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残疾大佬的重生娇妻(88)

作者:君子有谦 阅读记录

“小姜,你做的饭可真好吃,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饭菜。钱可亮,票你必须收下,你做的这饭菜可是花了不少钱。哪能让我白占便宜。”

男人有点惊讶的回头看了一眼母亲,饭盒里居然吃的光光的,连一粒米都没剩下。

有点儿惊讶之余,心里微微一动。

姜小暖这边吃完了,去水房洗饭盒,刚洗完饭盒出来,却看到中年男子正在水房外面。

冲着男子微微点了点头,姜小暖就准备离开,谁知道男子急忙拦住了她。

“小姜同志,我这里有个不情之请,想要麻烦您,能不能跟我说两句话?”

姜小暖温和的望着眼前的中年男子,不知道这位想干啥。

“同志,您说吧。”

“是这样,我姓郝。

是第五电视机厂的厂长。

我妈年纪大了,今年都82。她老人家自从上一次手术之后吃饭就缓不过来,吃什么东西只有两口。

您看看她现在瘦的那个样子,大夫都说了她现在需要做手术。

可是身体营养跟不上,就算是做完手术恐怕也恢复不过来。”

姜小暖静静的看着眼前这位好厂长,第五电视机厂?

这年头儿至少20年之内这个电视机厂那绝对都是一枝独秀。

无论是14寸的黑白电视机还是八寸的彩色电视机,这都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东西。

不过光冲这位郝厂长的身份倒是让姜小暖有点儿感兴趣。

毕竟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这位郝厂长看样子算是个大孝子。

这样的人算是他们拓展人脉的一个方式。

顾向南将来要做生意,姜小暖将来也要做生意,这个年头做生意可不是单靠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行。

要想做大生意,光靠往义乌跑,小打小闹,近点儿针头线脑的卖,那还不知道卖的猴年马月。

大宗商品的话,这年头人们结婚要的彩礼已经从70年代的三转一响变成了海陆空。

所谓的海陆空就是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

电视机是其中的大宗商品,而且很难买到。

属于供不应求,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买到的东西,而眼前这位可就是电视机场的厂长。

如果他们能搞到批条的话,这些电视机迅速流到购买力强劲的村里,想必有不少人愿意买电视机。

“小姜同志,我看到老太太今天把你做的饭菜全都吃光了。

实话跟你说,我们家老太太这几年每顿饭只有只有核桃一口大小的米饭,外加一点点的菜,什么都吃不了。

可是今天我看到饭盒里留下的痕迹,至少有大半饭盒,我妈全都吃完了。”

郝厂长有些紧张地望着眼前的姑娘,这话自己说不出来。

人家姑娘很明摆着也是跟自己丈夫来看病的,人家的病人还照不过来,还得帮着自己做母亲做饭,这话的确有点儿过分。

“郝厂长,我明白您的意思,要不然这样以后我给我丈夫带饭的时候,也给朱老师多带一份。”

“小姜,真的谢谢你,你放心,伙食费我们给没关系。哪怕伙食好一点儿,只要能让老太太吃进去,你要多少钱我都能给。”

郝厂长差一点都跪了,眼眶里闪着泪光,没想到这姑娘这么通情达理,根本没为难自己。

第95章 手术很成功

“大家出门都不容易,再说了,我也有母亲,如果我妈是这种状况,我也恨不得能让她多吃几口。”

姜小暖笑着给郝厂长解围。

郝厂长急忙从兜里掏出来钱和粮票塞到了姜小暖手里,

“这里是一百块钱五十斤粮票,算一个月的饭钱,要是不够你尽管开口。

每个月你做饭,另外再给你出50块钱。

我没其他意思,就是觉得不能让你这么白辛苦。

稍微意思一下。

你要是有一些想要的食材买不到,尽管跟我开口。

我爱人是副食品市场的经理想要什么东西都能弄到。”

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连医生都说了,这样的身体根本没办法承担手术后的那种风险。

他们一家人都发愁,几兄弟和妯娌想尽了办法,可是都没能让老太太多吃两口。

郝厂长今天碰到了姜小暖,感觉发现了新大陆,只要能让自己妈多吃两口,做什么他们都行。

本来以为他们素不相识,恐怕人家姑娘不乐意,却没想到这姑娘这么善解人意,落落大方,答应的还这么痛快。

姜小暖也没拒绝,虽然说她心里有了一些想法,但是没必要卑躬屈膝。

做人还是要讲究平等,以后才好相处。

“郝厂长,那这钱和粮票我就先收下,如果真的需要一些什么食材的话,我也会找您想办法。

不过我得提前跟你打好招呼,早饭恐怕没有时间,也不可能做的那么精细。

一天中午晚上两顿饭,我都给老太太送过来,如果老太太有什么特别想吃的东西,您要提前跟我打招呼,这样也方便我采购。

如果老太太中间需要有什么忌口的,你也得提前跟我打招呼,也是为了太太身体好。”

“好好,您放心,我到时候一定会告诉您。谢谢你,谢谢你,早饭你就不用管了,早饭我们自己送。真的太谢谢你了,小姜。”

姜小暖回到病房,顾向南看着紧跟在姜小暖身后进来的中年男子,不由的目光充满了疑问。

姜小暖把饭盒放好,又给他杯子里加了一些温水。

这才低声把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顾向南有一些不悦,自己媳妇儿给自己做饭就已经够辛苦的,没想到还要帮别人做饭。

“这样太辛苦了,要不然你把钱还给他们,没必要这么辛苦。等我病好了,我能养得起你,咱不用挣这个辛苦钱。”

姜小暖听了顾向南的话,心里倒是暖暖。

没想到这些日子相处下来,顾向南人真是不错,一开始完全没有那种自己想象中吊儿郎当二溜子的那架势。

反而温润和气,很包容。

和想象中不一样。

“你那么聪明,怎么没想到我为什么给人家做饭啊?”

“为什么?”

“朱老师的儿子是第五电视机厂的厂长。”

“电视机厂?”

顾向南脑子里过了一遍,然后眼神里多了惊喜。

“你的意思?”

姜小暖经商的天赋这么高,又是一个妥妥的高学历人士,说不准还真的是自己想的。

“电视机能挣的可不少,比来回去乌市好的多。村里那么多,要真的能弄回去电视机,你琢磨一下,多大商机?”

顾向南竖起大拇指。

以前也没发觉自己这个媳妇儿脑子转的真快。

“就靠做两顿饭人家就能答应卖电视机给咱们?”

顾向南低声问道。

老太太看起来人不错,非常和气,是一个特别有素质的文化人。

那位郝厂长看起来也非常有态度。

可是他当然知道,这年头儿电视机可不是谁想买都能买到。

81年的电视机也是非常紧俏,很多人家买个黑白电视机都得排队,甚至没有提前找人,半年,一年都不一定能买到。

现在还不是以后。

很多紧俏商品拿着批条才能拿到货。

由此产生了一批专门倒卖批条的人。

“世在人为,总之第一步走出来,慢慢相处,人和人相处久了才会有感情。

有些事情才好说,总不可能咱们上去直接找人家厂长,人家就能帮咱们吧?”

姜小暖倒是觉得这是一个好契机,哪怕就是最后不成功,可是老太太人不错,最多也不过就是做一个月的饭而已。

反倒连房租他们的伙食费都挣出来了。

就算是最后不成,也没什么损失,反正一天三顿饭总要给自家人做。

顾向南沉默了半天,拉住了姜小暖的手,大手干燥而又温暖。

姜小暖疑惑的抬起头望着顾向南,这男人现在动不动对自己动手动脚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不过她心里倒是没啥反感,因为睡都一块儿已经睡过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