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七零之普通夫妻(351)
江心有些不可思议:“不是说刘嫂子这两个孩子生得辛苦吗?怎么还对两个孩子这么冷淡呢?”
“这人就是一心想要个儿子,想疯了。一开始生了芳芳,还说是先开花后结果,结果第二胎圆圆又是个女儿,她本来怀孩子就难,圆圆出生后,人就有些混账了。”苗嫂子来得久,是知道一些情况的,“孩子生下来她就不闻不问的,圆圆也就吃了她刘娟一顿奶,后头都是郑婶子抱着圆圆到处找奶喝的,说是郑婶子一手带大的两个孙女也不为过。”
往日里不提这些,是因为已经过去了,郑婶子也在,大家都不愿意惹老人家不高兴,本来和这种拎不清的儿媳妇住在一起就够闹心的了,邻居们都心疼她,也不往她心窝子里戳。
“我看郑团也没有非要个儿子的意思,她怎么就这么执着呢?”江心问苗嫂子,长相老成严肃的郑团偶尔也会逗逗霍岩,就是单纯逗孩子,没有眼热人家家里的儿子。
“说来也是可怜。”苗嫂子又说起刘娟的娘家,原来刘娟家里有好几个姐妹,就是没有儿子,在她们老家,家里没有儿子等于就没有了根,她亲爹恨自己没有个儿子传宗接代,对刘娟的老娘和几个女儿动辄打骂,没有一天好脸色的,弄得刘娟和她几个姐妹都憋着劲儿,非得生儿子不可。
何况郑团是他们老郑家最有出息的一个,其他兄弟窝在老家务农,个个都生了儿子,就他没有,刘娟心里有个坎儿,就总想自己也生一个,对丈夫有交代,在妯娌之间也能抬起头来说话。
江心听了苗嫂子的这些话,倒是有几分同情刘娟,成人后的种种行为在幼年期都有迹可循,她只是用自己的经历去揣度别人的想法,就有些走火入魔了,可想到这人对自己的孩子这样冷淡,还容不得别人对她两个女儿好,又有些恨铁不成钢,自己和丈夫会掰扯男女平等,可到了这些事情上又分不清什么是真的平等,果然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知道了这些前因后果,江心反而对芳芳圆圆姐妹倒是多了几分怜爱,摊上这样的妈,难怪附近住的几个嫂子都对这两个小女孩儿好。
中午下学,芳芳和霍明霍岩先回来,郑团和霍一忠后脚到的,郑团接了两个孩子回家,家里还是冷锅冷灶的,刘娟中午也没回家做饭,看着郑龙萧瑟的背影,霍一忠这个不爱说人长短的大男人都念叨了两句。
江心倒是说:“我看郑婶子迟早还是要回来的。”郑婶子心疼儿子孙女,总会为了他们屈服的。
霍一忠也不说话了,自觉去烧火做饭,等吃饭的时候,又听到郑家小院儿传来刘娟进门的声音,厨房里摔摔打打的,圆圆的哭声传了出来。
有嫂子估计看不过眼,隔墙喊了一句,让芳芳圆圆上他们家吃饭去。
只有郑龙回了句不用麻烦嫂子了。
江心把两个在听热闹的孩子的头给拧回来:“好好吃饭。”
“妈,芳芳姐姐真可怜,她说她每天都吃不饱饭,想郑奶奶了。”霍明一副人小鬼大的模样摇头,仗着自己读过十几本连环画,开始熟练运用各种形容词,把霍岩也带得有些“以讹传讹”起来。
江心看了对面刚升起炊烟的厨房一眼,默默地留了个馒头,估计下午圆圆还会来他们家“寄住”,当是报答郑婶子第一日对她伸出友好的橄榄枝,这报答就用在她孙女身上吧。
下午霍一忠回去上班,江心还在家等着郑团把孩子抱过来呢,芳芳在外头喊霍明霍岩去上学,江心好奇,出去问她:“圆圆呢?”
“江婶婶,我妈带妹妹去上班儿了。”芳芳说话时呼出白气,仰着头答大人的话。
江心扬扬眉,竟然是这样,看来中午还是吵出了个结果的,于是就没再多打听,送他们上学去了。
第122章
霍一忠大训正上头的时候, 好几天都没回家,也不在部队,部队里的长官和小兵都到野外去了, 男人们训练, 家属村几乎成了女人孩子的天下。
而江心总算等到杜国宾邮寄来的手表和回信, 他在信里说, 愿意和小常哥先写信接触一下,这话可差点没把江心给感动哭了,趁着邮递员还没走,就马上给小常哥发电报约了见面时间。
这几天,郑团也不在家, 刘娟没办法, 只能带着圆圆去上班,见到谁她都是一副黑脸的模样,郑家小院儿总传来孩子哭声,好几回江心和几个嫂子都想去看看, 刘娟是不是打孩子了,可见芳芳身上没有什么伤痕, 总不好上门去质疑人家。
到了和小常哥见面的日子,江心照例托了黄苗二位嫂子帮忙照看一下霍明霍岩,自己揣着手表和信去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