶。

徐伶就把这一趟的见闻简单说了一遍,又把涉及到封地和食邑的副本递上去,还说了竺年想要酿酒匠人的意思。

这算是私事,刚才竺年没说。

姜卓完全没考虑,就让徐伶照着竺年的意思去办,又让徐伶去休息。

张茂实倒是有心想和徐伶聊聊,不是为了什么公事,而是想知道他干儿子小张公公的情况。

他们这些太监,除了极个别情况在外面生有子女之后再入宫的,大部分都是年纪很小就净身入宫。想要百年之后能有人操持后事,多半会认一两个干儿子。

很多太监选择过继亲戚家的儿子,他却觉得同时太监的更好一些。

那边竺年离了御书房,就直奔吏部。

他能在宫中坐马车,也能骑马,过去很快。

吏部掌管天下官员,天天都有人等在门口候缺。

虽说现在做官员,也不仅仅只要家世到位就行,还得考核通过。

但,“首先”家世得到位。

没有这个“首先”,就没有剩下的了。

这些候缺的,都是家世普通,没什么路子能够直接参加考核,也不知道什么考核信息,只能天天上门来混个脸熟,保不齐哪天就能凑巧赶上考核,等到一官半职。

好多人都无比怀念当初一号码头招人的考核,不仅张榜,而且还有人专门解说。

但哪怕是不提竺年的身份敏感,也没人敢说让一位王爷来天天盯着他们这些芝麻小官的事情。

这天,他们还是一群人枯坐在吏部的前门,眼看着时间已经快到了吏部下班的时间,有人已经抑制不住从胸口压出一口叹息,就见一个小吏出来说道:“候缺的人都进来考核。”

他也不说考什么,候缺的人也不问是什么缺,一听就赶紧跟着往里头走,没一会儿就被带到了一间考场。

再一看,竺年正坐在最前面的,手中拿着纸笔在写:“时间紧,来不及印。你们拿了纸笔过来,先自己过来抄题目,抄完回到位置上做题。有什么不清楚的,举手问我,不要交头接耳。先把自己的姓名、籍贯、联系地址写上,再做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