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六零河山沟一家人(227)

作者:屋顶上的小笼包 阅读记录

周温看着手里的钱,还有些懵,开始揶揄他,“那我可说了,爹,您可别被吓到。”

周将最疼的就是这个闺女,从生下来那么小一点,当年自己第一次跑车回来晚了好几天,他回到家里去大伯家吃饭,就是小小的闺女先过来抱着自己的。

“我们实验室缺钱,周实那边也是,都缺钱,爹您要是想给我们赚钱,那可是要很多很多。”

周将对国家的形势发展一直都很关注,大概知道她的意思,“好,爹记下了。”

周温抓着周将的衣袖,看他还好像当真了,忙解释,“爹,我开玩笑呢,您别当真,我不要那么多钱,您好好地,别太辛苦,我就很开心了。”

周将原来还觉得自己想做生意就是做生意,赚钱不过是给家里人过更好的生活,但现在抬头看着这学校的名字,也算是找到赚钱新方向。

“我知道,爹心里有数,快回去吧,我一会还要赶火车呢。”

周温伸手紧紧抱了一下她爹,很不舍的,“好,爹注意安全。”

周将边走边回头给周温挥手,“回去吧。”

周温看着她爹离开的背影,又看看手里被塞的钱,这恐怕不少,但又觉得爹这样虽然辛苦他开心了不少,毕竟这么多年他在厂子里一直坚持上班,努力工作,都是为了一家人。

八零年年底,周将跟俞缸买下了他们的第一块地皮,不过是在广州,而国家的第一个营业执照也在温州发了下来,至此证明做生意是合法合规的,不再是被人抓到就要跑的。

周将站在这块地皮上,他想在这里建一栋大楼,以后的医药企业就建立在这里。

买完地皮,周将手里的钱也几乎没了,不过还是留了一些给俞缸,让他带着回家过年,毕竟他媳妇的肚子也越来越大,本来还想着俩人都不过年,接着干,有机会还要到国外去看看,但也不着急,明年去。

周温明年就是大四,马上毕业。

周实也是。

一九八一年开始,周将开始开办属于自己的工厂,一部分做小商品组装,另外一部分是做家用电器电板安装,这个是需要一些技术工的,所以选的都是一些会的,工资也相应的给会多一些。

这样周将就可以把厂子里的东西分发到批发摊位上,然后再由个体户们进行拿货去售卖。

俞缸正坐在办公室给周将出主意,建议把厂子上目前占的地皮也买下来,这样起码不受制于人。

周将本来就是这么想的,不过看着俞缸这一年的变化还是很高兴地,这些东西到最后都是要交给他打理的,因为他只需要积累足够多的资金,来做药品研发,赚来钱都给闺女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这样觉得才没白忙活一场。

“行,那就交给你去谈。”

俞缸心里有谱,这一年多他也没少谈生意。

“对了,大哥,那个东湖新村的商品房你有听说过没?”

周将点头,点了点桌子上今天的报纸。

“我知道,引进的资方是香港的,每平方米港币是两千八,人民币大概是八百多。”

俞缸想买上一套,他当初买的第一套现在价格都涨了起来,看来说到底多买上几套是没错的,更何况那个小区建的是真的好,每天自家扔的垃圾,都有人负责运走,这是啥生活啊?据说还解决了通水通电的问题,现在多少人都看着呢?还都不一定能抢得上。

周将一看就知道他咋想的,“去买两套,我们一人一套。”他过年回家的时候跟余秀敏说过,让她过来跟自己一起上班,他希望余秀敏能来看看外面的世界,让她也开始工作,这样她也会有变化的,但她坚持要等爹娘都答应去首都,不过先把房子买下来吧。

俞缸哎了一声,“得,我尽快办。”他说完又迟疑了一下,“大哥,你觉得我们要不要也分一杯羹。”

周将想过这个问题,他不想做,不安全,做商品房这个事情其实现在是最大的红利期,因为缺房子住的人太多了,但地皮是有限的,人的紧急需求也是会缓和的,当刚需变少,都说不定,而且无法避免做房地产就会把摊子铺的很大,他不太考虑,在计划里,他的每一步都要走的又快又稳,不要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更重要的是不要被别人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这样会坏事。

“我给你推荐的那几本书,你都看完了吗?”

俞缸是有些头疼的,“看了一半。”

周将逐渐发现了俞缸的局限性,到底还是见的世面太少,看的书太少,思想不够,他做一些这种小生意可以,但再大就不行了,可眼下也没可用的人才,只能再等等。

“那回去先把书看完,然后写一篇感受给我,房地产我们不参与,按照我们自己的步子走。”

俞缸有一个巨大的优点,就是周将不让做的事情他一点都不会做,即使他有想法,只要被否定,就不会再提。

“得,那我先出去了。”

周将看他出去之后,拿出来本子,把最近自己的想法还有计划写下来,他想年中的时候去一趟国外,要长长见识。

作者有话说:

提示,这章里高老师是有原型的,是国内很厉害的数学家,他们说的方向就是实用数学,在数学的基础上构造,根据我查到的资料,在一九八三年国外才把电脑的一些信息公开,国内想买零件,但国外的价格特别高,要到一千多美金,所以国家就自主研发,后来就成功了,也就是周实要做的事情。目前文里的时间线还在一九八一年,所以也是举步维艰,更重要的是没钱,真的没钱,很穷。搞实验又很烧钱。

再说周将跟俞缸说的商品房,也是国内第一个商品房,是引进的港资来做的,一开始是为了解决公务员的住房问题,后面才慢慢延续的,也出现了物业,就是俞缸说的有人收垃圾。

第80章 周洪山晕倒

没过两天, 俞缸就把事情办妥了。

周将给河山沟打了电话,周家安装了十里八乡第一台电话,每个月要交不少钱呢。

余秀敏现在能常常接到周将的电话心里就踏实多了,她什么都不担心, 只担心周将的安全问题。

“买房子?你当家做主, 我都没问题呢。”

周将又问问家里的情况的, 余秀敏也都一一回应,然后说了又一会才把电话挂掉。

周将看着挂掉的电话, 其实心里有些着急, 他觉得自己能跟余秀敏聊得东西越来越少,这种情况是很不对的,之前他在国棉厂, 多少事情也能跟她说说,她也了解, 可现在说什么呢?他是爱余秀敏的,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余秀敏跟上这个时代的变化,这样对他们是好的, 可还是要等家里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了。

河山沟目前发展的很好, 周洪山最看好的是周卫, 现在四十岁左右, 人也灵活, 而且很稳重,厂子里的很多事情都是他在管, 管的很不错。

三月份, 周洪山正在村头指挥着大家弄大棚, 这样里面的温度够, 西瓜苗能生长的更好。

周卫站在周洪山身边,喜笑颜开的。

“二叔,这边的都全部都给装上,虽然这次的咱们的成本是大了一些,但明年还可以接着用。”不过产量大了起来,只会更赚钱。

周洪山背着手欣慰的点点头,“是,这事还是你想到的,我老了,很多想法都跟不上,办的不错。”

周卫当不起二叔这么夸自己,但还是很高兴,他这辈子最佩服的就是二叔,把家里的孩子一个个的都培养的这么好,周将哥都有魄力不干国棉厂的厂长,那简直是他的榜样,所以他现在的俩儿子一个闺女都在好好上学,上学是出路,也是乡下人最好的出路。

“那我就还这么干,二叔您放心,果园也都开始扩建,还有养殖场的鸡鸭,前段时间说的鸡糟都已经换了新的。”

上一篇:直播修仙 下一篇:七十年代富三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