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妃予我手术刀(91)
赵棣看着她奇异的行头,口罩遮去大半张脸儿,一双清纯的眸子越发显得分明,星光点点中,却是含着坚定与郑重。
正是她如此沉静的目光,让赵棣在那一刻决定要信任眼前的小大夫。
将他摆到对光的位置,“张开嘴,发出‘啊’声。”
赵棣似乎是为难了一下,薛妙妙眼神再次递过去,他只好听话地照做。
咽峡微微发红,有肉眼可见的斑疹,扁桃体并未肿大,非是炎症。
扔掉东西,赵棣只觉得被他压过的舌根处阵阵反上来呕吐之意,薛妙妙淡定地看着他干呕了一阵。
红着脸儿,“薛兄这诊病的手法好生奇怪,以前从未见过…”
“家乡的祖传手法,你们中土神州自然没见过。”她说的轻巧,语气柔和,但令人信服不已,站到他身后,“解开上裳,把背部露出来。”
赵棣在她手中摆布,虽然同样身为男子,但仍有一丝顾虑。
薛妙妙的手指凉凉的,按在颈椎上,心一横,赵棣抿着脸儿,终于将外衫除去。
大片的红疹密集于躯干上,又往两侧背部蔓延,融合成片。
看着委实吓人。
只闻身后静了一会,赵棣在房中已经看过,便沮丧道,“可是面貌丑陋,吓着薛兄了?”
说着就要合衣,却被她的手拽住,“稍等片刻。”
微凉的呼吸喷在背上,但仔细观察之后,薛妙妙却松了一口气,拍了拍他的肩,“检查完毕,正是风疹。”
“风疹…为何疾?”赵棣面色担忧,俊秀白皙的脸容带着焦虑的神色。
“赵兄如今可信我?”
赵棣点点头,系好衣衫,薛妙妙便微微一笑,“将穿过的旧衣服都扔掉,床单被褥也要换上新的。回房卧床休息三日,闭门莫出,疹子便会自然消退,但其间饮食要严格控制,只能喝清粥。”
带着将信将疑的神态,赵棣又问了一遍,这才忐忑地回房,薛妙妙去邻近的药铺抓了些银翘散给他送去煎服。
三日内,玉砚斋的其他举人都在好奇为何不见赵棣的身影,如他那般争强好胜之人,竟是连昨日的押题会都没有参加。
正撺掇人去他房里探探消息时,一抬头,从二楼雅梯上,只见两道青色身影正落落而下。
仔细一瞧,正是多日不见的赵棣和一直住在客栈的薛妙妙。
谈笑风生,一派悠然。
举子之中,当属王良恩和赵棣的学问最出众,这会儿见竞争对手如此淡定,王良恩心中亦有计较,难不成他得到了试题的风声?
但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起身上前搭话,然后又瞥了一眼身旁的薛妙妙,“这位小兄弟是何地上京的?”
薛妙妙还没开口,赵棣已经先一步挡下来,俊秀的脸容上一派担当,“薛兄并非举试之人。”
然后在众人探寻的目光中,两人便离开了玉砚斋。
果然如薛妙妙所言,疹子日渐消退,第三日面部的已然完全褪去,不留疤痕。
经过此事,心高气傲的赵棣,终于彻底信服,知道薛妙妙身怀精湛医术,并非欺世盗名之辈。
出了淮安坊往北走,一路沿着永宁河畔,可见河面上春日泛舟,画舫游船,映在春柳依依之中,格外惬意舒然。
但如此享受,必定是勋贵富庶之家,寻常百姓哪里用得起画舫?
一旁的赵棣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便扯了她衣袖往前走去,“薛兄若喜欢游船,他日必会满足你的心愿。”
伸出大拇指对他比了个赞的手势,“有鸿鹄之志。”
两人言笑间,就入了光禄坊地界,按照官阶位分,以北靠近皇城为贵,穿过一重重官员府邸,脚步终于在巷陌尽头停住。
恢弘的府门占了整条街巷,抬眼处,“定国侯府”鎏金牌匾赫然醒目,门前两座石狮子足有一人多高。
“赵兄竟和定国侯府有亲缘?”
停在一段距离之外,赵棣略显忐忑地道,“我族中叔父就在定国侯府做掌事,乃是谢丞相的亲信,咱们权且一试,若能得到丞相举荐,以薛兄的医学造诣,选入太医院亦并非难事。”
话虽然这样说,但实则两人心里皆是打鼓,但赵棣能帮自己走到这一步,那份情谊,薛妙妙已然很是感动。
同为异乡人,结朋为伴,难得交心。
赵棣敛衣肃容地上门求见,虽然布衣平平,但骨子里的气度不卑不亢,并未被定国侯的权势所吓。
谈吐礼貌,举止得体。
能有这份从容,必不是泛泛之辈,薛妙妙对赵棣本就有些欣赏之意,看他为自己奔忙走动,更有感激。
但平心而论,若举试中没有重大失误,此人日后前途必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