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县(299)
“对,有知县大人帮我们撑腰呢。”
三家管事听着,刚想巡视,又顺手要拿鞭子出来。
方才说话的汉子直接道:“怎么?还打人?有没有王法了?”
“对啊!这还是衙门!有没有王法!”
官田佃户也起哄:“卫捕头!有人在衙门门前打人!”
“刘家人太凶悍了,一言不合就动手!”
有其他百姓撑腰,本来不敢说话的乡亲开口道:“对啊,有本事你打,打了我现在就上公堂告状!”
刘家几个拿鞭子的管事下意识后退,那里群情激奋,看着便不好惹。
再说,他们人多势众啊!
卫蓝适时出现,开口便道:“谁在衙门门前惹事?”
等走近一看,见那人手里拿着鞭子,冷笑道:“敢在我面前动手,你有几个胆子。”
众人只见,那个凶狠的刘家爪牙直接被捕快们抓了起来,更是带到公堂里面,随后听着里面打了十下板子,这才放出来。
那刘家管事一瘸一拐出来,再也不好意思见人。
如此场景,让刘地不少人心里生出激动,好像面目可憎的管事没那么可怕了?
都是人!
都能战胜?
刘金牙自然气到跳脚,那么多人交田税,独独打了他的人,这不是当众打脸吗。
又怨这个管事怎么就他出头,让另外两家看热闹?
管事刚被衙门打一顿,又被刘家打一顿,估计没个几个月下不了床。
刘家交田税的,自然不止这一个管事,剩下的人自然老老实实,再也不敢多说。
官田那边交田税都很简单,账目名册清清楚楚,六个庄子的管事们也都是认真算好账目来的。
但到三家手里的农田跟一部分官田之后,那就出了问题。
这三家手里田地之多,远超大家想象,所以交上的税也不少。
可仔细查验过后,三家都有隐田的情况。
隐田的意思就是,自己有一百亩田地,但只报五十亩,剩下的五十亩就不交税。
但这个不交税,只是不交给朝廷,下面佃户还是要交的。
那五十亩原本应该给朝廷的田税,变成地主家私有。
这就是隐田的好处之一。
以三家手里的田地,那可不是几百亩的事,至少上万亩了。
算下来一年都能吃下上百万斤粮食。
如果这些粮草用来供给边关,将士们也不会过得那样苦。
这些人不止在吸百姓们的血,同样在吸边关将士们的血。
纪炀看着账册,直接打回去让三家再查验,看看到底漏了多少。
眼看三家管事皱眉,韩潇开口道:“刘家,沿河往北,至少还有一块上好田地,至少三千亩。”
“裴家,往南靠近山地那边,也种的有麦子。”
“鲍家。”
说到鲍家的时候,韩潇笑笑,换做纪炀接口:“往北去山脉地方,这地方田地可不少。”
纪炀两人把几处重点田地说得清清楚楚,又拿出一张简易地图。
上面哪哪的田地,田地种什么,是上等田,还是中等田,全都标注的清清楚楚。
还想隐田?
做什么梦呢。
这地图明显是最近更新过去的,连石桥都给画上去。
三家管事一看,立刻收回账册。
听说三家回去又是摔盆砸碗。
纪炀,纪炀怎么什么都知道!
他是在三地闲逛,但他能全都记住?
纪炀能记,但只能记一部分。
可他手底下的人数以万计,最了解当地田地的,可不是什么家主,也不是什么管事。
有谁比种田的百姓更了解哪哪有田地,田地什么情况,田地种什么?
自从五月份减田租的事定下,还有不少百姓过来商议买回自己抵押田地的时候。
这张从纪炀初到太新县便开始绘制的地图,已经着手绘制。
在百姓们一点点补充,填补之后。
三地的田地已经了然于胸。
一个百姓知道一点点东西。
那没关系,上百,上千,上万名百姓,还能不知道?
就算不知道,他们也自愿去丈量,没有尺子,可以用手,用脚,用一切能用的工具。
他们整天在田地里做事,也没人会发现异常。
邻居倒会发现不对劲。
但邻居也在做同样的事啊。
就算有人去告发。
那三家又能怎么办。
更何况,百姓们虽然不懂知县大人的用意,但依旧乖乖听话。
他们已经知道听知县大人话的好处,尝到了甜头,得到了信任。
便会守口如瓶。
试想,随处可见的百姓都成为你的眼线。
这图还不好画?
纪炀的太新县田地图,让所有试图隐田的人户白费心思。
这信任不是凭空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