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皇帝后我靠讨好老婆苟活(72)

作者:一寸星火 阅读记录

湖州刺史府距离湖阳县还是很有一段距离,湖州刺史韦鉴率领官军来到大柳山,从大连子村问路一路找到了古盘村时,天色已经黑沉。

韦鉴被禁军拦在了古盘村的村口:“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我乃湖州刺史韦鉴,收到圣旨,率军前来大柳山,烦请通禀。”韦鉴作为湖州刺史,四品大吏,此时战战兢兢,连腰都不敢直起来。

他居然在陛下之后才到大柳山,而且湖阳县出了大事,陛下才会亲临。

他作为湖州刺史,湖阳县在他的管辖之下,最轻也要判一个失察之罪。

他这个湖州刺史,算是做到头了。

“在此等候,我去通传。”禁军卫士握着刀柄,目光凶戾地看了韦鉴一眼,才往村子里走去。

这名禁军的卫士自然没有直接面见秦霁,而是将湖州刺史已抵达村外的消息通报给了陈玄武,陈玄武再去找秦霁面陈此事。

“陛下,湖州刺史已到,是否要他此刻觐见?”陈玄武进了还算干净的屋子,躬身请问。

秦霁冷笑:“他这个湖州刺史的两条腿长得可真长,此时才到。”

陈玄武依旧保持着自己的恭敬姿态,他知道,陛下现在很生气,韦鉴怕是要被狠狠责骂。

也是,陛下上午命人到湖州刺史府宣旨,戌时才至,这速度的确慢了些,难怪陛下发火。

“叫他给朕滚进来!”

陈玄武:“是,臣这就去。”

韦鉴在村口踱来踱去,终于等到了陈玄武出来,一见陈玄武韦鉴就迎了上去:“敢问可是禁军大统领陈将军?”

陈玄武点了下头,作出“请”的姿势:“韦大人,陛下宣你觐见。”

韦鉴慌忙地整理着自己身上的官袍,跟着陈玄武进了村里。

秦霁落脚的是古盘村里尚且算得上好的一个小院,屋子里点了早已经沾满了灰尘的蜡烛,光亮不算太强。

“陛下,湖州刺史韦鉴到。”陈玄武将人带到了屋外。

“滚进来。”秦霁的语气很不好,还在气头上。

韦鉴弯着腰走进屋内,面朝秦霁,“扑通”跪了下去:“臣,湖州刺史韦鉴,叩见陛下,万岁、万万岁。”

额头抵在地面,韦鉴是半点也不敢抬。

“韦大人何故如此惊慌?连礼仪都出了错。”秦霁阴恻恻地说道,“怎么,面见朕就这么让你害怕吗?”

“韦鉴不敢!”

秦霁看着韦鉴就心烦。

一看就心虚,抖抖抖,抖什么抖?

“不敢?不敢你抖什么?”

韦鉴哪里敢应秦霁的话,紧闭双目磕着头,半点不敢答应。

“韦鉴,朕问你,朕的圣旨是何时传到的?”秦霁抬起下巴,“可有超过未时?”

韦鉴:“回、回陛下,圣旨到刺史府时是午时一刻。”

秦霁“哼”了一声:“既是午时一刻,那你为何此时才到?怎么,你在自己治理的地方上调兵遣将还要走几个流程?”

韦鉴背后汗水直冒,很快就打湿了后背的衣衫:“臣有拖延之罪,还请陛下恕罪!”

他就弄不明白了,皇帝是何时变得如此热衷于政务?明明皇帝是个不学无术的混子才对啊!

“你可真是会说话,拖延之罪。”秦霁高声,“陈玄文,来给我们的刺史大人好生说道说道。”

陈玄文从暗处冒头,手里拿着一张写满了内容的纸。

“湖阳县令鲁广闻,勾结逆贼,私吞去年朝堂下发到地方的慰抚款三万两,侵占湖阳百姓的田地两万亩,下封山令封锁大柳山不许百姓进山,而如今在大柳山古盘村,也就是大人脚下踩着的这块地,发现了死尸数百具,皆为大柳山里的村庄村民,妇孺和老人失踪。”

陈玄文简要地概述出来:“韦大人,您的罪过,可大了去了。”

鲁广闻区区一个县令,在韦鉴这个刺史的眼皮子底下干了这么多的事情,韦鉴不可能赖得掉。

秦霁:“听清楚了吗韦鉴?需不需要再重复一次?”

韦鉴吐了口浊气,语气缓慢,还夹杂着一股悔意:“臣,听清楚了。”

秦霁:“听清楚了,那就给朕解释解释吧,说不出来个缘由,朕拿你是问。”

韦鉴一言不发,脑袋依旧死死地磕在地上,像是跟地黏上了一样。

“你哑巴了?”秦霁看不得韦鉴这副鬼样子,不耐烦地催促道,“你要是开不了口,朕就命人帮你开这个口。”

“是臣失职。”韦鉴放弃了为自己辩解,因为他无论怎样为自己辩解开脱,皇帝都不会轻易放过他。

“臣甘愿领罪。”韦鉴说。

秦霁火气更加大了,他抄起粗粝的陶碗就砸向了韦鉴。

他的准头很好,精准地砸在了韦鉴的脑门上,很快韦鉴的脑门上就冒出来一个包。

“你一句甘愿领罪就算完了?”秦霁拍着桌子站了起来,“那你治下的黎民百姓就活该遭此劫难?”

韦鉴不言不语,完全一副爱咋咋地的姿态。

“韦大人,你在葬送你自己。”卫瑜漠然开口。

韦鉴进屋就没敢抬头,是以一直没有注意到除了皇帝,这个屋子里竟然还有别的人在。

“什么意思?”韦鉴不解。

“陛下并非是要拿你出气,而是希望你能拿出态度来,你是湖州刺史,在你治下出了事,你本就应该积极应对,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哪怕最后被革职,至少你也能减轻自己内心的愧疚,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等着陛下问罪。”

韦鉴慢慢抬头,在轻微跳动的烛火中看轻了皇帝身旁那个人。

那是一个形容出色的男子,穿着青色的圆领袍,神色冷淡,一双眸子却异常明亮。

秦霁见韦鉴不再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舒了口气。

“是,公子所言甚是。”韦鉴被卫瑜一番话点醒,当即对着秦霁表态,“陛下,臣愿意竭力补救,待事了后,要如何处置臣,任凭陛下吩咐。”

韦鉴真心实意地磕了头。

秦霁晾了韦鉴一会儿,才让他起来。

“韦鉴,朕命你立即组织军队配合禁军进行搜查,务必要在天亮之前将矿洞给找出来,另外,叫大军搜山,一旦发现行踪可疑之人,立即抓捕,带到朕跟前来。”秦霁命令道。

“臣遵旨。”韦鉴在地上跪了太久,又被吓出了一身冷汗,起身时腿还软了一下,险些在皇帝面前失仪。

等韦鉴出去后,秦霁疲惫地趴在了粗糙的桌面上。

秦霁大致明白韦鉴的心态,就是纯纯摆烂,能摆就摆,什么都不在乎。

可是身为地方大吏,就注定了韦鉴不能摆烂,偌大的一个湖州,他作为湖州刺史,需得时刻小心注意,才能使自己治下民生发扬。

然而很多人考取功名之后,早就失去了苦读时的勤勉劲儿,像韦鉴就是典型的案例。

“明彻,歇息会儿,嗯?”卫瑜去拉秦霁的手。

秦霁顺从地扔卫瑜拉起来,走到了床边坐下。

“阿瑜,我睡不着。”秦霁满眼的难过,“我一想到那么多的人无辜惨死,就难受得心都在痛。”

那些人可都是秦国的子民,是他的子民。

他本以为自己距离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已经不远了,可事实上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父皇给他留下了一堆可靠的朝臣,却也管不到天高皇帝远的地方。

“整治吏治这件事急不来,等我们回到都城后再慢慢谋划就是。”卫瑜双手抚上秦霁的脸,轻轻地捧着,“我会帮你的。”

秦霁低低地“嗯”了一下。

“你今天走山路一定很累,快休息吧。”秦霁搂过卫瑜的腰将人给带上了床。

卫瑜:“你也一起。”

秦霁说好,却拿了蒲扇来给卫瑜扇风。

“先把你给哄睡,你睡了我再睡。”秦霁摇着蒲扇说。

卫瑜:“我没有那么娇气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