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奇葩一家亲(284)

作者:永岁飘零 阅读记录

卫子英虽然没被罚,但是也学乖了,坚决不再动手打架,反而用另一种方式,打击那群笑她说话漏风的同学,给自己报仇。

……那就是成绩。

打架完后,卫子英开始疯狂看书。

其实初中的数理化三科她早就自学完了,这三学科,她实际水平连她自己都不清楚到底处于哪个阶段,但另外几科,她进度却和正常初中生差不多。

对于知识,不管是哪一种卫子英都是喜欢的。

语文、历史、政治、只要是知识,她就一股脑全部吸纳,一科都不落下。

疯狂读书的结果,便是每次月考她都考第一,甚至连语文她都能考到满分。

她的成绩,把初一整个年级的学生都给打击到了……

考不过一个七岁小屁孩,大家不服气得很。

成绩好的尖子生开始自发学习,希望能把卫子英从年级第一名的宝座上赶下来。

想法很好,但结果却……

大家发现,不管他们如何认真,如何努力,每次考试过后,总分都和卫子英有一个很大的鸿沟。

五百分的总成绩,她每次都能一分都不落下,全部拿到。

这成绩,是完全不给他们活路啊……

追了一段时间,大家发现,就是熬死他们都没办法追上,最后那批尖子生,目标一转盯上了潘玉华。

随着上学时间变长,潘玉华的成绩逐渐归于平常。她虽然也是初一年级的尖子生,但她的分数和普通孩子的分数相差不大,在正常尖子生水平。

潘玉华重生了,也聪明,但她只是一个普通人。

她能从小学二年级直接跳到初中部,是因为她有上辈子的经历。入了初中后,她虽也能跟得上进度,但是比起真正的天才,却是要逊色很多。

也因此,她成了别人的目标。

现在她压力特别大,觉得要是不努力,恐怕还真会被一群真正的孩子赶超。

尖子生们卷生卷死,差生也没好到哪里去,读书读不过卫子英,连他们最拿手的体育,都被卫家四兄妹碾压了。

这种碾压,差点把他们压得怀疑人生。

一千米跑步、丢铅球、跳高、跳远、输给卫志勇和卫志辉他们认了,但为啥却连七岁半的小朋友都赢不了……

还让不让人活了。

他们还指望着能在体育比赛上,争口气,让老师对他们刮目相看呢,结果却被七岁半的小豆丁给压了。

呜呜呜,这哪来的怪物……

而卫子英也是坏,看着被自己碾压下去的一众调皮同学,可高兴了。每次从他们身边经过,都会抬头挺胸哼哼两声。

“卫子英,你别得意,下次我肯定会赢你。“有个不服气的大同学,看着甩两个揪揪从他身边哼哼走过的卫小同学,气得脸都红了。

卫子英听到了,脑袋一歪,很是欠打的道:“下次……下次你也赢不了,我让我哥和你比。“

被气到的同学:“……??“

还能要脸点不。

学生们的情况,老师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可喜欢这种氛围了。

卫子英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且因为上辈子是分析系统,所以她有着极强的理解能力,她用了一个月时间,把初中三年的语文、政治、历史全部学完,然后就一头扎进了更深奥的数理化学科中。

忙忙碌碌的学习中,卫子英也没忘了自己的正事。

如今她有了属于自己的计算机,但是这台计算机受这个年代的科技影响,跟单机差不多,无法通过网络去收集各方面的信息。

这个世界已经有了初步的网络,但这只是小区域的范围网络。

打个比方,他们西汽汽车厂就有属于自己的网络,但是这网络只限于西汽,西汽内部计算机都能通过电子通信设备,直接连成网络,但要跟隔壁的机械厂或者是齿轮厂联网,那就不成了。

除非几个厂的计算机能达成IP协议,否则就没办法联通。

IP协议是为计算机网络互通而设计的协议,核心点为网络层和传输层,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必须有这个协议才可以联通网络并共享数据。【注①】

没有联网的计算机无法收集信息数据,收集不上来还怎么分析,卫子英现在就想弄一个网络出来,能方便自己收集数据信息。

卫子英在忙着怎么搭建网络,而另一边,从莫志安手里递上去的那一份处理器升级图纸与各方面数据,已被国防科技学院的教授彻底研究出来,并在经过两个多月的实验后,打造出了国内第一台微型计算机。

这台计算机一现世,顿时轰动全球。

只因为这台计算机的处理器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处理器,并且这台计算机一现世,就是一台完整的计算机,集硬件、软件与系统于一体。

软件方面暂且不提,但操作系统与硬件却着着实实比国外要先进一些。

国外的系统目前还处于单任务处理阶段中,而卫子英所写出来的系统,却已经能够多任务同时进行处理,能让计算机更快的处理一些工作文件。

处理那么多工作,偏人家的处理器却能很好的运转,而且储存量也比国外计算机那一兆的储值量,大了不知多少。

这台计算的现世,让国外搞计算机研发的人,惊掉了下巴。

因为微型计算机的核心技术,一直被国外紧紧抓在手里。华国根本就没有微型计算机的核心技术,他们想不明白华国是怎么自主造出微型计算机的。

不但造出来了,而且一现世,各方面都比他们先进,这让那些傲慢自大的外国人心里特别不舒服。

第一台自主微型计算机刚一出世,上头文件立即就下达了下来,让各省的无线电厂,投入微型计算机的零件生产中。

生产微型计算机的关键技术,是集成电路与晶体管,还有刻蚀工艺。

华国有自己的刻蚀工艺,虽然比不上国外,但是也够用,再加上卫子英在送出那份处理器图纸时,配套大赠送,提供了一份刻蚀工艺技术。

这份技术能稍微改良刻蚀机,刻蚀机改良后,已足够刻蚀计算机所需要的集成处理器。

一整套的技术提供,华国工艺又怎么造不出自己的计算机?

上层的风云交锋,卫子英一概不知。

她在忙着读书,忙着卷死自己的同学,忙着如何搭建网络……

在这期间卫子英又被请家长了。

不过后面请家长跟上次打架不一样,这次请家长是因为她上课开小差看课外书,并且看的课外书,还是老师们看不太懂的书……

老师们觉得,小丫头看书是没问题,但看这种超越她这个年纪的书,就有些不好了。

每个学生,每一个阶段都有属于该阶段的知识点,五个老师一共收缴卫子英六七本书后,一致决定,是该找卫子英家长谈谈了。

卫子英小同学那么聪明,按部就班去学就成,打好基础再去学这些更深奥的知识,会比拔苗助长的好。

于是,苏若楠就又被叫去了吴慧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吴慧严肃地看着苏若楠,道:“卫子英家长,我知道你们望子成龙,但是卫子英同学已经足够认真努力了。拔苗助长,会打击孩子的兴趣爱好与积极性,这些书,你拿回去吧,等卫子英同学大一些,再给她看。”

吴慧说的委婉,但只要带耳朵的就能听得出,她这是在说苏若楠这当家长的太过份了,一个七岁半的小同学,再聪明也是小孩,把她逼太紧了,万一以后不爱读书了怎么办。

“……??”苏若楠看着吴慧推过来的书,楞得不行。

这个问题,苏若楠觉得自己解决不清楚。

没办法,她只能去找任经略,让他把任文翰叫来一趟,因为卫子英的书都是任文翰推荐的,只有这位中科院的教授亲自来一趟,怕才能解释的清楚。

而卫子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