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奇葩一家亲(128)
“这话可不许乱说,我以前听若楠提过,说她爹她娘都是从战场上退下来的,她爹当时受伤很严重,差点没救得回来。”
“战场上退下来的,难怪啊……”其中一个人,敬佩地感慨了一句。
“这老人一身气质好强,难怪若楠她姐看着也那么利索。”
“咋若楠就没继承到她家的传统,她爹和她姐看着都很那啥,怎么到了她这里,就娇娇弱弱了呢?”
“老小嘛,家里肯定会多疼几分,自然就娇了哦。”
“也对。”
几个媳妇说了几句,话题就又转到了潘家身上。
另一边,带着苏步青回家的苏若楠,还没走上石滩子,就见自己两个儿子,一人背着一背柴,从竹林另一方走了过来。
大儿子走前面,小儿子走后面,两兄弟心有点贪,身后背的柴,都冒了尖,看着就有点重量。
卫永华是个心疼儿子的,一见两孩子背了这么大一背柴,忙不迭把自己身后的背篓搁到地上,然后上去,把卫志辉身上的背篓取出来,自己背着,不但如此,他还伸手扶住了卫志勇的背篓,减轻压在卫志勇身上的重量。
“天这么冷,还去打什么柴。”卫永华心疼地说了一句。
“大哥,二哥,我回来了。”卫永华话刚落,卫子英就甩着小胳膊,睁着大眼睛,兴冲冲奔向了两个哥哥。
而被她喊的两个哥哥,在看到他们那有点凶的外公后,都泛起了局促。
“外公。”局促归局促,但该喊人还是得喊人。
苏步青嗯了一声,冲两个外孙点了点头:“有力气是好,但你们还没到那使力气的年纪,悠着些,别闪了腰。”
“没,我仔细着,回来的路上都是背一会儿,歇一会儿,没闪到腰。”卫志勇冲苏步青笑了笑,道。
苏步青点点头,往上石滩的石梯看了一眼,又道:“上面是个坡,你们歇一会儿再爬坡。”
“你们慢慢上来,我和你们外公先回去了。”另一边,什么都没说的苏若楠,把卫永华丢下的背篓搭到肩上,看了一眼父子四人,然后招呼着苏步青,往石滩子上去。
等外公和妈妈一走,有些局促的卫志辉一把将卫子英给抱起来:“还知道回来啊,我还以为,你都忘了家里还有两个哥哥呢?”
卫子英小脑袋猛摇:“没,记得呢,我可想哥哥了。”
卫志辉才不信卫子英的话:“想哥哥,那怎么不跟春玲姐他们一起回来。”
卫子英:“爸爸妈妈不让,说差不了几天。”
卫永华:“走吧走吧,回家了,等来年暑假,我让你奶送你们也去城里玩一趟。”
卫永华和苏若楠进城上班几个月了,可卫家这对兄弟,到现在都还没有进过城,一是城里住不下,二则是两兄弟都懂事了,知道家里事多,他们要是走了,奶一双手,就更忙不过来了。
父子几个歇了一会儿,便往石滩子爬了上去。
卫家院子里,亲家远道而来,还是第一次上门,周桂这女主人,已经热热情情地招呼起了老亲家,又是给打洗脸水,又是给换新布鞋……卫子英这才刚爬进自家院子,她奶就已经在给外公煮糖水鸡蛋了。
“爷,奶,我回来了。”
小丫头手脚齐用,费力地翻着自家那高高的门槛,一边翻,一边软软绵绵地喊着周桂和卫良峰。
听到这声爷和奶,周桂和卫良峰竟生出一种恍若隔世的错觉。
哎呦,小孙女总算是回来,再不回来,他们都等不及要去城里接人了。自从家里少了这个小孙孙,整个家都静悄悄。而那那时刻萦绕在他们耳边的‘奶’和‘爷’楞是就这么消失了。
刚消失那段时间,可把这老两口给想得不行,睡觉都睡不踏实,这会儿人终于回来,周桂也不烧火了,把卫良峰摁到灶台下,让他烧火给亲家煮糖水蛋,自己颠颠跑去抱小英子。
“可算是回来了,哎呦,瘦了瘦了,永华啊,你在城里,是不是没给小英子吃饭啊,怎么我掂着,掉肉了呢。”
周桂一抱到卫子英,就唬着脸,盯向了卫永华。
卫永华:“……?”
瘦了?
他怎么没感觉。
天天大米饭配肉,她和若楠一个月的肉都进了她的嘴里,她哪有瘦啊。
卫永华觉得自己有点冤枉。
有种瘦,叫奶觉得我瘦。
卫子英听她奶说她瘦了,小嘴微张,觉得她奶眼神好像有点不大好使了,她担忧地看了看她奶,然后小脸凑上前,怼到她奶的眼皮子下面,奶声道:“奶,你仔细看看,我没瘦,爸爸前儿还把我上称称了一下,胖了五斤。”
第47章
“胖没胖,我会不知道,别给你爸打掩护,你就是瘦了。”
周桂才不信卫子英有长胖,老眼瞪着卫永华,就觉得儿子没养好孩子。
卫永华看着她娘这凶样,满头的包,觉得自己冤死了。
“我们养孩子,哪有娘养得好,娘你再养养,要不了几天就能补回来。”苏若楠搀着苏步青走进厨房,端了根高一些的板凳,让苏步青坐,自己则笑吟吟地和周桂搭话。
“年轻人不大会养孩子,亲家辛苦了。”苏步青也附和了一句。
周桂听一亲家说话,哪还管什么儿子,老脸一笑:“亲家客气了,亲家走了一路,渴了吧,先喝碗甜水垫下肚子。”
说着,她忙不迭放下卫子英,走到灶台前,把锅里煮的鸡蛋捞起来,剥了皮,放进碗里,然后兑了一碗糖开水端给苏步青。
苏步青微颔首,和周桂客气了一下,便端着碗,慢吞吞地吃了起来。
各地习俗不同,甘华镇这一片走亲戚,客人进了主人家屋,必然会有一碗糖水,再有那郑重点的,会加两个鸡蛋。
苏步青这碗糖水鸡蛋,算是这边最高规格的糖水了。
“若楠,厨房熏人,你带亲家去堂屋里坐坐。”
周桂觉得这老亲家看着太严肃了,她一个农村女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和他说话,看苏步青喝个糖水,背都挺得笔直,她心里有些嘀咕,干脆一转脑袋,让苏若楠把她爹领到堂屋去坐。
“你们煮饭,我陪亲家坐坐。”灶台下烧火的卫良峰,听到媳妇放话,起身拍了拍身上的草屑,道:“亲家,走走,咱们去那边坐坐。”
说着,便拄着拐杖,一瘸一瘸带着苏步青去了堂屋。
这两亲家走路整齐的很,都是瘸了左腿的。两人走起来,姿势几乎一模一样,可仔细看,却又能明显地看出来,苏步青走路比卫良峰要有力一些。
两个腿不好的离开,周桂坐到了灶台下,接着烧火。烧火的时候,还端了给小板凳,让卫子英坐她脚边,把刚才多煮的一个鸡蛋,剥给卫子英吃。而苏若楠则袖子一挽,掌起了勺子。
有一段时间没见卫子英,周桂稀罕的很,喂她吃鸡蛋的时候,嘴巴一直在问卫子英,在城里玩得怎么样。
卫子英有啥说啥,小嘴里吃着东西,软软绵绵地一直和她奶说话,说的时候,还勤快地帮她奶挽柴。
那一声声的奶,喊得周桂心都融化了。
就觉得,整个左河湾,没一个闺女能跟自家孙女比的。
“英子,去沟子里叫你老太过来吃饭,你不在这段时间,你老太可唠叨你了,都来问了好几次,说你咋还不回来。”
菜陆续起锅,周桂见差不多了,把灶洞里的火用柴灰熄灭,又将一根没有烧完的木棒取出灶洞,丢到旁边一个石头打的缸里,然后将缸口封作。
这是农村用来制炭的缸,农村人冬天要用的炭,就是这么一点一点制出来的。
一股熏眼的浓烟,从盖子缝隙里蹿出来,烟气太刺眼睛,卫子英抬起小爪子,用力揉了揉眼,然后跑到厨房门口,稚声道:“哦,奶,那我去了哦。”
说着,小丫头双手双脚爬出门槛,颠颠便出了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