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今天又在装瞎吗+番外(26)
戚遥被赵煜的反应弄得莫名其妙,但时至此时,有或者没有,都已经不重要了,他看向皇子妃的尸身,惨惨的笑道,“琰儿啊,我为你背了那么多年负心汉的骂名,一路追你到都城,终于还是被权欲迷了双眼,若是我不想嫁祸太子殿下,只怕你也不会被牵扯进来了。既然护不了你周全,便给你个痛快吧……”
赵煜听不懂他这诡异的逻辑,又气又想笑,摇头道:“与太子殿下何干?皇子妃一早便暴露了。”
戚遥惊道:“我虽与她……与她有私情,但案件她自始至终都没经手过,如何暴露?”
赵煜什么话都没说,默默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后面。
作者有话要说:
沈澈:阿煜你不说话,我就当你从来都没怀疑过我了,好开心。
赵煜:……
沈澈:那你怀疑过我没有?
赵煜:怀疑过。
沈澈:你凭白怀疑好人,得给我补偿,好开心。
赵煜:……
沈澈:所以你到底有没有怀疑过我?
赵煜:滚!
第11章 石出
“把毒下在香露里,应该不是你想出来的主意,下毒之人,也不是你吧?”赵煜问道。
戚遥呆愣片刻,露出惨笑。
真相终于演变成他设想过,却又不愿相信的那般——
自从琰儿不着痕迹的向他透露,大皇子与她亲热时的细枝末节时,一切便都在她的算计里了。
她说,她受不了皇子的怪癖:
他着迷香露的味道;
他喜欢亲吻她的耳后;
每次她在耳朵后面涂了香露,都会被他吻个干净……
戚遥当时听着,心里刺痛,但他曾经觉得,只要能见她,听她说话,即便心里不是滋味,也是甜的,而如今想来,不知自何时起,她已经不是江南水畔,天真烂漫的姑娘了,她的每一句话都有目的,为了给他心里埋下一颗生毒的种子。
戚遥心里知道,却又不愿意相信,眼看着她撒下的毒种在自己心里发芽生长,却不忍拔除。
肃王一直默声看着,见他笑得惨淡,轻叹一声,想说什么,终于还是没说出口。
戚遥苦笑道:“王爷放心,在下不求死得痛快,已经擅作主张,连累了王爷的声名,就不能再让事情落到死无对证的境地了,”说罢,他转向赵煜,道,“赵大人,一切都是在下做得,我与你回刑部去。”
真凶落网,大皇子与皇子妃均丧命于这人之手,周重把人押走的时候,上了重枷。
皇子府门前,肃王叫住赵煜:“赵大人,借一步说话,”说着,他看到了一直在赵煜身旁不远不近晃悠的沈澈,微一皱眉,叹道,“澈儿愿意来,也来吧。”
肃王的马车内,香气清雅,一壶淡茶,几盏小吃。
他招呼二人随意,向赵煜道:“戚先生……其实也是个爱而不得的深情人。”
娓娓道来,讲述了一段与赵煜查证出的不一样的过往。
当年,大皇子看中皇子妃白琰儿时,她并没拒绝,但她家在江南声名太盛,众人都知道她与戚遥青梅竹马、指腹为婚,若是得了皇子的青睐,便即刻悔婚,皇家再如何能做靠山、当挡箭牌,终归也难堵悠悠之口。
老百姓的口舌,浅谈是茶余饭后,说得多了便是舆情民意。
因此,皇子妃的父亲,才与大皇子暗提要求,说给戚遥安排一个好前程,这样便能两不相欠,对外面,也好说些。
为抱美人归,安排个把差事算什么难事,大皇子欣然同意,他本来有心收戚遥为幕僚,但又想着自己心爱的女子与他的关系,日后再见难免尴尬,于是才求了叔叔肃王。
这事儿对于肃王而言,便更不叫事儿了,不过是个顺水人情,收进府内,养着不重用也就罢了,于是想也没想就同意了。
而后,坊间才流传出赵煜查到的那段流言——戚遥一夜之间,攀附肃王,背弃两小无猜的姑娘。
……
肃王说的便是真相吗?
未必尽然。
赵煜听得皱眉,如今皇子妃和大皇子都已经死了,戚遥一心维护肃王声名,只怕真相无人能窥见全貌。但刚才,皇子妃瞬间撇清自己,舍弃戚遥是事实,戚遥拉她共赴黄泉也是事实。
“肃王殿下,与下官讲述这些,是何意?希望能酌情轻判?”赵煜道。
肃王提起茶壶,给赵煜满上半盏热茶,摇头道:“只是希望赵大人在整理卷宗时,把这些都作为补充材料记录下来,一个人,即便是十恶不赦,也该让后人知道,他的恶始于何处。本王相信,这世上有非常纯粹的恶,但戚先生,不是这样的人,”说着,他顿了顿,“初见那日,他跋扈的模样是装的,外界都传我与澈儿面和心不和,他只不过是想帮本王,试探赵大人的脾性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