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王妃的奋斗日常/盛世安歌(147)
更何况,那个凝烟是个什么人物,让她没机会倒也罢了,若是让她逮到了机会,只怕……最后被坑的就是秦安歌自己。
秦安歌才不会自找不快了!
……
不日后,平津皇帝在朝堂上透露出了想立老九苏慕祈为太子的意思。
然而,这一开口,就遭到了绝大部分大臣以及王公贵族的反对。
这帮大臣反对的理由也很简单,先皇后嫡子尚在,无论是论资排辈,还是论能力,都应该立先皇后正嫡子。
再说白了,王皇后才是皇帝嫡妻原配,嫡妻原配之子尚在,哪里轮得到冯氏之子为储君。
但是,怎奈皇帝执意要如此。
苏慕然见势不妙,担心步长兄后尘,不愿意与皇帝硬碰硬,特意暗地里传信给了几位舅舅,还有易水寒,以及一些亲信、部下,让他们“按兵不动”。
平津二十八年,农历六月初八,平津皇帝下旨立了年仅十二岁的苏慕祈为太子。
平津皇帝是得偿所愿了,但是有一些大臣却是看不下去了,有的称病不出,有的干脆辞官归故、告老还乡了。
皇帝心明他们的不平,也就未曾挽留,一一准奏了。
但不过在平津皇帝的这堆儿子里面,反对的最厉害的苏慕泽却被冯氏给记恨上了。
至于其他反对皇帝立苏慕祈为太子的大臣,不是冯氏不记恨,而是人数太多,冯氏对他们不熟更不曾见过他们的样子。
苏慕然对“苏慕祈被立为太子”一事,心里纵使有太多的不甘、太多的不平衡,但是这个结果也是苏慕然早已预料到的。只不过,在苏慕然的心中,对那个所谓的父皇,还仅存一丝期待。但不过,现如今这份微弱如冬季黄叶的期待,总算是随着暴风雨的袭击,自动灭掉了。
但实际上,早在苏慕渊被冤枉、被逼死的那一天,苏慕然就应该清醒了。
在这个节骨眼上,秦安歌并没有和苏慕然多说话。因为,秦安歌知道,苏慕然需要冷静、需要思考。
所以,有关“苏慕祈被立为太子一事”,秦安歌一个字都没有同苏慕然讲。
毕竟,讲出来,就是在打苏慕然的脸。
秦安歌不会蠢到火上浇油、专揭人伤疤。
当然了,就算秦安歌不提,也不许下面的人提起。但是,公道自在人心,老百姓心里可是有一本账了。
所以,就导致了,经常有一些文人聚在一起私下谈论“当今陛下立储以爱,未遵祖制”。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第一百六十二章 身世(1)
平津二十八年,农历八月初七。
就是在这一天,已携家眷离开升都前往江南的苏慕泽,在船行至江左地界的梅江上时,饭菜里面遭人下毒,并被残忍杀害,使得这一大家子人包括随行侍卫,都无一活口。不仅如此,歹人为了毁尸灭迹,还制造成了意外,一把火烧了船体,那余下的痕迹也随之沉入了江底。
此消息传入升都之后,满朝震惊。
然而,更为之震惊、惊异的是平津皇帝。
平津皇帝能坐稳江山二十多年,虽然的确有过失,但是智商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这苏慕泽,虽然功夫一般,但是身边有侍卫十余人,怎么可能面对船上失火,一大群人,连一个都没有逃出来?
这种情况,只能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船在失火前,船上的人都已经死了,又或者是说,除了凶手之外的人都已经死了。
凶手是谁?不言而喻。
平津皇帝虽然不喜欢这个儿子,但是却非常信任这个儿子。
可是,如今,这个儿子却死了。
死在了谁的手里?平津皇帝的心,是一片寂凉。
平津皇帝脑海中,一闪而过苏慕泽幼时认真念书的模样。想起不久之前,苏慕泽都还在为立储一事,在朝堂之上,引经据典,据理力争。
往事种种,犹在眼前。
平津皇帝突然有了一丝后悔,悔不当初。可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如今苏慕渊已死,与苏慕然的父子之情也随着,苏慕渊的死和立太子一事,断的差不多了。
皇帝已然没有其他的退路,就算是错的,也只能将错就错,继续错下去了。
次日,平津皇帝下旨,举国哀悼一个月。
皇帝也仿佛在一夜之间白了头,苍老了许多。
不仅如此,平津皇帝还亲自去了皇家宗庙,斋戒了一个月余。
仿佛像是去“哀悼”,又放佛是去“静思己过”去了。
因为“苏慕泽的死”,苏慕然对冯氏的恨又加重了几成。
苏慕泽这人虽然不像苏慕寒、苏慕然那样特别聪明,但是他为人正直敢言,恪守规矩,尊妻孝长。虽然在朝任职,但是从未有过争储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