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广告商(379)

作者:四月葫芦 阅读记录

花团与荷叶疏朗有致,腰间配上青绿绦子,还真是有点淡雅好看。

赵宗楠看了一会儿,眼神在身边的小员外身上绕了一圈。

罗月止警惕起来:“不要。”

延国公颇为遗憾。

如今两人在菡萏宴上同桌而坐,促膝相谈,已经不避着人了。

过了这么久,京中知道他们交好的人并不少,没必要太过藏着掖着。这是连皇帝也晓得的交情,若再避嫌,才会让人觉得刻意。

在场的读书人、小衙内,有些只认识延国公,没见过罗月止,听身边人说了才知道,这原来就是那位传说中的罗家员外。

有人见他相貌清秀,举止有度,不禁感叹:“罗员外与公爷同坐,皆为佚丽,堪为当世之联璧。”

身边紧跟着有人咂舌:“什么当世联璧,王孙与商贾阴交,哪里能算作美谈?”

他本以为自己这发言是醉中独醒,卓尔不群,但谁知话音落下半晌,却没什么人来接。

真新鲜,如今这场合,谁乐意接这话?

眼见着俩人举止亲密,形同好友,何必说上这么一句煞风景的话来出头。

听说延国公儿时在宫里备受宠爱,连头发都是皇帝亲自给他梳的,实乃宗室红人。

如今他封公进爵,别家宗室大都在混吃等死,做富贵闲人,唯独他经常出入于国子监,又多做善事,名声好得很,宗正寺管不得,御史参都参不动。

这样的人,你惹他干嘛?

不说阿谀奉承,起码的眼力劲儿得有一些吧。

“人家乐意跟商人交往就交往呗,官家都不管,你倒是管得宽。说起八大王,都把那黄家人捧到天上去了,你是个敢谏的,有本事先把这事儿论一论?”

那书生这才不说话了,戚戚然避到一边去,等着喝新茶。

罗月止见时间差不多,吩咐仆使各自下场,给在场的秀才衙内们送上了一件小礼物。

打开封皮,里面是一沓柔软而光滑的纸张,肤卵如膜,透光比那澄心堂纸还要强上一分,已成半透明之态,犹如浅雾薄纱。

如此宝纸,只有在场几个家事丰足的衙内,曾在某些天价字帖中见过。

罗月止这样的人,就算出来玩也不耽误赚钱。

此乃硫酸纸,又可称“云雾纸”,正是罗月止近日琢磨出的糯米纸“平替版”。

第175章 云雾盛行

罗月止之前苦于糯米纸造价昂贵,一直想着该怎么精进技术,将粮食原料替换掉。

他在福州见过了硫粉,便突发奇想,想试试能不能以硫酸水造纸。

硫酸纸同样是半透明的,在后世专做转印用途,而且硫粉总比粮食要便宜些,货源也更加稳定。

……想法是有,可文科生两眼一抹黑,却不知该如何将矿石粉末提炼成浓度足够的硫酸。

这方面,反倒是赵宗楠一个土生土长的宋人,比罗月止这个两世为人的还要靠谱。

他在香药一道上颇有造诣,叫来蒲梦菱一通气,表兄妹两人都记得,早年间听闻南方有蒸取花露之法,可通过特殊的器皿将花浆蒸煮,浓缩成醇厚的香液,洒在衣襟之上可代替熏香。

再进一步收集消息,据说这蒸缩浓液之法,乃是炼丹的道士们最先琢磨出来的,这才被香药商人们借用去。

巧了。

沉迷道教修仙炼丹的人,他们正好认得一个。

崔槲崔学士身穿玄色道袍,手抱木柄拂尘,听罗月止把来意细细解释完一遍,思考半晌:“你们称它作硫酸水,真是个稀罕叫法,老夫半天没反应过来……现在才听懂了,要的不就是绿矾油么?”

他从怀中掏出一只双片透明圆镜,搁在眼前,借其视物,转身去书架上翻找起来。

这镜片瞧着真是顶顶稀奇,就如同后世的眼镜一般,只不过没有镜腿,需要人手持来用。

按宋人笔记《洞天清录》中的说法,此物名叫“叆叇”,大都是老花镜,若上了岁数看不清小字,便可以此掩目,看得分明。

如今没有玻璃问世,只能由水晶打造镜片,造价高昂,一只叆叇可以同一匹千里马价值相抵,也只有崔学士这样的身家地位才用得起。

同样是眼睛不好使的,欧阳永叔那穷谏官就用不起叆叇,故而罗月止每次见他,他都皱着眉头、眯缝着眼睛看人,乍一看就跟闹脾气似的。许多人传他脾气不好,大抵也有这方面的缘故。

书架下的崔槲继续说道:“自唐时便有人炼制绿矾油,无色无味,可蚀铁锈,但以前人都是拿石胆炼之,用硫粉的倒是头回听说,可以一试!”

崔槲搜罗了半天,小心翼翼将两本书交到赵宗楠与罗月止手中。

一本书叫做《丹方须知》,据说里头记载了当代“蒸馏器”的做法。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