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奇葩一家亲(287)

作者:永岁飘零 阅读记录

“老太,老太,我回来了。“

“回来了啊。“卫老太在电灯亮起来的时候,就知道屋子里进了人。

她略显艰难地挪了挪头,看向进屋的卫子英。

“嗯,回来看老太了。“卫子英站到床边,在卫老太头下垫了个枕头,然后坐到床边。

卫老太:“嗯,好,咱英子,英子最有孝心了。“

老太太精神气越来越不好了,比起卫良海娶媳妇那会儿,连说话都没以前清楚了。

“老太,给你看,我又考了一百分,还拿到三张奖状,班里一张,年级一张,还有一张三好学生的。“卫子英把自己今年的奖状拿出来,摊开了给卫老太看。

卫老太以前眼神就不大好,如今就更不好了,根本看不清楚啥。

可就算看不清楚,她也高兴,还乐呵呵地笑了两声。

卫子英给老太太看完奖状,又拿着自己的卷子给老太太看,老太太精神不好,等看完卷子就乏了。

卫子英见老太太想睡,不再说话了。

老太太在阖上眼睛前,道:“英子啊,过年你又长一岁了,八岁了哦,今年得好好的过个年哦。“

说着,老人家就睡了过去。卫子英给老太太理了理被子,然后就蹑手蹑脚关灯,出了房间。

接下来几天,卫子英只要一有空,就来老宅看她老太醒着没,有醒着,就和她老太聊会天,没醒着,就坐在屋檐下看卫谷容打鞋。

腊月二十八那天,卫永华和苏若楠回来了,前后脚回来的还有陈舒敏和卫永凯。

卫春玲今年没回来,听卫永凯说,她读的外语学校组织了一个什么交流会,她跟着一位学姐,一起去参加交流会了,所以回不来,而卫永民则是在年三十下午回来的。

卫永民回来,给家里所有小辈都带了糖,依旧是该干啥就干啥,但莫名的,卫子英就觉得,二叔和家里人生疏了,仿佛隔了层纱一样。

卫老太给卫子英说,让卫子英好好过年,这个年,卫家三房人确实是好好过的,但过完年后,正月初四凌晨五点过,老宅这边就响起了炮声。

这声炮一响完,卫良忠和卫良峰两家的门,就分别被卫良海和谷小草给敲开了。

卫老太等大家过完年,走了……

第90章

卫老太的离逝,让卫子英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死亡。

其实卫子英是懂的。

村里面这几年,也有老人过世,她已经理解了什么是死亡。

但懂归懂,却没办法体会。

死亡在卫子英这里只是一个词,当这个词落到自己头上时,卫子英可难受了。

胸口一抽一抽的痛,眼睛都哭红了。

她和卫老太相处的时间也是比较多的,老太太很疼她,每次她到沟子里来玩,都英子,英子的喊着,以后,她再也看不到这个人了。

来奔丧的人,看卫子英哭的那么伤心,都说卫老太没白疼这个曾孙。

卫老太在世时四代同堂,算是高寿了,后辈多,丧礼办得热热闹闹,大家一直忙到正月十一,才把整个丧礼走完。

丧事一完,大家就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了。

卫永民是第一个离开家的,紧接着就是卫永凯和陈舒敏,他们走后第三天,苏若楠和卫永华才准备带几个小的回城了。

再过几天就要开学了,但卫子英却死活不愿意走,下午出发的时候,她爸她妈背着一大背东西,让她回城,她却抱着周桂的的胳膊,说什么都不撒手。

“奶,你跟我一起回城里去,还有爷也去。”

卫家院门前,卫子英红着眼睛,吊着她奶的衣服,任她妈怎么拽,她就是不松手。

卫子英这几天失落的很。

她知道人老了会死,但却没想到,亲人死去时,活着的人会为这么难受。

她奶也老了,再过四年,她奶就六十岁了。她以前还没觉得她老,可她老太的丧事办完后,她一回头,蓦然发现她奶的头上,竟然有白头发了。

卫子英心里恐慌起来。

奶也老了,陪不了她多少年了,不行,得把带奶走……

卫子英对周桂的依赖,比苏若楠和卫永华这当爸妈的还深。

她穿越过来,睁开眼睛看到的第一个人是潘玉华,但第一个无微不至照顾她,做第一顿饭给她吃的,却是周桂。

她不想留下遗憾,所以,她要尽量陪着她奶。

她决定了,以后,她走到哪儿,就把奶给带到哪。

她要一直陪着她奶。

“哎呦,英子,别拉,别拉,奶走不开,和你回城去了,家里怎么办?家里还养着两头猪和一群鸡鸭呢,你老太的七七也还没过,奶哪出得了门啊。”周桂被卫子英拉拽着,嘴里一直安慰道。

周桂不提卫老太还好,一提,卫子英更艰定要把她奶带走了。

“奶,咱不养猪,也不养鸡鸭了,你跟我走,我养你,你就跟一起回城嘛。”

“你还小呢,奶哪能让你养啊,你先回城,得空了奶去城里看你。”周桂宽慰道。

卫子英小鼻子一吸,带着点哭腔地道:“不要,奶总是说话不算话。每次你都说要去城里看我,我在城里读书半年,你就去过三次。奶,你跟我走,我会努力挣钱养你和爷爷,咱不喂鸡鸭,跟我走吧。”

这是卫子英穿越过来这么多年,第一次闹人。

这一闹起来,就是犟起来牛一样,说啥都要让周桂跟她一起走。

但这会儿周桂真走不了,她走了家里的畜生怎么办,老头子腿不好,能自己烧火煮饭就很好了,难不成还指望他上山割猪草不成。

“二婶子,要不你就跟着英子下城里去住几天呗。”隔壁钱二媳妇,正和钱老二牵着棕绳,她看着隔壁院子拉拉扯扯的祖孙俩,一脸的羡慕。

就说养闺女好。

瞅瞅隔壁家的英子,真真眼馋死她了。她要有个这么乖的闺女,她睡着了都能笑醒。

哎,不过这也就只能想想,她年纪大了,也不知道是自己肚子不争气,还是钱老二不争气,造了几年,楞是造不出个闺女来。

周桂:“哪走得开,家里还养了那么多畜生呢。”

卫子英:“奶,咱不养畜了,卖掉吧,卖了你就能跟我走了。”

周桂:“这还长大呢,卖了多亏。”

卫子英:“亏就亏了,反正奶你要和我走,你要是不和我一起去城里去住,我,我就让我妈给我转学,我回镇上来读初中。”

“啊……那可不成,城里学校多好啊。”周桂一听,忙不迭地摇头。

卫子英:“那你和爷,就跟我一起回去。”

苏若楠看着坚持要带婆婆一起走的闺女,蹙了蹙眉头,问:“英子,咋这次这么舍不得你奶了?”

小闺女一向乖,很少犯犟,这忽然想把婆婆带去城里,是想到啥了?

一反常态闹人的孙女,周桂也奇怪得很,蹙着眼睛,疑惑地看着她。

卫子英小嘴一瘪:“奶老了,我要陪着奶,可是我在城里,奶在村里,一年到头都看不到几次,我要把奶带到身边。”

“哟,英子,你这是想把你奶给系到裤腰带上吗?”钱二媳妇打趣问。

卫子英小脑袋一点:“要是能系,我肯定系着走。”

周桂哭笑不得,问:“咋突然想让奶跟你一起进城呢?”

卫子英眼睛一耷,有点伤心道:“我去城里读半年书,就再也见不到老太了,奶,你跟我一起进城吧,我会努力读书,挣好多好多钱养你,你和爷一起去,我想每天放学回家都能看到奶。”

脆脆的声音一落下,大人们顿时明白小丫头为啥闹了。

一知道,大伙心里就有些复杂起来。

这么小就能把人惦记到心窝子去,换谁,谁都高兴。

周桂这会儿就很高兴,但高兴的同时又很为难。

家里这么大个摊子,哪是她说进城就能进城的。而且,过段时间村里就要分地了,她这一辈子,还没有属于过自己的地呢,好不容易要有地了,她真舍不得进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