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剧岂可修(197)
扶突棘门外西郊地域广阔,正是五万精锐之师驻扎训练的地方,人称西郊大营,又称棘门营。
这五万军全由齐国大将军须贾操练带领。
作为历史更悠久的东方大国,齐国内部各大家族的盘根交错,比之梁国更甚。但许是齐国人天生文雅有余、勇猛不足,齐国大家族之间的相处要温和多了,不像梁国今日灭一族明日亡一家,掌权的家族几十年就风云变幻一次。
齐国如今四个势力最大最悠久的家族和一百多年前没什么变化,依旧是:须氏,拾氏、玖氏、虞氏。
须贾,便出自须氏家族,是现任须氏宗族长须弭的叔叔。
之前说了,他曾兼太子太傅一职,教导谢涵武艺。
十年前,齐公谢原临终时,大概已隐隐感觉到太子皋对谢涵微妙的抵触了――是了,在这个以嫡为尊的时代里,太子皋虽然偏宠鲁姬,但对嫡长子也是满怀期待的。在谢涵出生后,他也曾待他如珠似玉,在以为君父要废太子要斩草除根时,他把他护在身后。
但那只是对他可怜又可爱的儿子,而不是一个威胁着他君位,仿佛昭告天下般“他这个老子能活着能顺利继承国君全是仰儿子鼻息”的存在。
谢原一生都没把谢皋放在眼里,想打骂就打骂,想废黜就废黜,那就是一个让他失望的无能的太子,那就是让他心爱的孙儿把他心爱的齐国推向更高一层楼的跳板。
仅此而已。
于是,等他临终时,发现了什么,就来不及了。再废太子换其他人?那更糟糕。
于是,他那时动作频频,先后给谢涵立了两个太子太傅,文师谢艮,武师须贾,又把谢涵大姐谢妤与属国宋国太子定下姻亲,把谢涵二姐谢娴与玖氏少家主玖少卿定下姻亲。
这等于把须氏、公室、玖氏、宋国、文臣武将都绑在谢涵这条船上,他才终于安心地闭上了眼睛。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
第一,谢艮年老,力不从心、渐渐隐退,现在齐国文臣的领头人是国相狐源。
第二,玖少卿虽好,却不得家主主母喜爱,而且,须氏虞氏是一党,玖氏拾氏又是一党。谢原勉为其难地把须氏玖氏都绑在谢涵身上,以期四大氏族都为谢涵所用。
只能说:人之将死,想的太美。
须氏虞氏暂且不提,玖氏拾氏显然已是不牢靠的。
谢浇妻子便是拾氏女,乃拾氏家主拾夏的爱女拾颐。玖氏二少爷更娶了阳溪君的女儿,鲁姬的亲侄女。
虽然玖玺琏有空头家主之嫌;虽然玖氏的实权人物久玺桓瞧不上玖玺琏夫妻偏心幼子的行为,更看好以及扶持玖少卿;虽然玖少卿是一颗红心向谢涵了,但――
久玺桓对玖少卿的喜爱全出自认为对方是个合格的少家主,他心中最重要的永远是玖氏的利益。
谢涵的成功上位能给玖氏带来最大的利益吗?
他不置可否,于是模棱两可,连带着玖氏对谢涵的态度也是若即若离。
此中关系,堪称一团乱麻。
谢浇、谢涵、谢漪都在这乱麻里斡旋。
然却有一人置身事外――
谢涵的二哥,齐国的二公子谢涓。
--------------------
作者有话要说:
。
第64章
时值四月, 阳光正好。
突水之上,碧波荡漾。
有一叶扁舟在粼粼波光上轻驾而来,舟上有一紫衣公子长身玉立, 手持玉箫轻吹, 箫音清绝,意蕴悠长。
水畔榆花盛开,一阵风吹来, 落英缤纷。
所谓:两岸榆花白, 公子足风流。
若有哪家情窦初开的小娘子在此瞧上一瞧, 怕要三魂被勾去六魄。
但谢涵不是哪家小娘子, 此情此景,他只觉得牙酸得厉害。在杨明提醒了一句“殿下,是二公子”后, 他忙挥手,“快走。”
原来, 此骚气毕现的公子, 不是旁人, 正是谢涓。
但谢涵出行, 从马车到卫士,再精简,也有浩浩荡荡数十个人, 他想装没看见对方,对方可不会没瞧见他。
谢涓不只瞧见了,还一甩长箫挽了个“箫花”, 笑吟吟冲岸边招手, 扬声喊道:“三弟――”
他这样热情,谢涵却罕见的火烧屁股一般连连道:“快走, 别让他追上来。”
杨明见怪不怪,立刻令全员加快行进速度,但到底不是在大路,要快也快不到哪里去。
谢涓下舟后,岸边早有随从备好骏马,他帅气利落地翻身上马,一抖缰绳就追了上来。
随着距离越拉越近,谢涵抚面哀叹一声,随后令人停下马车,掀帘冲后招手,笑得亲切欢喜,“二哥。”
不过转瞬,谢涓已快马来到谢涵马车边,挤开杨明。
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