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知县(141)

作者:桃花白茶 阅读记录

估计也有直接踹了人贩子心口一脚的功劳。

凌县尉见知县大人这样讲,也就不再担忧,直接护送知县大人去看花粉“作坊”。

说是作坊,其实是在荒地上搭建起的简易棚子。

这些茉莉先去花蒂,然后洗干净开始风干磨粉,这样做出来的花粉最是干净细致。

所以纪炀说了,香粉作坊只要女子,因为女子做起这种事明显更细致。

现在这作坊前面来应招的都是女子,面试官就是玉娘子跟水淑敏,两人一个强势些,一个耐心些,配合更是默契。

剩下十四位娘子则各有事做。

纪炀远远看着,就知道这作坊已经立起来了。

来应征工作的妇人女子们更是兴奋,还有些非编户小心翼翼过来问,她们能不能做。

这自是能的。

纪炀早就规定好。

但凡在扶江县开耕种田的,租种田地的,年十四以上的女子,都可以过来应征。

最后一条也非常重要,如果会写字计算,工钱翻倍。

会写字,能计算?

工钱就翻倍?

不少人户开始扼腕,怎么没把家里女娃送到官学。

没看此次应征的女子里,就有在官学待了好三四个月的,那小姑娘聪明,算盘都会打了,字也认识不少。

反正官学下午放学早,她大着胆子问玉娘子,能不能在休息的时候过来做事。

原本是不太行的,可她能写会算,在扶江县太少见了,自然破格录用。

其他人一天二十文,她一天四十文,几天时间,就能把几个月官学学费赚回来?

几乎一夜之间,官学那边去了不少小姑娘,看家长懊恼的模样,估计是后悔得很。

不过也不算晚,现在上了学,以后再进香粉作坊也行。

纪炀见此只是笑笑,他们是送学生去官学了,刘夫子那边倒是罕见抱怨。

没办法,之前只有六十个多学生。

现在一口气送来二十多个学生,他一个人实在带不动啊,连他身边那个小吏都已经可以简单教学了。

可见这些日子都把夫子折磨成什么样了。

纪炀只好安抚夫子,自己也去官学代几天课,好让刘夫子休息休息。

同时又看向潞州城方向。

说好的大批流民呢,怎么还不来?

估计念什么来着,好事基本都是一块来的。

五月下旬,赶在官道修好那天,纪炀看到官道旁上携家带口的众人,心里默默松口气。

他要的高质量浮客,终于来了!

不走官道的原因,约莫是前面有潞州的官员在检查,暂时还不能走。

不过平安奇怪:“少爷您怎么就知道,现在来的一批人里面,肯定有会读书的,或者有手艺的?”

从年初开始,来他们扶江县定居的怎么也有三百多人,其中识字的非常少,有手艺的也不多。

凭什么断定这次来的有厉害的?

纪炀看看玉县丞,又看看凌县尉,凌县尉一脸不懂,玉县丞反而分析道:“因为他们是最晚来的。”

纪炀笑着点头:“咱们知州去凉西州处理救灾的事已经有近两个月,再大的祸事也该平了。”

“大多数百姓能不离开家乡,还是不想离开的,最近不就有到扶江县的人,听说凉西州那边平安无事了,所以又带着家人离开。”

“所以在这个时候要离开凉西州的,必然经过深思熟虑,而且还有一定家底,甚至有些远见。”玉县丞仔细道,“否则自然还是在家安生更好。”

纪炀再次点头。

说白了。

凉西州事情已平,想回家的都会回家,现在还迁徙的,那就是打定主意不回了。

他们既然觉得自己在异乡能过活,必然不是普通人。

而且纪炀觉得,来的人当中,只怕不止凉西州人士,更有再远的灌江府人士。

凉西州是天灾遇上昏庸长官,处理之后也就好了。

但灌江府不同,那边是打仗,是边陲,那地方百姓要走,是真的不会再回头的。

等纪炀说完,众人下意识看向来者。

果然跟知县大人说的一样,他们的衣着并不算破旧,后面还跟着驴跟骡子,更有牛车,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

不过这群人也很尴尬,因为他们刚过来,便看到扶江县知县跟百姓们就在城门口。

弄不清状况的,还以为扶江县官民在迎接他们。

当然,这群凉西州跟灌江府人士也没那样自大,仔细看看便知道,他们在庆祝官道修好。

但两方一对视,不由地尴尬起来。

千里迢迢逃难,正好被此地百姓看到,怎么不尴尬。

纪炀对捕快说了几句,两个捕快便安排他们从侧边进城,并且道:“今日扶江县官道修好,也可以留下一观。”

上一篇:顾总心尖宠她从古代来 下一篇:不羡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