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知县(46)

作者:桃花白茶 阅读记录

凌里长思前想后。

知县大人促成的这件事,对凌家湖有益,那就是可以快点收到钱。

对百姓们也有益,可以提前拿到让粮食增产的化肥,还不用付利息。

唯一吃亏的,好像只有衙门?!

不止凌里长自己想明白这事。

扶江县各个村子也不由得沉默,更是觉得这事好像不可信。

这天底下还有白吃的午餐,免费的馅饼?

扶江县粮食产量不高,知县大人就教他们制化肥。

化肥不够用,便未卜先知一般开设化肥作坊。

有化肥了但没钱买,也没事,知县大人让他们先预支还没利息。

天下间有这样的好事吗?

他们怎么不信。

原本稳坐钓鱼台的纪炀,以为预支化肥的消息传出去,到衙门领批条的百姓肯定蜂拥而至。

可左等右等,一点消息也没有,衙门门口冷清的苍蝇都不飞过。

别说纪炀了,衙门众人也有点迷茫。

他们哪里做得不对吗?怎么跟想象中不一样啊。

第24章

捕快卫峰卫蓝仔仔细细回忆一遍, 他们确实把消息都通知到了,为了保证不出错, 还让里长跟他们复述一遍, 确实没问题啊。

可这都两天过去了,怎么还没消息?

为数不多来领批条的,还是衙门各家, 全都算好自己要领多少斤化肥,玉县丞这边登记一下,他们便拿着条子去凌家湖了。

剩下的百姓那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纪炀也看着空白批条疑惑, 扶江县一共三百二十户人家,除开凌家湖的三十三户, 其他家里应该都需要化肥批条才是, 怎么都不来?

难道他们担心明年六月还不清这些钱?

但随便算算账就知道。

粮食增产, 等于多赚钱, 那化肥这点成本完全顾得住。

而且他又不要利息, 想还钱还钱,想还粮食还粮食, 实在不行跟着衙门去修路, 总能抵账。

这为何不来?

纪炀对手下人道:“去查明情况, 问问乡亲们有什么顾虑。”

“实在不行, 让除凌家湖外的里长们来衙门一趟。”

卫峰卫蓝刚要称是,江小子一身泥的回来,一看就是又给谁家帮忙赚饼子吃了。

可他一开口, 就让捕快停下脚步。

“知县大人,我知道婶子他们为什么不来领化肥。”

别看江小子今年才六岁, 但他四岁失去双亲, 从那时候带着一岁妹妹走街串巷讨饭吃, 心思明白着呢。

昨日他就知道知县大人在为化肥的事发愁,今天去给隔壁三江村的婶子家帮忙时,自然问到这件事。

纪炀听此,也不觉得他是个孩子,认真问道:“为何?”

“婶子们说,怕衙门骗他们!”

“虽说没有利息,还能交等价的粮食,又能做劳役偿还。”

“但万一等价粮食之余,再要些鼠耗,或者派些极为劳累的活计。”

“他们说,反正都是衙门张张嘴的事,谁知道到时候要他们做什么,所以他们宁愿去借些利息高的银子。”

此处说的鼠耗,原意是老鼠造成的损耗。

可也指百姓交田租时,要在原定的税收之上,多交一部分,来弥补运输途中,或者老鼠偷食造成的亏损。

实际上是官府巧立名目,让百姓多交钱。

首先运输途中有损耗是必然的,但百姓所交的鼠耗,绝对在正常损耗之上,多余的自然进衙门腰包。

这种现象十分普遍,也就今年纪炀来了,前段时间交田租的时候,鼠耗才几乎可以不算。

但在这之前,家家户户都出过这份钱,心里自然有所顾虑。

所以听到官府给的批条,第一时间并不觉得是好事,反而以为官府肯定借故多要钱粮。

外面放贷的好歹明说他们要多少利息,官府这批条,那是没定数的啊。

万一还东西的时候,多要一些,做活的时候多做一些,交银子?扶江县就没有交银子的传统,还是交谷物为多。

说到底,就是不信官府真吃这个亏。

扶江县那么多百姓,他们把化肥钱全都垫付了?还不要好处?

以他们朴实无华的人生经验,还是那句话,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等江小子解释过后,纪炀扶额。

他确实把这件事忽略了。

就连衙门众人也愣了下,最近一段时间,他们全心全意在做好差役,竟也忘了扶江县的实际情况。

百姓们本能不信任,这很正常。

更多的,还是害怕欠官府的东西,毕竟面对官府,他们确实弱势。

这种不信任倒也不是针对纪炀,更多是针对官府本身。

以扶江县这种偏远地方,其实跟朝堂也好,官府也好,也就交田租的时候接触,更多时候处于放养状态,对官府离心离德很正常。

上一篇:顾总心尖宠她从古代来 下一篇:不羡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