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今天又在装瞎吗+番外(125)
“肃王殿下节哀。”
赵煜一字一顿,他确定肃王听清了他说的话。
只是不愿意相信。
花厅内静悄悄的。
良久。
终于,沈澈轻声道:“王叔,琦儿走得蹊跷,还是尽快让赵大人还他公道吧。”说了这话,他走到赵煜身侧,托着他手肘,把他从地上拉起来。
赵煜这才看清,肃王冷着脸,面无表情,他神色悲伤,但看上去并不让人觉得难过,反倒有些骇人。
杀气,从他的眸子里溢出来:“他……是怎么死的?”
赵煜便只把沈琦是在湖畔被人绞杀的事情说了,至于他死得屈辱,就只字未提。
瞒得住吗?
赵煜知道瞒不长久。可他眼看肃王的模样,明白他内心其实已经挣扎在崩溃的边缘了,若是此时把大世子的惨相一股脑说出来,恐怕要徒生事端——当务之急,他需要清查大世子的生前物品,以及他的关系脉络。
莫说他被凶徒折腾得不像样,这会儿就连回想硕宁的话,都觉得别有深意。
大世子,可能是真的喜欢男人。与他那同窗并非是投缘那么简单。
但这事儿,赵煜没勇气在此时让肃王知晓。
声名,在王室看来,可能比冤屈莫白重要得多。
赵煜见肃王尚算平静,便继续道:“世子走得蹊跷,待下官查验过伤处,殿下便能前去与他相见,捉住真凶,就能送世子回家了。”
肃王深吸一口气,道:“劳烦赵大人了,府上需要如何配合,找官家就是,本王……少陪了。”说罢,他转身往后堂去了。
步子在动,魂儿却已经丢了。
这样也好,好像就连身旁的沈澈都松了一口气。
不大的功夫,官家就来了。
肃王府的大管家,是个六十来岁的老人,看他的神色,显然是肃王做过交代,他已经悉知因果。
老人家红着眼圈,见到赵煜半句话没多说,恭谨着道:“太子殿下,赵大人,有何需要老朽效劳?”
他是看着世子长大的,但首先,他是王府的官家,情意再如何深切,心里再如何难过,门面总要顾及。
他带路到大世子的寝居室时,赵煜见他已经略有佝偻的背影说不出的悲切。
一路上,老人用袖子抹了好几次眼角。
与赵煜想象得不同,肃王世子的居室,格外简单朴素。
本就不算大的屋子,只有一进,外间放置着桌椅、书架,内间只一张卧榻。
这么一来倒是省了赵煜的事。
本来他还挠头,没带有经验的衙役前来,便翻查线索,怕是要费一番功夫,这下倒好,这屋子一眼就望到头了。书架子上,书都没有几本。
赵煜戴上织纱手套,搜罗一遍,全没头绪,若不是官家笃定大世子就住这屋,他都要以为,这屋是个摆设,世子另有居所了。
既然无甚发现,赵煜便想赶快回去,衙门口,还一堆的事情等他。
也就这时,一旁的老管家开口了:“大人……”
他叫得略带迟疑。
赵煜懂人心思,一看就知道有事,道:“老人家不妨直言。”
那老官家还是犹豫,赵煜也不催他,手上事情再繁杂,这点耐心总还是需要付出的。
老人看看赵煜,又看向太子殿下,终于“咳”了一声,道:“他是好孩子,从来正直得很,但老朽发现,近来府上的账目不对,细查,是……大世子巧借名目,支取了。老朽怀疑,他遇到了什么麻烦。”
这话出口,赵煜突然想起他初见沈琦时,沈琦背着父亲向他寻求帮助的事儿。
他尽量把声音柔缓下来,问道:“老人家,恕赵某直言,您为何笃信,世子是遇到了麻烦,而非……只是想多些花销呢?”
他问得含蓄,但意思再明白不过了。
若是世子情窦初开,在外面结识了情投意合之人,给对方多些开支,也不为过。
更甚会不会沾染了什么恶习……
老管家摇头,道:“不会的,什么花销,能在短短四五日,就支出四千两银票。老朽偷偷查问过账房,世子说有朋友家里遇到了难事,这些钱算是借的。可他身边朋友不多,老朽问了一圈,没听说谁家里有难事,城里的赌坊,也都打听过……”说到这,他摇着头,吸了吸鼻子,“而且,老朽还曾见到,殿下屋里的香鼎中,有没焚净的信件纸张……本来想这两日找机会私下问他,但谁料……”
说着,便是长叹一声,又红了眼圈。
赵煜又问道:“老人家,世子他近来,与何人来往密切,您知道吗?”
老人认真想了想,道:“与他交好的朋友,只有几人,都是獬豸阁里的伴读同窗,也曾邀请过几人到府上作客,名单老朽有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