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作为一名神助攻(173)

作者:我思故人 阅读记录

太叔奕轻点了下头。

江清风问道:“奶奶,你怎么认出我的?”

谢氏道:“我见你,五年前的七月半,鬼界大门开放,我曾回到长乐山庄,看见你与你爷爷在山下放灯祈福。”

江清风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奶奶,那您怎么在这里的?”

谢氏笑道:“我五年前便已到了投胎的限期,可是我生前早已答应你爷爷死后一定会在黄泉等他,与他相聚。我被迫进入黄泉,可我还想再见你爷爷一面,因而我便留在这里,不再往前。好在我日前已经收到你爷爷来此的消息,他今日便会进入黄泉,想必很快便可再见到他。你不如也在此稍作停留,你爷爷定然也会想再见你!”

江清风响起渡劫任务在身,回头看向太叔奕,有些犹豫,道:“可现在已是辰时二刻……”

谢氏不明所以,问道:“怎么了?”

江清风解释道:“我们必须在今日子时前离开鬼界。我们要从轮回路回到人界,如今还有忘川未过,奈何桥要走……我担心会时间不够。”

谢氏安慰道:“放心吧,你们肯定能在子时前从轮回路离开鬼界,这里到忘川不过半个时辰的路程。你便在此再稍等片刻,定能等到你爷爷。”

两年前,江清风踏出长乐山庄的那一刻便已做好了此生再不见家人的准备,可今日在此与家人重逢,他不得不承认,他还是想念不舍这些“人”。

内心里,他十分想在此停留再看一眼他的爷爷。

那个从孩童起便一直牵着他的手,将他带大的亲人!

他不想放弃这最后一次机会!

江清风举棋不定间,拧着眉头抬眸看向太叔奕,希望他能给他一个选择结果,纵使他的心中早已偏向于在此等候。

太叔奕看见江清风眼中流露出留恋而又担心会因此耽误时间的自责目光,侧目看了眼他身旁端庄秀丽的谢氏,少顷点了下头,以示同意江清风在此稍作等候。

江清风见状立马眉头舒展,眼含笑意看着太叔奕片刻,以示感谢。

须臾他的目光之余看见身后的那些楼阁,又问道谢氏:“奶奶,您可知那座楼阁是什么地方?”

谢氏笑了笑:“那里名为‘乐游馆’,所有不愿再往前前行的鬼都聚在其中。对了,你的父母如今也在楼内,你何不进去看望他们一眼?先前我拖鬼差送信予你爷爷也告诉了他我会楼内等他,我们在此等候不如先进入楼内?”

“我的父亲母亲也在?”

“是啊。”

江清风闻声喜出望外,虽然他对他的父母并没有什么印象,可从小他就希望有父母在身边,告诉那些小伙伴,他不是无父无母的孤零零一人!他从未想过此生能见到他的父母,还有一家团聚的时候,不曾想今日来鬼界这般幸运,既能等来爷爷,还能在此与父母重逢!

江清风不想浪费须臾,带着喜悦跑向乐游馆。

谢氏看着孙儿的背影,望向一旁沉静的太叔奕,道:“韶观公子不如一同入内等候?”

太叔奕看着江清风走入楼阁,微微蹙眉。

少顷,他并没有开口回复这位面带笑容看似如凡人一般的和善女子,走向那座灯火通明的楼阁。

不多时,数只白萤翩翩而返,飞回到容潮身前,紧接着聚成一团朝前方而去。

容潮明白这些白萤在为他引路。

看来他们是在他前头的。

容潮跟着白萤在黄泉路上前行,不过行至一半,却发现白萤自此不再往前,绕着附近转圈。

容潮原本并没有立即现身的打算,一直落白萤数十丈,可他此时所见的那片地——远处白萤所在处并无任何身影,他随即飞身而落至白萤汇聚不散之地。

容潮回眸看向四周,发现白萤所带之处是黄泉路的左岸,且这段黄泉路的中间路段时不时还有鬼魂朝前行去。

白萤不会无缘无故将他带向此处,既然是左岸而非右岸,那么太叔奕与江清风一定是停留在这边,而非对面!

容潮回过身去看附件有何异常,打量片刻,却不曾发现特殊之处,他的目光随即落到眼前大片大片的花海。

曼珠沙华,可致幻,引万物入其境。

容潮目光一沉。

太叔奕与江清风最后所在之处便是此地,可如今却不见他们踪影!那么,他们必定是被这些曼珠沙华所引,入了它的幻境,消失不见!

若是他们无法意识到身处何处,便无法离开幻境。

看来,他要入这幻境走一遭了。

念罢,容潮飞身朝花海跳去。

过往鬼魂发现有鬼独自跳入曼珠沙华,纷纷驻足,刹那间,他们便见那鬼身影消失殆尽于曼珠沙华海,唏嘘不已,惊叹惋惜声此起彼伏。

第123章

及近楼阁,楼内传出一阵阵悠悠音律、欢声笑语。

江清风闻声感到有些奇怪,放慢脚步。

谢氏走上来,笑道:“鬼界不似人间,我们可不吃不喝不眠活下去,但这般的日子又实在太过枯燥。为此他们便建了此楼,取名‘乐游馆’,只为在此乐游,忘却烦恼。”

江清风将信将疑间,他们已来到楼前,谢氏推开紧闭的朱门,未知的楼内景致徐徐展开。

这座乐游馆犹如人间繁华的酒楼,一共七层,各层皆是不同景象,有弹琴作画之处,有下棋对弈之处,亦有歌舞升平之处。

楼内大多男女结伴,亦不乏挚友相交。

每一处皆是乐游之所,欢兴之景。

楼顶悬挂而下的帷幔为此楼增添几分浪漫神秘之意。

帷幔上笔墨书尽诗词曲艺。

朱门开合也未曾令他们的欢娱停止,太叔奕与江清风跟着谢氏来到大厅,楼内仅有几处声音短暂的停歇,投来数道目光,但不过片刻,楼阁恢复如初,恍如这里不曾有人影来往般。

江清风一入楼内便被高大的帷幔所吸引,他默默读了几句其上的诗词,暗叹这里的鬼倒是别有一番情致。

谢氏引着他绕过大厅,一路往里。

不多时,他们来到一处紧闭门窗的厢房门前。

谢氏示意江清风自己打开这扇门,去见他的亲生父母。

一直开朗常常挂着笑容少有伤感的江清风此时却难得的紧张了起来。

尽管四周各色声音交杂,可他还是隐隐听到身前的这扇门内传出的《凤囚凰》,柔润而细腻的古琴声伴随着鲜有借陶埙吹此曲的空灵厚重的埙声,是难得的知音合奏。

江清风抬手小心翼翼去推开眼前这扇门。

当他看见那双曾只在画中看见璧人时,他一时无言,不知如何开口。

屋内的夫妻看见门前少年,皆恍了神,缓缓放下手中乐器,停了指尖动作,泪水不自地已流出眼眶。

太叔奕不想这么快打破江清风这短暂的相聚,转身离开。

江清风与父母一番哭笑团聚相谈过后,这才发觉不见太叔奕身影,连忙起身去寻,他推开门看见大厅中,帷幔前,太叔奕长身玉立,方才放了心。

谢氏见他找到要找的人便又劝他再多与他们说说话,江清风想着机会难得,便未再喊太叔奕,回到父母身边,坐下继续与他们说他的儿时趣事,屋内时不时传出一阵欢笑。

不多时,谢氏提议让儿子与儿媳带着孙儿去楼上转一转,认识他们在这里的友人。

江清风原本便觉得这座楼阁很是特别,听此提议很是爽快应了,挽着母亲的手臂,一家三口朝楼上行去。

屋外,二楼角落里的一位青年倚靠于廊柱边饮酒,抬眸望向楼下,偶然间看到一位少年立于一幅帷幔前,不禁对那位少年来了兴趣,他看了他许久,见少年背景孤寂,却不曾离开,心中越发好奇,起身走下楼去。

青年来到太叔奕身后,不曾看向帷幔却轻车熟路念出那上面的诗句:“鱼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