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县(392)
所有人的差事,并非纪炀任人唯亲。
若不是他们真的有实力,也不会在纪炀身边这样久。
而且这都是论功行赏。
如果把众人都拘在自己身边,继续当小吏,那才是屈才。
等这些事一一交代。
已经坐在私下席面上的众人忽然发现。
这应当是他们最后一次在此共事。
等巡查完古博城。
知县大人去灌江城当灌江府知府。
玉县丞安排到了宁兴县,那地方原本用来屯兵,现在废弃不用,却要发展起来。
若玉县丞想留太新县自然也可以,可他主动要去宁兴县,看样子做好准备,干一番事业。
凌县尉则到灌江城当指挥使,说是灌江城,但这种指挥使一般不会住到城内,而是在城外军营当中,纪炀他们见面也会极少。
卫蓝还好,做纪炀的捕头。
众人皆羡慕不已。
吴将军,自不用说,整个灌江府的指挥使。
这下面的卫拓等人起义军,还有王允仁的兵士,都需要他一点点消化。
他要在古博城内稳定人心,以后还要负责屯兵。
武知县也去掉知县职位,到时候一起负责屯兵的事。
吴将军还看向韩潇,指着他道:“旁的不管,他留下就行。”
纪炀挑眉:“古博城确实需要管事的人。”
眼看韩潇又要哭了,众人只笑。
以前看他哭丧着脸,总觉得不对劲,总怕他是真难过,如今早知道,他就这个表情。
余下其他人,也都各有去处。
当初从潞州扶江县出来的几人,都已经大不相同。
此番际遇,是他们这辈子都想不到的。
毕竟谁能想到,那个穷苦县城出来的一干人等,能支撑起这样的伟业。
纪炀喝了几杯热水,在寒风如刀的古博城中,享受身边的欢快。
所有人都在珍惜这几日的时间。
但谁也不会难过。
因为还有更好的日子,在等他们。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场宴席就算散了,也还有更大的宴席等着他们。
不知谁开口道:“敬我们知县大人。”
“敬知县大人!”
纪炀满饮此杯,笑着扣了酒杯:“走,出去欣赏我们的关外夜景。”
他们打下来的关外夜景!
现在就去看!
第102章
古博城, 早在千年前就是中原王朝的领土。
四百多年前,当时强盛一时的前朝, 在这上面建造了如今的古博城, 真正成为中原王朝的防御体系。
一百多年前,此地因战乱,被当时的前朝藩王占据。
如今, 终于回归中原王朝。
纪炀等人冒着风雪,走了旧时的城墙,一百多年的时间, 从古博城到太新县,今安县的两处城墙, 早就已经破损得不成样子。
看着既有人为破坏痕迹, 也有自然风霜侵蚀。
但只要根基还在, 那就有重建的可能。
吴将军道:“等天气暖和一点, 我就派人过来丈量, 到时候把准确数据送到灌江城。”
纪炀点头:“有了这些,就可以算算建造城墙需要多少银钱。”
“虽说灌江府库房因抄家富裕不少, 可年后需要用钱的地方极多。”
他好歹也在灌江府待了两年, 大概情况都了解。
需要建设的地方极多。
他不能把银子一股脑全用到这上面, 民生恢复也很重要。
说到底, 所做的一切,都是让百姓们生活质量更高。
昨天晚上冒着风雪去看了关外,这会又冒着风雪看关内的屯兵地。
这风霜直接糊脸。
纪炀等人回去的时候, 头上还带着寒霜。
不过一行人却极高兴,连旁边小云中小白鹤都很兴奋。
特别是小白鹤, 她似乎很喜欢这座边城, 还对这里的历史熟知, 应当是五姑娘讲过的。
回了古博城内,寒风明显少了些,但破败的街道虽然经过简单修整,还是残破不全。
不仅残破不全,还没有一个人。
韩潇道:“古博王室对此地百姓吸血极狠,整个城内,只有皇城周围还算干净整洁,其他地方的房屋,不对,根本就没房屋。”
“所以我跟玉县丞,还有吴将军商议,把皇城周围清理出来,以及皇宫里也收拾出来,让一部分百姓安置。”
“城内只有皇宫,皇家别院,官员豪强们的家,以及许多邪神庙宇干净整洁。”
“现在古博城大部分百姓,都安置在里面。”
古博城十五万百姓,一起供养最上层的五千人。
他们自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好在韩潇跟玉县丞的安排下,开粮仓,整理房屋,换做最穷苦的百姓进去。
不过韩潇看了看韩大夫跟林婉芸,又道:“除了吃喝之外,生病也是很大问题,所以还要调用一部分药材跟医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