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大佬的重生娇妻(82)
本来以为顾向南会阻止自己去上学,很多村里人都会觉得女方如果去上学成了大学生,肯定会甩开乡下男人。
当然这种事情发生了很多,倒也怪不得别人这么想。
“好,那咱们过年的时候再说。”
顾向南也觉得这会儿不是个好好谈这件事情的机会,等过年大家都闲下来,他好好的给姜小暖把这个事情说清楚。
他并不想因为自己耽误这么一个姑娘,上辈子这姑娘过得也不容易,这辈子他希望这姑娘无忧无虑过自己的生活。
他身为一个男人,再怎么样也是把姜小暖娶进了门。
自己又不是赚不来钱,等腿好了,他负责赚钱,媳妇儿负责貌美如花。
他没觉得这有什么错,这辈子他想让姜小暖过得舒心一点,快乐一点儿。
两个人这辈子都走上了不同的路,既然姜小暖一开始选择了自己,那他就有义务照顾好姜小暖。
想到这里,顾向南露出了微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他已经把姜小暖划归成了自己的责任。
“行吧,那咱们过几天再说。”
“早饭我给你蒸鸡蛋糕吃吧。”
姜小暖又开始忙碌的一天。
很快,一个礼拜之后几兄弟顺利的回来。
这一次比上一次还顺利。
因为人多力量大,这一次足足运回来18麻袋的袜子和秋衣秋裤。
拖拉机足足拉了三趟才算是把东西拉完。
几兄弟投入了巨大的惊喜当中,进货卖货,进货,卖货。
果然按照他们的预算,年前这一整个腊月他们又进了两次货,而且每一次都把货卖光。
腊月二十三已经进入小年。
顾家兄弟和姜家兄弟忙着在县城里面卖货,而姜小暖已经开始打扫屋子。
虽然房子是暂时住的,可是要过年了,起码也要收拾一下。
姜小暖头上戴着围巾,穿着旧衣服,拿着鸡毛掸子和笤帚上下把屋子里扫的干干净净,连房梁上的灰尘,蜘蛛网全都扫去。
屋子里家具不多,灰尘也没有多少,他们搬进来的时间短。
姜小暖又把玻璃擦的干干净净,顾向南躺在那里看着媳妇儿忙里忙外,进进出出,心里更加愧疚。
除了愧疚之外,居然多了一丝隐秘的甜蜜。
姜小暖是真心实意把这里当家,才会这么努力的经营生活。
姜小暖是真的在过日子,而不是一种敷衍。
顾向南当然不知道,姜小暖当然是真的过日子,在哪里也应该把日子过好。
腊月二十六,几兄弟所有的东西都卖光了。
腊月二十七,姜小暖开始炸丸子,炸豆腐,做烧肉。
在他们这里过年,腊月二十七要准备过年的东西不少。
不过一般人家不会准备的这么丰盛。
今年姜小暖手里有钱,自然希望能过个好年。
况且也是他们搬出顾家的第一年,自然希望过得热热闹闹。
自家的猪肉也留不到,这会儿这是从村里杀猪的,人家买回来的肉。
姜小暖挑的最好的五花肉。
一般人家不喜欢这种五花肉,因为一层红肉,一层肥肉。
层层叠叠,五层看起来做烧肉最合适。
一般人家还是喜欢肥膘多的肥肉。
这年头儿有旺旺肥嘟嘟的大肥肉吃起来才叫有味道。
而姜小暖挑的这种肉,自然是人们最不待见的肉。
足足做了有八十斤的红烧肉。
又割了五十斤的前腿红肉切成了薄片儿。
加上粉面儿,鸡蛋和各种调味料,腌出来的肉片下的锅里做成了小酥肉。
又用后腿做了五十斤的丸子。
后腿肉剁成了肉馅,白萝卜擦成了丝,在开水里照过,捞出来挤去水分之后剁碎了,加在肉馅里。
再加上切好的姜末,鸡蛋粉面和各种调味料。
搅匀之后捏成一个个圆滚滚的丸子。
炸出来的丸子又香又酥,外焦里嫩。
还有油豆腐,带鱼,整个院子里都飘动着一股炸肉的香味儿。
虽然村里人家家户户也这么准备,可是味道绝对不如姜小暖这里的浓香。
兄弟几个坐在屋里都有点儿坐立不安,老四顾向北一直在帮姜小暖做饭。
整整一天,从天亮到天黑才总算是这些全都做完。
这可是做的三家的份儿。
姜小暖没有任何偏心,给自己娘家送了一份,又打发顾向北给自己婆家送了一份。
无论婆婆顾母对自己待见还是不待见,但是该做的礼数是一点都不会差。
给他们大家也留了一份,当然他们留的这一份比较足,兄弟五个都是壮劳力,正是能吃饭的时候。
既然过年改善生活,自然得让他们兄弟几个吃饱喝足。
腊月二十九在家里蒸了整整一天馒头。
他们这边儿过年实行正月里不动火,虽说不可能完全不做热的食物。
但是这种煎炒烹炸或者是做馒头的工作算是告一段落,都在腊月里要全部做出来。
依然是一家送了一份。
他们的大白馒头足足留了有七八十个。
吃完整个正月肯定不可能,但是吃完十五肯定没问题。
腊月二十九,刘翠花把做好的新衣服给送了过来。
乔婉还真不会用缝纫机,所以给顾家兄弟做衣服的事情就拜托给了自己母亲。
刘翠花为了女儿自然尽心尽力,找了村里几个针线好,手脚快的妇女一起帮忙。
几天功夫就给顾家兄弟每人做了两身新衣服。
这年头的人们不是灰色就是深蓝色,一身中山装无论是出门还是剑客,那都是很气派,另外一身儿就是普通的常服。
兄弟几个拿到新衣服的时候,脸上激动的都有点儿红润。
他们多少年没穿过新衣服?
一向家里的衣服都是老大穿完了,老二穿,老二穿完了,老三穿!!
一轮一轮的轮下去。
谁也甭想穿上什么新衣裳。
再说他们家也穷,新衣服自然是轮不上,一般都是找的便宜的土布给他们做衣裳。
那土布颜色染的不稳,常常会掉色。
时不时就把皮肤染的青一块,黑一块。
遇到个刮风下雨,那就出洋相。
这衣服可是县城里最好的百货商店里也扯的布料。
光是摸着这瓷实的布料,兄弟几个就开心的合不拢嘴。
“婶子,谢谢您给我们做衣服。”
刘翠花乐了,
“谢啥谢?咱都是自家人,有啥可谢的。”
要说以前对顾家人那是不屑一顾,主要顾家在村子里太有名了,好吃懒做,游手好闲,兄弟几个,一个比一个拉。
可是相处了一段日子,发觉几兄弟还算可以懒,虽然是懒,但是真要让干活也都拿得出手。
没有上进心,大概是因为家里的长辈影响。
真的让干起来一个个手脚利索。
最重要的是脑子都活泛,没有一个是榆木疙瘩。
刘翠花更满意的是虽然分家了,可是闺女分家之后日子过得舒心。几个小叔子对姜小暖都是心悦城服,啥都听嫂子安排。
从这1点上来说,刘翠花儿觉得闺女分家反而日子更好过。
总比上面压这个婆婆公公强的多。
当然给顾老三和顾母也做了两身衣服。
不过那两身衣服,刘翠花可没那么上心。
哪有她这个亲家给亲家做衣服的道理!
自然是让村里人帮忙做。
借着村里妇女的嘴也宣扬宣扬自己女儿该是个多么孝顺的儿媳妇儿。
日子过得很快,眼瞅着就腊月三十。
大年三十一大早起来,姜小暖就张罗着让他们兄弟几个把门口柱子上扫干净,一个人去贴对联,挂灯笼,另外两兄弟在厨房里剁肉馅。
老五和顾向南则在屋里的炕上把准备的瓜子,花生和糖果堆了出来。
姜小暖在厨房里忙着张罗年夜饭。
顾向东亲自去请顾家两口子来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