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剧岂可修(553)
众人竟一时不知今夕何夕。
“昊王身体可好些了?”梁君半点没有要篡位被正主看到的尴尬,气定神闲甚至带着几许担忧的口气问道。
“咳咳咳——”姬忽脸色还很白,忽然泛起一阵不正常的嫣红,拿帕子掩着咳出一口血后,笑了起来,“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梁卿是怕予一人太过寂寥,要来陪予一人么?”他话锋一转,苦恼不已,“可予一人已有子般,这可如何是好?”
姬忽旁边正立着一个人——假-楚国卫士王淮-真-楚太子子般,他还是穿着那件红色卫士服 ,带着那顶红缨武士帽,一如姬忽初见他时的那句赞词:花容国色,灼灼之华。
自昨日被姬忽叫到身边后,他就没回过驿使馆,也没随众人一道去祭天,他既受人花朵,自觉要保人平安。遂不只自己进来,还把留在上明城外的三千楚国儿郎都带进了宫。如今殿外侍立的已全是楚国卫士。
且经渠君说:兵分两路,若是祭天途中发生什么事,殿下和臣总有一人能安全。
果不其然,梁君竟然在祭天过程中登基称王了,他们这些旁观者现在没阻止,日后都难辞其咎——别忘了,他们现在可不单单只是一个他国臣子,出发前说好了的代君权事,一国君主可以犯这种错误么,自然不行。
或许,梁君在邀请诸侯交信会盟时,已计算好了这一切。计算好了大国君主不会前来,计算好了使臣没有那么大的魄力强行阻拦他。
他们木然地看着梁君与天子的对话,一直高速运转的脑子早已在梁君穿上天子冕服那一刻起,彻底混乱空白了。他们不知道梁君这时候来奉天殿想干什么,也不知道梁君站在天子面前想干什么。
--------------------
作者有话要说:
我不太会祭天啊,也不太会写登基大典,姑且这样罢,大家看看就好,让我们抛弃形式,注重剧情罢,副本高、潮马上就要来辽【啪
第229章
“梁卿般般皆好, 只一点,年纪太大了些,不如子般, 正当花季。”姬忽苦恼地皱着轩眉, 说着仿佛人间大渣男的话。
众人心里真是服了这位天子,无论什么天大的事,到他嘴里, 总能变一个味。一瞬间, 他们的紧张好像都变得不合时宜与多管闲事了。
――怪尴尬的。
梁君微微一笑, “楚殿下以后继承楚王位, 确实可与昊王比肩。只是寡人今天见到赤龙现世,白鲤吐言,土涌冕冠, 被推着带上了十二冕旒,回想起来, 怕难担大任。”
――这就有点假了啊, 梁君。
众人心中正这么想着, 不妨被对方下一句话攫住心神:
“寡人心中不胜惶恐, 听闻大禹九鼎有明辨明王之能,倘或能举起,必为有道之主。特来求取, 望昊王不吝借阅。”
来了。
这戏剧性却也历史性的一出戏终于要来了。
谢涵心中不知该松一口气――《江山妩媚美人谋》中的事至今全部应验了,他后面的计划没有白费;还是该提一口气――梁君、梁君或许马上就要薨了,然后用他的死, 彻底开启往后二十余年天下大乱。
――昔日梁武王征战九州问鼎天子, 燕昭王处心积虑颠覆齐国,楚子般苦心孤诣变法图强, 赵臧机关算尽分/裂三梁,我步步为营联雍抗楚,没想到全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到头来…到头来竟都成全了你霍无恤一场君临天下。
另一个世界的“她”临终之前悔恨交加的话语仿佛在耳畔响起,他是否真能在这样的乱世洪流中凭借一点点“先知”改变他的命运、改变齐国的命运。
他手心已不知不觉布满汗水,下意识回头往那黑衣少年的方向看去。
深刻的形,墨黑的眉,笔挺的鼻。
察觉到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霍无恤猛地抬头,不料是他,不料是这样复杂难辨的目光,他想要深究,那目光却已飞快移开,快得仿佛他的一点错觉。
前方姬忽和梁君还在交谈,用着仿佛闲话家常的语气说着关乎天下重宝的事情。
“梁卿这般说话,生疏了。”姬忽仿佛暧昧,又仿佛在陈述一个无奈的事实,“予一何曾拒绝得了卿半个字?”
答应了——天子竟然答应了。
众人以为自己会很震惊,不想竟有种意料之中的感觉。又或许是,今天发生的事太多,已经没什么能让他们震惊了。
众臣随姬忽至上明宫南首原的明堂,这座华丽的建筑高三十三丈,上圆下方,八窗四闼。底层方形,象征四季。中层十二边形,效法十二时辰,其上为圆盖,九龙捧之。上层二十四边形,法二十四节气。顶层则放置着国宝九鼎。
夏朝初年,大禹王划分天下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全国九州名山大川、奇异之物均镌刻于九鼎之身,为镇国之宝,置于夏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