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八零年代搞钱(247)

作者:白静年 阅读记录

手工编花,一角一个。

沈夏买了十个。

小姑娘千恩万谢的。

沈夏叫住小姑娘:“你知道哪有卖红色簪花的吗?”她就顺嘴一问,这手工编花看着不错。

小姑娘本来转身要走了,听到这话,转身望着沈夏,“您要簪花吗?”眼睛亮得吓人。

“对,我需要一些,你有吗?”沈夏从小姑娘的表情看出来,小姑娘有这东西,或者说,她知道哪有这东西。

“我知道,我家里就有!”她期盼的看着沈夏,“我奶奶会做,我家离得不远,您要过去看看吗?”

沈夏看着梁松。

梁松道:“那就去吧。”

两人就跟着小姑娘去了。

小姑娘嘴上说很近,可七拐八拐的,走了半小时了,还没到。

要是沈夏一个人,遇到这情况,走到半路就要走的,现在是身边有梁松这个大高个护着,要才不怕的。

“马上就到了。”小姑娘嘴里一直说着这话。

又过了十多分钟。

总算是到了小姑娘说的地方,是个很小的大杂院,一个水龙头,边上六个人在抢着用水,大杂院里的屋子搭了又搭,这这建个矮房,那边占个过道。那搭矮房的砖一看就是旧砖,估计是从哪个塌房扒回来的。

院里有一股臭水沟的味。

“大姐姐,这边。”小姑娘站到一个乱建的矮屋边,冲沈夏拼命的招手。

矮屋边也是她家的,只不过那是大哥二哥两家住的,她跟奶奶住在旁边这个搭起来的漏风的小屋子里。

沈夏迈过一滩污水,小心的走了过去。

“奶奶,这位大姐姐要买簪花。”小姑娘迫不及待的跟矮屋里的老人说。

屋里的老人听到了,但她没出来,问外头买簪花的客人:“我这簪花一块钱一个,少了不卖!”

她的嗓子哑得厉害,说完,咳得很厉害。

沈夏一听就知道里头的老人病了。

她问:“如果有大红色的,给我看看。”

屋里的老人听到‘看看’两字,眼中黯了下来,只是看看,不买啊。

她心一狠,“要是你要的话,八角,七角也行。”

说完又咳了起来。

沈夏道:“行,那就一块五两个,你给我拿红色的,要是没有,别的色也行。”

正准备从身上拿钱。

梁松已经把钱递了过来,一块一块的,一个五角的。

“奶奶,大姐姐说要了!”

“我耳朵没聋,听到了。”

老人翻出了自己辛辛苦苦作的宝贝簪花,用布包着,一层又一层。然后让小姑娘拿出去给沈夏。

沈夏打开随意看了一眼,现在天暗了,这边又没开电灯,看得不真切。

不过,既便这样也可以看出,簪花是花了心思的,层层叠叠,交错着,看着很富贵。

沈夏收起来,“老人家,那我走了。”

“慢走!小花,你去送送客人。”老人的声音从里头传来,“我姓单。”这是怕以后沈夏还想买,找不着人,所以主动报了姓。

“单婆婆,那您休息,我走了。”

回去又是一阵七拐八拐,总算是到了主道上。

天黑了。

晚上回到四合院,梁松去热菜了,就中午剩下的那些,还有不少呢。

沈夏则是去了正厅,屋里开了灯,她正在看刚才买的簪花呢。

别说。

这买得很值,金色的那个簪花细丝缠得的金线,闪闪的,量不是很多。红色簪花的那个,中间的细花蕊用的好像是细碎的玉石。

算起来,这一块五花得很值!

这簪花要是配上红色嫁衣,再加个凤冠,那肯定很惊艳。

以前那种红嫁衣可不是钱就能买到的,得一针一线的缝出来,还得针缝工整,费时得很。

她们家可没那样的手艺人。

沈夏也就是想一想。

吃过晚饭,已经八点了。

沈夏让梁松回去,明天他要过来接她的,说好了,先接到梁爷爷那去,两个拜堂行个礼,跟老人父母敬茶,然后就去酒店吃饭,之后他们就回梁松准备的新房。

就这么简单。

-

半夜。

吴桂英跟沈大国从火车上下来了,这边真冷啊,吴桂英把围巾系紧了一些。

紧跟在他们身后的是沈山一家三口。

“妈,夏夏不是说咱们不用来吗,何必这么折腾?”

第73章

怎么这么慢

这话是方如凤说的。

吴桂英回头看她, “我是让沈山跟我们一块过来,没叫你带着孩子来!你要是不来,跟文瑞两人在家, 这会舒舒服服的在被窝里睡觉呢!”

何必受这罪。

她没叫方如凤过来!

“妈, 大同他们在后面呢。”沈山低声说了一句。

他们是跟梁松表哥大同一家坐的同一趟火车,还是一块上车的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