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十年代嫁屠户(183)

作者:骰玲珑 阅读记录

其实姚晴天也好赵军也好,都是不爱吃这红薯的,毕竟小时候吃太多了,那时候哪有多少白米饭吃,多是杂粮、杂菜饭,红薯算是那些杂粮中口感最好的,产量也算高,所以在农村家庭锅台上出现的频率最高,许多人家都挖了地窖专门存放红薯,就指着地里粮食青黄不接时不至于饿死,可仓储得再好,几个月时间一过,味道还是差了很多,甚至带着一丝苦味,再加上需要天天吃,顿顿吃,不吃完多少量的红薯是不给白米饭吃的,这样下来,哪里还喜欢得起来。

如今条件好了,姚晴天已经很久没再饭桌上看见红薯了。

可赵昕悦还小,那些五花八门的豆粥她吃不了,何况这会是在年前腊月里,红薯还很新鲜,店家选的还全是红心的甜薯,外皮全部削掉,切成大块和上等的稻米一起熬粥,又黏又糯,的确很香甜。

赵昕悦人小肚量却一点不小,赵军一勺连着一勺喂着,比姚晴天吃得还认真,姚晴天吃了半碗赤豆粥还吃了半碗豆腐脑,加上赵昕悦吃剩的半碗稠粥,赵军挨着碗摆开的顺序逐一将三个碗里的剩余的粥和豆腐脑吃完,原本姚晴天吃饭的速度远远赶不上赵军,可谁让他那边有只捣乱的胖团子拖后腿,不止困住了一只手,能动的那只手还得随时去阻止好动宝宝探索世界时可能遇到的磕磕碰碰,所以优哉游哉的姚晴天吃饭的进度还略微快了赵军一丝丝。

赵军全付心神在小昕昕身上,所以并没有发现在这家店里用餐的有位熟人薛洪,薛洪住的地方离这一片不是太远,骑着自行车十多分钟的路程,前些年享受惯了,是这家店的常客,哪怕如今手上没有早些年那么宽裕也不至于到了节衣缩食的地步,依然保留着原来的一些习惯,特别是最近秦玫买菜时专挑便宜的蔬菜买,鱼肉一概全无,薛洪在家吃得就更少了。

薛洪才坐下来便看到了赵军一行,他也发现了薛青松并不在,所以放心地吃起了早餐,一边吃一边还算计着些事情。

薛洪知道薛青松时常利用午休和下班后的时间去赵军开的卤肉店帮忙,他只道是为了在那店里吃两顿免费的饭,并不知道薛青松算是店里半个老板,帮着管店的。

在薛洪印象中,薛青松这个儿子一直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病弱模样,就这还能在有一份正式工作的情况下找了一份打杂的活就为了养活自己,家中秦玫薛丽华母女却只知道伸手找他要钱,薛洪觉得她们娘俩不能一直在家中坐吃山空,该出去找份活干了,就是薛丽华最近自己也有这想法。

原先秦三有份油水丰厚的肥差事,秦三他媳妇更是有好几处门面和店铺,母女俩真想工作也不愁没地方去,可如今因为秦三在学校里犯了事,他媳妇也受到牵连丢了正式的工作,正和他闹着,这种时候但凡她看到一个姓秦的都要骂上几句,更不要说安排工作了。

倒是赵军那个店合适,据薛洪所知,那店生意特别好,店里服务员工资不可能低,并且隔三差五打包一些卤味回来肯定也方便,说不定都能学会做那些卤味,以后他们开个薛家卤味店就更好了。

如今啊,干个体户老赚钱了,薛洪可是知道,住他家楼下的一家子原是在火柴厂上班的,把工作岗位卖了开店做买卖去了,听说都成万元户了,几个儿子最近闹着分家。

他只有薛青松一个儿子,这家业以后肯定都是留给他的,相信他很愿意帮着安排谋划,不过这事得等过了来年正月再找他说……

心里算计着这些事,薛洪吃得就慢了,等赵军一行起身,薛洪自个的早餐凉透了才回神,大冬天的,凉了的早餐味道差了很多,薛洪勉勉强强吃了一半就放下了,将剩下的包子装起来塞到皮包里,骑着自行车去单位上班了。

其实这个点,薛洪早就迟到了,不过他这些年迟到早退是常有的事,同事和领导早就习惯了,一把年纪的人,又是单位老人,说了又不听,听了也不会改,反正升职加薪没他的份,碍不着旁人的事,大家也懒得管了,也就导致薛洪在工作上越来越混了。

吃完饭,赵军带着姚晴天去了店里,这时候处理好的鸭子已经送到店里了,这些是要做烤鸭的。

整个大楼是一个扁扁的口字型,一楼的话除了四个拐角处的几间店铺,其余后面都有很大的空地,可以划分使用,最近,赵军开了后门,在外面砌了两个大烤炉,专门用来做烤鸭,毕竟烤鸭这样的美食最好是趁刚出炉热乎乎的时候吃更佳,新鲜出炉烤鸭的香味也是勾着一群群人不停来店里消费的大杀器。

鸭子进烤炉之前需要用特制的料腌制浸泡,这些配料和各种卤汁经过姚晴天不停的改良、优化,味蕾上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也是卤味店的立身根本,如今都是姚晴天一人单独调配、熬制,配方除了他们夫妻其余人都不得而知。

过了中午,和薛青松一起吃了中饭,姚晴天才抱着赵昕悦坐上了三轮车回村里,赵军去学开车了。

县城里如今有好几辆轿车,有公家的也有私人的,和林家相熟的一位于姓老板刚刚购置了一辆私人轿车,两家交情非比寻常,主动提出将轿车出借,让林笑笑可以坐轿车出嫁。

薛青松原本想着开三轮车迎亲也很好,到时候赵军陪着他一起去,赵军人高力气大,既可以做司机又能帮着搬嫁妆。

如今换成四轮轿车,薛青松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司机,于老板是女方亲友也不合适,干脆还是赵军来,毕竟他开三轮车之前也是现学现开走的。

离过年也就还有三两天,村里家家户户都在备年货,杀鸡杀鸭、腌鱼腌肉的,还有那更宽裕的,麻花、丸子都炸起来了,年味十足。

赵军今年刚盖了新房子,自然要在新房子里过年,倒也正好省了不回上湾村过年的借口。

他还是家中长子,其实该将父母兄弟都接来新屋一起过年,可赵军没提这事,赵磊也就知趣的没问,反正如今知道门道的赵磊,觉得就赵壮壮身世的问题完全能捆绑赵明和赵大强的全部心神,这个年那两人怕是只得龟缩在家中,没脸在村里露头找族里那些叔叔伯伯、爷爷奶奶们说道赵军一家不回来过年、不孝顺之类的问题。

赵磊一家肯定是要回去的,他可盼着这个年许久了,这一年赵磊有了儿子,有了稳定、高收入的工作,可以说是事事如意,衣锦还乡。

夫妻俩早好些时日就暗暗准备回去的行囊、礼物,包括之前上街买的衣帽鞋袜,从养殖场拿的鸡、鹅还有万燕红利用空隙时间制作的各种吃食,已经堆满了房间一半的空地。

赵军一家人不回去,该行的礼节却一点不漏,让赵磊帮着带齐了各种正月拜年时需要的罐头、糕点、烟酒,除了赵家一大家子,自然也少不了下湾村姚家的。

两边店里一直营业到腊月二十九,因为薛青松的婚事要紧,年后开门时间定在正月初九。

赵磊和万燕红在腊月二十九下午回乡过年,到时候赵磊会开三轮车回去,因为要带的东西太多了,况且他在大年初二去万燕红娘家拜过年就会赶回来,帮着忙活薛青松的婚事。

这个年,姚成军也会回去,三十多年,姚家三兄弟都是在一起过年的,从来没有例外。

其实姚成军是想带着一家都回去,最起码回去吃年饭,但是高兰妹不理睬,只说他要回去,她不会拦着,但是她肯定不回去,甚至初二回娘家,高兰妹也决定不去了。

她不再回姚家,也不强求姚成军陪她回娘家,早早带了信回去,说过年也要干活挣钱,好早日盖房子。

三兄弟中,姚成军绝对是最孝顺最听话的一个,离家一年没回去已经是他的极限了,他觉得那次吵架已经过去很久了,该过去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