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知青媳妇跑路后(25)

作者:冉珏儿 阅读记录

“涛子叔,你这就教小墩认字了?”

程涛抬头,虽然不知道程传阔跟来干啥,却没有撵人。指了指旁边的板凳,让他坐下,继续自己的培养大业。

“爸爸这是1,2,”程小墩从1念到9,“窝都认识。”

“嗯,做的不错,奖励你晚上吃个鸡蛋。”

程小墩兴奋的拍手,学的更认真了。

旁边的程传阔看的不是滋味,三岁小娃屁也不懂,都知道为了奖励努力认真。他今年十六,依然张口闭口提要求,爹和奶一不如他的意,他就耍赖吵架,他好像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想要什么努力过。

程传阔突然悟了,他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要不然岂不是连个小孩儿都不如?

大概是看出了程涛的纵容,程传阔在他家赖了一顿晚饭才离开。

不过这顿饭也没白吃,傍黑的时候这小子送来了两个地黄瓜。

花皮红瓤,别说还挺甜。

这个年代能成为混子的,大概有两个特点,不服管教和心思活泛。程传阔作为其中典型,不服管教不用解释,现在看来也确实心思活泛,这地黄瓜村里可没人种。

……

次日,程涛把程小墩托付给李盼弟,骑着自行车去了公社。

他先去了卫生室,脑袋上的伤口该换药了。

接待他的依然是那个老大夫,“呦!你这伤口愈合的够快呀!”

“那肯定是您药开的好,要不然我不知道要遭多些罪。”程涛笑着说道。

老大夫心情大悦,临走还硬塞给了程涛两颗山楂丸。

从卫生室走出来,程涛直接去了红鸩纺织厂,他要尽快把这份工作落实。他都想好这两个月的工资该咋花了,要是最后没法工作可就笑话人了。

离老远就看到纺织厂门口聚满了人。

程涛没有靠近,而是站在一旁听几个妇女讨论。

“也是活该,防家里人跟防贼一样,生了病宁可雇人替他上班,都不愿意找自家人,也无怪乎家里人都找到厂里来了。”

“话可不能这么说,找外人来,回头工作还是自己的。找家里人等他从医院出来,这工作能不能要回来都得两说。”

“咋就不能了?”前面说话的妇女嘀咕。

“都是当爹娘的,要是儿女是好的,他舍得把几个月的工资拱手让给外人?看着他这兄弟儿女哪个像省事儿的?工作不交出去,手里还能捏点钱。一旦交出去再想要回来,恐怕就不成了?”

周围吵乱,程涛扯了扯嘴角,不会这么巧吧?按照这个情况,他这个替班的工作很可能不成啊。

程涛倒没有失望。来都来了,他肯定不能转头就走。生意不成仁义在,起码要和余晋他们打个招呼,顺便确定下具体情况。

程涛推着自行车走向纺织厂,刚靠近大门,被秦浔拉住了,“涛子哥,我看你在家教小墩认字,你本身是识字的吧?”

程涛点点头。

“那可真是太好了,涛子哥,你帮我一个忙,事成之后必有重谢。”

“我……”

程涛嘴里的话还没说出来,就被秦浔拉进了纺织厂。

作者有话说:

伙伴们,不用慌,钱的事后文有解释。

第17章 大爷荣获小尾巴

程仓里靠山, 缓坡向南,草木茂盛。

故而大队不仅养了猪,还养十几只羊, 羊圈建在南坡下面的农场。那里住着十几个下放农村的中年人,另外大队还专门安排了社员值班,倒是从来没有出过事。

农忙时候,放羊的是村里孩子, 农闲时候, 就由九个小队轮流负责。今天正好轮到了李盼弟。到点,她就出发了。

李盼弟挎着小竹篮,领着程小墩去南坡下,身后还跟着面无表情的程大江。

“大嫂子, 今天轮到你放羊啊?”走到路上有人招呼。

“是啊,再下下个就是你了, 这次可别再忘了。”李盼弟笑着提醒。

“不会了,不会了, 我专门让我婆和顺子他爹提醒我。”李顺娘连连摆手。

上回轮到她放羊那天,全家没一个记得这事。羊饿的嗷嗷乱叫, 最后还有两只跳出了栅栏跑不见了。到最后只得全村出动去找羊,幸亏最后是找到了。

李顺娘当时可努力,边找边吵吵,找到羊后看到羊圈里乱七八糟, 直接炸了。嚷嚷着问今天该谁放羊, 这咋能把事凑合成这样?

程相良来后, 组织大家找原因, 最后发现岔子竟然就出在她这, 该她放羊她没去。

李顺娘当时就懵了, 看看男人儿子和婆婆,一家人满头雾水。当时把在场的社员喜得啊,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拿这事当趣事讲。

“这是小墩儿?他爹干啥去了?”因为儿子的缘故,李顺娘对程涛的印象挺好,“怎么大江哥也跟着?”

程大江表情一僵,不过因为他本来就面无表情,外人还真看不出来他的不自在。

“是小墩,涛子去公社换药去了。”李盼弟笑着回话。“你大江哥他跟着转转,顺便帮我把羊撵到南坡上。”

“说到会疼人,咱们大队没有谁能比得上大江哥。”李顺娘揶揄。

“再胡咧咧,看我不撕烂你的嘴。”

“哎呀,不说了,不说了,瞧我这嘴快的,怎么把大实话说出来,惹大嫂子不高兴了。”李顺娘作势拍了下自己的嘴。

“你啊,”李盼弟哭笑不得,看程大江背着手已经走出老远,“你忙,我们先走了。”

“赶快忙去吧,”李顺娘挥挥手,看着两口子领着小娃慢慢走远。

在程仓里,没有几个妇女不羡慕李盼弟?夫妻俩感情好,就没谁听他们吵过嘴,干过仗。虽然那次事件中,李盼弟遭受了难以弥补的伤害,但是俩人还是撑过来了。

现在看两口子还跟以前一样,他们作为邻里,当然是高兴居多。

经历的多了,很多事情都会屈服于现实。但是对于美好生活和感情的向往驻扎在每一个人心头最柔软的地方,她们依然会为这些美好的事物心生愉悦。

这边,李盼弟因为要迁就程小墩的脚步,走得并不快。程大江则是要迁就他们两个,慢慢又走到后头去了。

画面拉回到早上,他们两口子刚吃完早饭,程涛就过来了,说是有事儿要去公社,请他们照顾程小墩。

李盼弟没有犹豫就答应了,程涛走后,夫妻俩开始商量让程小墩跟着谁。

她要去放羊,男人有工活但不算忙,按理说程小墩留在家更合适。不过,李盼弟看男人板着个脸,有一下没一下的推着刨子,好像这事咋办他都没关系一样。

李盼弟眼珠一转,蹲下和程小墩打商量,“小墩,大伯娘要去放羊,你要不要去呀?”

羊?程小墩的眼睛立刻就亮了,主动攥住李盼弟的手指,“好哒,好哒。”

“好好好,一会儿咱就走。”李盼弟笑着说道。

一直没说话的程大江停下了动作,他终是没忍住,“你要看着十几只羊,能顾得上照顾他吗?把他留在家!”

李盼弟还没说话,程小墩不乐意了,他撅着嘴躲到李盼弟背后,“放羊!”

“你知道放羊是啥啊,就放羊。你老实在家呆着,等他回家,赶紧回你自己家去。”程大江闷声说道。

李盼弟觉得程大江语气太冷硬,“大江,你说啥呢,小墩就是个孩子。”

“放羊,吃草,窝知道。”程小墩嘟着嘴反驳,爸爸和他说了,他就是才想起来。

“呀,我们小墩这么聪明啊,都知道放羊是为了给它吃草,好样的!大伯啥都不知道,咱不听他的。”李盼弟哄着程小墩,然后和程大江说,“别吓着孩子。”

程小墩拍拍小胸口,就是,刚刚都吓着孩子了。

李盼弟哭笑不得,点点他的小鼻尖,“你啊,懂我说的啥意思不?”

程小墩笑着拱进她怀里,不说话了。

“我这是实话实说,这两边难你能照顾得来吗?别再出了差错。”程大江瓮声瓮气解释,语气下意识放缓了很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