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年代:团宠福妻她超凶哒+番外(333)
媳妇儿(娘)没回来,林寿等人到底心里不安。
就怕临时有个什么变故!
听说张红燕今日被放出来,林青崖和林晓静都请了一天假。
就连县里的林安安也带着老公儿子回来了。
自打双山大队打出名头,林家的小辈越来越出息,林安安在夫家的地位直线飙升。
掌握家里的财政大权不说,公婆、老公、儿子都对她言听计从。
又有福禄寿三个亲哥和侄子侄女时不时带着好东西,过去看望林安安这个妹妹(小姑姑)。
邻居们都对她羡慕的不得了!
以前总说着林安安一个农村姑娘,嫁到老孟家享大福了。
自打林家发达后,完全变了。
变成了老孟家好福气,娶了个娘家大度又好性的好媳妇儿。
然而,人性复杂。
不是所有人都是善的。
多得是落井下石的人。
张红燕被公安带走后,林安安真切地感受到了。
首先是婆婆态度的转变。
顾虑着儿媳家里的父兄侄子侄女,郑老太嫌弃的不是很明显。
只别扭地说道:“……我今天出去,人家都问我你三嫂的事呢。
安安啊,你娘家是怎么想的?这种事……”
话没说完,郑老太就被林安安眼中的冷意吓了一跳。
林安安是个见人三分笑的。
乍一冷下脸,杀伤力不是一般的强。
“有什么好想的?事情还没个论断呢!”
“再说了,不管怎么样,三嫂都是家人,哪怕她真干了那事也是我林家人。”
事情找人问清楚后,棠棠就给她说了三嫂的事,提前给她打了一剂预防针。
她对三嫂居然敢动手杀人的事是非常震惊和不理解的。
但是也不至于说要跟三嫂断绝关系之类的。
她要是敢,她娘就能拿着砍土匪的刀,杀到县里砍了她的脑袋!
更何况她本来就没这想法。
人的福分有数,不能不记恩的。
三个嫂子对她那么好,她一生都还不了,帮不上什么忙,起码不能让人心寒。
郑老太见儿媳妇脸色难看,神情讪讪。
她轻拍一下嘴,立刻给林安安回好话。
“是娘不会说话,娘就是怕这事会影响到家里两个小的……”
林安安并没有被安慰到,继续冷冷道:“最受影响的是青崖和晓静,家里两个小的隔的老远,能影响个什么。”
她嗤笑一声,语气嘲讽。
“说句难听的,等我不在了,这个亲戚关系能不能维系下去还不一定呢。”
平常被各种照顾的时候,怎么没说这话?!
人就是现实。
郑老太被儿媳妇怼的心口发堵。
但,她也知道自己踩到了安安的底线,也不敢发火。
只能继续赔笑脸,“别说这等不吉利的话,你说的情况不会出现的。”
怕儿媳妇心里有疙瘩,郑老太接着道:
“娘今天也是被外面的长舌妇影响了,以后不说这话了,你别生气。
你三嫂出了这事,不晓得她家里现在怎么样,要不改天你和世昌回去看看?”
林安安看婆婆是真的认错了,不再得理不饶人。
应了一声。
再之后邻里说林家坏话时,郑老太跟人干架维护林家。
林安安买了一斤猪肉,做了婆婆最爱吃的猪肉炖粉条。
婆媳俩重归于好。
话说回来。
听说三嫂今天回村,林安安和男人孟世昌回到双山大队。
当张晓燕被公安同志送回来的时候,双山大队沸腾了。
杨春芳激动于终于有了攻讦林家的点,双臂环胸乐了。
“杀人犯回来了!什么时候杀人犯可以回村了?
留着一个杀人犯在村里,我们的安全谁来保障?”
她前两句话声音高昂。
后半句嘟嘟囔囔,只有身边几人听的到。
这时候公安同志很有公信力。
少有人敢闹到他们面前。
不过杨春芳说的话,确实影响到了村里某些人的判断。
“……春芳说的也对,晓静她娘到底杀了人,留在村里确实让人心里慌慌的。”跟杨春芳走的较近的妇人小声嘟囔。
其他人也开始七嘴八舌的发表着意见。
送张红燕回村的是两个公安同志,一个稍年长的,一个年轻的。
年轻公安表情严肃。
“各位同志是对组织的决定有意见吗?”他冷声道。
“如何判决此案,组织上依据现有法律法规,同时结合案件的动机、情节,犯罪性质和社会危害等多方面进行了合法、合理的判决。”
“对于案件被害人老痞,张红燕同志属自卫,不负法律责任。”
“另一个被害人毛赖子,涉嫌威胁、恐吓、敲诈,后被反击……”
年轻公安面无表情地说完案件判决依据和结果。
之后重点看向杨春芳等几个妇女,问道:“……各位同志还有异议吗?”
杨春芳身侧的几个妇女愣愣的摇头。
她们完全没听懂!
只知道对组织的决策没有任何意见。
杨春芳脸一僵,暗恨边上的几个女人太怂。
翠芳对林家心里有愧,看到有机会还人情了。
立即上前。
炮火直对着杨春芳。
“国辉他娘这是还不服气吗?”
“有什么不服你就说,组织不搞专制,尊重咱们民众的意见。
你可别硬生生憋着,回头又在村里传各种闲话,跟茅坑里的臭虫似的。”
第398章 我想你了(加更)
杨春芳:“……”
林安安待在县里的时间长,对村里的事门儿清。
她知道自从刘国辉跟棠棠退了亲,林、刘两家就有些针尖对麦芒。
林家日子越过越好,没多在意,而刘家日子走下坡路,气不过就单方面跟林家较劲。
对杨春芳生的幺蛾子,林家人早有心理准备。
知道她翻不起浪花,并不把她放在眼里。
林安安性子随赵淑珍,是个爽朗暴脾气的。
跟在翠芳后面说道:“翠芳婶子说的在理。”
“杨婶子你有想法现在就说吧,趁公安同志都在呢!”
她捂着嘴轻笑一声。
“我听县医院的医生说了咱们女人不能生闷气,生气多了对身体有大碍。
我看您气的脖子都红了,要是有什么不满和质疑您就说啊,千万别憋着!
毕竟咱们乡下人进一次医院花的就是棺材本。”
围观众人简直想笑。
淑珍婶子的闺女就是厉害。
瞧瞧国辉他娘都气成啥样了!
杨春芳脸色一片青紫。
脸板的跟长白山一样。
阴阳怪气地道:“咋,我还不能问问了?你们林家这么牛,还就说不得了。”
林安安神色自若。
“呵呵,杨婶子真会给人戴高帽!”
“要是善意的批评,我们林家人欣然接受,但要是不怀好意的,那不好意思,豺狼来了有猎枪。”
她的比喻把两个公安都给逗笑了。
年长的公安清了清嗓子,看向杨春芳。
“……这位同志还有疑问吗?没有的话我们也该离开了。”
给杨春芳一百个胆子她都不敢质疑公安啊。
杨春芳僵着脸摇摇头。
年长公安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就带着他的人离开了。
他们一走,翠芳笑的后槽牙都出来了。
“有些人就是搞笑,自家一地鸡毛就盼着别人家惨,就好像人家惨了自家日子就好过了一样。”
说完,她一言难尽地摇摇头,转身离开。
杨春芳一句‘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还没骂出来,人家就扭着大臀回家去了。
直给她胸口憋了一口闷气。
林家人除了林安安怼了几句,都把她当空气。
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张红燕身上。
赵淑珍看着瘦了一大圈,脸上颧骨高高凸起的老三媳妇儿,心里说不出的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