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六零河山沟一家人(26)

作者:屋顶上的小笼包 阅读记录

周大山叹了一声气,变成白雾,“这话说的就是气话,咱娘临走前咋交待的,那个妹妹已经没了,这个要是再出事咋办?”

周洪山知道他的意思,“往日都是咱们护着她,这件事情也应该让她栽个跟头,她不栽跟头永远不知道长大。”既然孩子已经做错事了,那就让她吃尽苦头,得到教训,不舍得永远成不了事。

周雄山能得周洪山这句话就心里有底。

“行,你忙着吧,我先回去。”

周家也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饭,饭后田耽拿出来准备好的压岁钱,一人一毛。

周槐花也是要给他们的,不过最小的周喜年龄也大,她也不要,周槐花就把钱都塞到包着周温的小毯子里。

当然后面就是被余秀敏都掏走。

等到亲戚走完,堂屋的盘子还有厨房都收拾干净,余秀敏把压岁钱都给田耽,田耽让她自己留着就行。

过年是元宵节过完就算是结束。

周繁中间还回来一趟,她今年六月份上完护理院校就能毕业到县里的卫生院上班,算是正式员工。

河山沟的事情忙起来也多,一直到二月初。

周洪山去公社开会。

吴主任一看见他就乐的不停,周洪山自己感觉不太好,非常不好。

各个大队的队长开完会就都回去,周洪山被留了下来。

二月份的平南也不暖和,还是零下,只是风的力度没有冬天那么强劲。

吴主任拿着一个白瓷缸子给周洪山倒上一杯热水放到他的面前。

周洪山只看了一眼,都没动手,“这杯水我先别喝。”

吴主任听见他这话大声笑了起来,坐在他的对面,“你这个同志啊,咱们来算算年前那头猪的账。”

周洪山就知道,这天下就没免费的午餐,他干脆拿起来茶杯喝了一小口,身上也热乎多了。

“吴主任别卖关子,快说。”

吴主任从旁边的文件里抽出来一张,推到周洪山的面前。

周洪山皱着眉头拿了起来,大致扫了一眼,“这是啥意思?”

吴主任咳嗽两声才开口,“是这样的,现在全国的经济都在回暖,咱们也得发展一些别的项目,你知道咱这边都是大平原,上面给咱们公社下的任务,要求种植西瓜,你知道的,咱们国家什么都缺,可每一样都得有人干有人做,才能实现从无到有,你说是不是?”

周洪山脸色凝重,这是个大事,是有关乡亲们能不能吃饱的大事,没人喜欢用种粮食的地去种西瓜,因为大家伙都要吃饱,别的都没想过。

“主任,这文件是过年前就下了吧,而且恐怕即使我不开口要那头猪,您也得分给我们大队。”

吴主任抿嘴笑笑,“我就说这件事情交给你做肯定没问题,咱们公社下面那么多大队,我最看重的就是你,你脑袋灵活,会识字,懂盘算,对庄稼 又是一把好手,我知道你的顾虑,所以不是让你一下子把粮食全撤了,上面说让咱们试试,我早就替你想好,就用河堤两边的地来做,你带头,我签字给你运种子,怎么样?”

周洪山现下心里那点多占了一头猪便宜的愧疚感全都消散了,这事要看乡亲们怎么说?

“这样吧,主任,我也打不了包票,您也甭给我戴高帽,我得回去问问乡亲们的意见,他们答应,我就答应。”

他当这个大队长是全靠乡亲们支持,他不能因为自己要表现就什么都不管不顾的答应下来,人不能做亏心事,要遭雷劈。

吴主任叹了一口气,伸手拍拍他的肩膀,“洪山啊,我也是没办法,你多体谅,这样吧,你回去商量,我这边先压着。”

种西瓜不是个小事,要占的都是乡亲们种粮食的地,对于农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地,有了地才能产粮食,有了粮食才能吃饱饭,他们都饿怕了。

周洪山跟吴主任认识这么多年,“吴主任,那我们能有补贴不?”

吴主任啧了一声,皱着眉头瞪大了眼睛,伸手猛地拍一下桌子,“周洪山同志,你怎么能冲组织要这要那。”

周洪山没说话,拿上自己的大衣穿上扭头就走。

吴主任看他出去,又拿出来年前分配好的知青名单,看了好久,又给他划掉一个,他也只能帮到这里了。

周洪山到家已经是晚上六点多,田耽算着时间做好的饭,正巧把窝窝头从锅里拿出来,让周场端到堂屋饭桌上。

田耽还炖了俩鸡蛋,周源跟周温一人一个,周温能喝点米糊糊,外加一些鸡蛋羹。

鸡蛋羹炖的特别嫩,一点蜂窝都看不到,滴上两滴香油,满饭桌就那个最好吃。

这天气变暖和,鸡下蛋也勤快了些,起码能一天一个,家家户户不能养得多,周家也就三只鸡。

田耽看周洪山回来就知道有事,不过她也没问。

余秀敏把周温放在小推车里,拿着勺子一点点喂她吃饭。

周温很听话,不拿手扒拉,也不吐。

周将去厂里上班,周喜去学校上课,家里一下子就少了俩人。

饭后,余秀敏抱着周温玩,周场带着周源,田耽在厨房里收拾碗筷。

周洪山转悠一圈也干脆进了厨房。

田耽太了解他了,围着围裙用温水洗碗,扭头看他,“说吧,啥事?”

周洪山简单的把事情讲了一遍。

田耽仔细想想,其实种西瓜也是好事,只要能种成,要是长的好,除去上交的部分,剩下的就能兑到副食品商店,收到的钱就能按照比例发给乡亲们,而且西瓜每年就一季,当然如果种植成效一般,那就是最坏的结果。

“我觉得可以试试,而且不是能小范围吗?或许不是坏事。”

周洪山也没再多问,转身出去,“我去找一下刘叔。”

刘叔家里也刚刚才吃过饭,刘婶看到周洪山过来忙叫人。

“找你叔?”

周洪山叫了婶子,才点头。

刘叔招呼周洪山进屋,刘叔家的儿子在隔壁起的房子,前年刚刚娶了媳妇,俩人坐在堂屋里。

周洪山左右不是说了一遍,“事就是这个事,我也想了,就是收成好跟不好的问题。”

“咱们少收成,到时候除去交公的,可没多少给咱们留,乡亲们要是还挨饿咋办?”

刘叔抿嘴,西瓜是个好东西,也就只有干部家庭能吃得起,那玩意少见还贵。

“这事不好办,但吴主任把这件事情给到你,眼下就已经定下来,咱们说这么多也没用,要不就种,把河两岸的河堤一直到水哇大队的地界都用来种,应该能行。”

周洪山想了一下这块地,之前大队里用来种红薯,收成还行,改种一季的西瓜也不难。

“行,我跟吴主任说就用这块地,他会同意。”

刘叔也点点头,“明天,我去广播说这个事情,你到公社去找吴主任。”

周洪山又笑了起来,“我会跟吴主任说,把咱们大队需要上交的粮食比例减少。”他在这件事情可不能吃亏。

刘叔也是无奈的笑了起来,“行。”

周洪山心里一拿定主意,也没啥事,又回家里。

今个周源有些不舒服,田耽把周温抱过来他们屋里,这会都已经半坐进被窝里,看他回来的脸色就知道已经定下。

周洪山自己倒上洗脚水拿过来马扎坐在屋里。

田耽看他一眼,怀里抱着周温,“别忘记问吴主任多要一些种植西瓜的书,还有技术指导人员。”

周洪山笑呵呵哎了一声,“我从刘叔家出来突然想到一个方法,如果能把西瓜种的越来越好,到时候咱们就多种一些,还有还可以种桃,苹果,梨,我们就在大队里开上一个罐头厂,在这些水果园里养上鸡鸭,还能卖鸡蛋,这不是一条龙,乡亲们也能变成工人,这样有钱拿,乡亲们日子会好过很多。”

田耽听他这么说,摇摇头,“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你这就一会功夫,想的倒是不少。”

上一篇:直播修仙 下一篇:七十年代富三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