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369)

作者:枫香 阅读记录

五百户不算多,也不能算少。食邑的面积听上去很大,但银城周围的地方,土地条件如何,来过的都知道。能有一些产出的,还是竺年来了之后自己捣腾的葡萄。

这圣旨说是借花献佛,都是借了佛的花。

但也不能说完全就说的便宜话,至少姜卓算是给定了个正经名分,没让别人占便宜。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金银马匹布料粮食之类的赏赐,都被留在了京城。

徐伶这一次来,一个重要的差使就是给划定竺年的食邑范围,显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干完的活,得留在这边过完年才能回去了。

宣读完圣旨,剩下的就是手令。

这是姜卓给竺年作为建造码头的权限,除了全权负责之外,还进一步扩大了他调用物资和人力的范围,并且还让他可以派人在京城常驻,专门用来协调和银城的往来信息。

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的任何关于银城的事情,可以直接递到姜卓手上,相当于给了他一条特殊通道,连张茂实都可以跳开。

若是换了个人,那不马上觉得自己和太阳肩并肩?

但是换了竺年,他能和姜卓说什么?没事唠唠野生父子的塑料嗑?

听来听去,倒还不如被留在京城王府里的金银珠宝来得实惠。

徐伶自己宣读得也觉得有些没意思,说完就自行退下。

小张公公在门外候着他,一见他出来,就伸手邀他去安顿:“过年外头伺候的人都回来了,院子里挤,委屈您跟我住一处。”

小张公公是张茂实的干儿子,品级比徐伶要低两级;徐伶和张茂实是平级。

徐伶对小张公公却不敢鼻子朝天:“客气了。”寒暄几句之后,就说道两人兄弟相称,又说张公公拖他带了东西来。

小张公公一边仔细听着,一边带着他到出了小院后,指着南面第一间说道:“上次几位小殿下随太后来,就住的这间。偶尔陈王来,也是住这里。”指着竺年住的隔壁院子,“陛下和太后娘娘来,是住那里。”

徐伶默默在心里头记下,以为他们落脚的地方还得再走一段,想不到小张公公直接从开着门的第二间屋走了进去:“咱们住这儿?”和王爷、公主、皇子们住的一样?

“是。”小张公公知道他惊讶什么,“不用多想,王爷待人不讲究这些。咱们在这边住,吃饭还是去小院。有什么想吃的,自己告诉厨房就行。屋里头用的东西都有,您一会儿看看还缺什么,我去库房拿。”

他又拉了在铺床的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少年说道:“这是二牛,城里头匠人的娃儿,在咱们这儿帮忙。您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他。”又对二牛介绍徐伶。

二牛恭恭敬敬地对徐伶行了礼,叫了一声:“徐公公。”

徐伶就从荷包里拿了一小串铜钱赏他。

他这次来,身边连个伺候的小太监都没带,就随身带了两身衣服和一些日用,肯定没那么精细。他刚才还以为这小少年是小张公公带的小太监,没想到竟然是这边匠人家的孩子。

别看太监当到他们这种程度,许多官员都得看他们脸色,但论起身份,他们是最下贱的,连人都称不上一整个儿。

匠人家的孩子,对他们来说已经算是好人家的了。

没想到竟然还能有这样的孩子来伺候他们。

二牛手脚伶俐,很快就把一整套日用品,照着小张公公的摆得精细,不一会儿又去厨房拿了两份糕点,瞧了瞧又去把小张公公爱吃的柿饼另外摆了一盘。

小张公公看得直乐呵:“别瞎转了。把功课拿来我看看,昨天的寒假作业做了没?”

二牛“哎”了一声,立刻从炕柜里拿了一叠本子出来:“昨天和今天的都做了,有两道题不会。”

“哪儿?我给你讲讲。”

徐伶问了一声,就去翻看还没讲到的寒假作业,上面内容倒是很浅显,多是一些简单的算术和识字之类。

可,好人家的孩子怎么让个太监教?

等到了晚上,徐伶看到竺年和尉迟兰,同厨子、御林军、太监坐一桌,吃一样的东西,更是惊讶到差点把饭吃到鼻子里去。

等回到自己的院子里,徐伶坐在明显比白天烧得更热乎的炕上,看小张公公给二牛盖好被子,拿了张公公的信出来看,就凑过去小声说话。

小张公公倒是知无不言:“徐哥也是上次没能多住几天,这次待久一些就明白了。”他比划了一下沾枕即睡的二牛,“他家孩子多,老大成了亲,爹娘抠唆着,舍不得另外多租一间屋子,全都挤在一起睡。晚上也舍不得把炕烧暖和。我第一次见他,小孩儿在太阳底下晒着,脸烧得通红,也不见他家里人带他去医馆看病。我就把人带去了医馆。赵大人和小石大夫一起给治的,总共就收了两百文药钱。”

徐伶是苦人家出身:“两百文也不算少了。”

小张公公翻了个白眼:“他们家爷俩在码头做活,老娘和大儿媳在城里做洒扫。一个月工钱都有一吊钱,在城里头也不用额外的开销,也不给几个小的像样的吃穿,一个月能存下的钱都不止两百文。”

“嘶——这可真是造孽。”

“可不是?我干脆就把孩子接来跟我住了。等年三十我带他回去家里一趟……”

“难不成还得给他们送年礼?”

“嗤,美得他们。我找他们要钱去。小孩儿治病、吃用、上学,哪样不要钱?他们拿不出来,就让小孩儿一直住我这儿,等我回京城,就跟着我一起回去。”

徐伶听着,心想这个白里透红有些富态又笑呵呵的家伙,果真是宫里头出了名的难缠角色,不能因为人换了一张笑脸就觉得他好相与了。

他们这边说了会儿话就睡下了。

小院里,竺年和尉迟兰还没睡。

今天见到了南王府的船,尉迟兰哄了很久,竺年也还是情绪不高,只能换个方向哄:“瞧今年的样子,姜扶应该会在战场上过年了?”

竺年一听,就被带走了注意力:“本来早能早点收场的,这不是他们自己把小叔叔给拦住了嘛。”

尉迟兰“啧”了一声,懒得再纠正竺年对尉迟邑的称呼:“也不一定。”

姜扶打仗还是个新手,上来就对上安昌那样的强敌,过程不会顺利。

当初竺年打茅家的军队,是先打的非主力,后吃的主力,其中动用了一系列各种防不胜防的手段和技术。而且说实在的,茅军最主力的那些部队被杨酌牵制着。

竺年既没接触过安昌军队,也没接触过野爹家的,就很好奇:“很厉害吗?”

尉迟小叔叔的领军能力,应该排得上号啊。不然他又没有北境尉迟的骑兵,只是一个光杆司令,姜卓留着他做什么?单纯为了恶心尉迟兰?

几年前的尉迟邑还有在尉迟铁骑中的势力,但那时候能够起到的牵制作用就不甚理想,现在还能做到什么程度?

“嗯……不好说。”尉迟兰随手摸了摸胖狸奴已经没有小肉肉的肚皮,“有好些个尉迟邑的养子逃到安昌去了,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在战场上父子相认?”

“啊。”竺年想了想那画面,顿时就尴尬了。

养父子兵戎相向,好像不对。

养父子立刻放下刀枪,握手言和,好像也不对。

“卫家现在是不肯出力,起码是不肯出全力,想着借着这由头再来逼一逼父皇,起码得要个承诺。否则他们真的拼尽全力,没了父皇的支持,卫家就真的恢复不过来了。

姜扶这回不错,直接就带着人马过去守。他大概能守住,但是没办法把安昌击退。

安昌现在知道姜国北部空虚。既然试探出来了,没理由退走,说不定还在调集更多的兵马过来。不过也难说,说不定就蹲在那儿恶心一波人就走。兵马调动需要消耗不少。

父皇从大月接手的资源显然没有用来发展旧地,更不会去给卫家这种说是卫州,实际是卫国的地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