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知县(75)

作者:桃花白茶 阅读记录

“不过几百两银子修个官道,对常华县来说小事一桩。”

常华县一行八人在六月十九离开,算是在扶江县待了四天时间。

走的时候,纪炀把早就收拾出来的小龙团送上,才让魏大人有了笑模样。

别的不说,纪炀这的茶还真是好,也不知道他家到底做什么的。

此事定下后,两个县的百姓全都欢欣鼓舞。

对常华县来说修路的几百两不算什么,路修好了,他们买化肥更方便啊。

虽说价格还是比扶江县多了些,但也知足。

至于扶江县货物运来税费这种事,当地长官自然做得了主,这也算不了什么,他们扶江县能有多少货物,不值当。

而扶江县这边则更要兴奋。

修路的好处不用多说,瞧瞧还在修水渠的玉家湖人就知道,他们自从知县大人安慰过之后,干活一直很卖力。

现在得了准消息,更是恨不得现在就能完工,然后赶紧回去修官道。

玉家湖附近的官道修好,以后整个扶江县去常华县都要经过他们那!

他们买卖个什么东西也方便。

还真是好饭不怕晚,知县大人果然没忘了他们!

这下再面对玉县丞,个个都不好意思得很,也深知他们错怪玉县丞,忙不迭地修复关系。

玉县丞也是个好玩的,根本不理他们,显然对玉家湖既无怨怼,也无期盼,跟其他人一样,有什么好说的。

一时间,扶江县西边的两个水渠进度再次加快,估计七月中旬便能完工。

以后马家湾跟三江村百姓取水用水都会方便许多。

两个县高兴得很,一边急着买化肥,一边赶紧完工等着回去修路。

中间夹在着收夏税的事,也是忙得脚不沾地。

夏日前交的税多是布匹为多,百姓们早已习惯,又因为今年日子好过,各村收得不算艰难。

只是纪炀看着有些皱眉。

商税就不说了,多数商人不事生产,利润可观。

农税一年两次,夏天收布料,秋天收粮食,怪不得百姓日子不好过。

这还是当今陛下体恤的结果,若不体恤呢?

越跟百姓接触,越知道他们的辛苦。

他这边忙着扶江县的事。

那边常华县知县魏大人又去了潞州。

不怪他跑得勤,眼看任期就要满了,总要知道自己明年去哪。

化肥的到位也让魏大人心里安定些,虽说现在用上,肯定比不上扶江县,但有进步就行。

他们知州会看到的。

魏大人到潞州,自然跟熟悉的人吃酒闲聊。

等说到这次好不容易低价买的化肥,魏大人自然吹了又吹,谁让这些人都是潞州官吏,跟他们说自己有多难多苦,这话总能传到潞州知州,甚至通判大人也能知晓。

这里的潞州知州,可以当做整个潞州最大的官员,统管州内一切事务,一把手。

通判则特殊些,按职位算,比知州官位要低。

但一府之内所有事情又要通判的印章,这样才能生效,谁让通判都是陛下亲自指派,算是监督知州。

不过一般来说,通判也不会故意为难知州,大家都是同事,搭班子干活而已。

但关系也不会太好,若两人勾结,也就没有监督的作用了。

这里魏大人一心想让知州知道他为常华县做的好事,又想让通判大人也知晓,也是正常的。

反正好事嘛,肯定要多说说。

只是讲到扶江县知县纪炀的。

魏大人故意夸张道:“你们知道最开始,纪知县想要什么吗?”

“现在给他们扶江县修官道,已经是我们常华县吃亏对吧?”

“可刚开始,他不想要官道,他想要的是什么,你们猜猜。”

“不行,必须猜。”

“谁要能猜到,我就把刚得的好茶小龙团给他。”

这谁能猜到,一圈人猜了许久,都没猜到答案。

最后魏大人身边的小吏开口道:“大人们猜的都不对,那小知县纪炀胃口大着呢!”

“他想的是,重修运河!”

“把运河多修一段,连接到扶江县!”

此话一说,酒桌上的官员们面面相觑,随后大笑起来。

唯独有两个官吏倒是并未说话。

其中一人开口道:“你说他叫什么?”

“叫纪炀,怎么?这名字你听说过?还是认识?”魏大人听此,连忙正色道,甚至还想找补两句。

问话的官员微微吃惊,不过还是道:“并不认识,只是好奇而已。谁敢开口说这样的话。”

开凿运河,即使是多修那么一点,都是州内大事。

虽说不算太长,但陛下那边都要过目,虽说只要当地同意了,当地也有钱,陛下跟知州都不会反对,反而会赞成。

上一篇:顾总心尖宠她从古代来 下一篇:不羡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