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神剧岂可修(167)

作者:百漱流央 阅读记录

两岁能干什么呢,摸鱼、打雪、掏蚂蚁洞?把一国未来寄托在这么小的一个孩子身上似乎很荒唐。

但古话说:三岁看到老。

齐武公觉得:两岁应该也没差多少。

谢涵:……

他想挠挠头,当时他和他君祖父说的什么来着?是说那个鸟蛋很好吃,还是说那朵云像棉花来着?记不清了,天知道他祖父是怎么想的――

十二年前的隆冬,一场大雪过后,齐都扶突城一片银白,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天地一片白茫茫,就像此刻谢原的心。

他漫无目的地走在宫人刚铲好雪的石径上。

“君上,化雪天凉。加一件披风罢。”出声的是谢原的贴身内侍印建。

陪在一个年迈君主身边逛花园的,总是一些年老的太监,而不是他的妻妾孩子。

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谢原是现任齐公,执政三十四年,现年五十一岁,一生南征北战、赫赫武功,但那都是过去了。

现在他已经老了,老得要去想他死后的事了。

近来,他噩梦连连,总是梦到他死后的事。

梦里,在他死后,齐国被蚕食被瓜分,就像他当年和其他人一起瓜分鲁国那样。齐国亡了、扶突破了,宗庙被人践踏、百姓变成奴隶。

一阵寒风吹来,印建打了个哆嗦,见齐公仍没有吱声,对另一侧的一个小太监使了个眼色。那小太监是他干儿子怀陀,最是了解他的心意,见状抖开貂皮披风,小心翼翼地罩在齐公日渐佝偻的脊背上。

这一点暖意让齐公想到他的发妻临死前的泣血哀求:“一夜夫妻百日恩,我只求君上能让皋儿平平安安长大”。

又让他想起他的长女出嫁前的三叩头:“遥遥会阳,此去一别,不能承欢君父膝下,只求弟弟能替女儿日日向君父尽孝。”

还让他想起他那向太阳一样明艳的儿媳。

“若寡人把这诏书发出去,阿芫和蔷儿都会怪寡人罢。”只有积雪掉落松枝的簌簌声里,齐公忽然出声道,恰似一道闷雷滚落。

那诏书,自然是已经拟好的废太子诏书。

怀陀瞬间瑟瑟发抖,化雪天里,一颗豆大的汗珠滚落他的额头;印建对他摇了摇头,低声道:“无论君上怎么做,夫人和大公主都会理解君上的。”

“若寡人把这诏书发出去,太子夫人和楚王都不会善罢甘休罢?”齐公好像听见了印建的回答又好像没听见,兀自喃喃道。

怀陀把头埋得更低了,印建呵出一口白气,“但楚国离齐国还很远。”

“很远?哈哈哈――”齐公忽然大笑出声,笑一阵又戛然而止,“两个国家的距离,可以很远,远的隔上一个国家,也可以很近,近得不再隔任何一个国家。”

这句话有些深奥了,怀陀听不懂,拿眼睛瞅印建,印建对他摇了摇头,越加低眉顺眼道:“君上心中已经有定论了。”

为了不让有朝一日,在某一天有大国直逼齐国时,齐国毫无招架之力,他就决不能让齐国有一个软弱的君主。

“走罢。”齐公回头,捏了捏袖里的诏书,他已经想清楚了,“知会群臣,明日升朝,寡人有要事宣布。”

说完这句话,他像老了十岁,转身的速度都变得缓慢无比,忽然,一道清亮的童声打断道:“猜猜我是谁?”

“谢漪。”另一道童声也很清亮,却比之前那个少了些软糯可爱,反而透着一股高冷与嫌弃。

但两道声音都充满了生命力,齐公很久没有听过这么欢快洋溢的声音了,日薄西山的人总是会被勃勃生机吸引,他也不例外,下意识往一侧移了移脚步,就看到假山背后两个粉雕玉琢的团子,矮胖矮胖的,最多不会超过三岁。

嗯,鉴于两个团子一个穿白衣一个穿红衣,我们暂且叫他们白皮团子和红皮团子。

红皮团子正蒙着白皮团子的眼睛,“我不是谢漪,不是谢漪。”

白皮团子伸出胖胖的手往上摸了摸,摸到红皮团子手背上,红皮团子咯咯咯笑起来:“好痒哦。”

“虎口上有个痂,是谢漪前天被大哥拿树被刮去的。”白皮团子奶声奶气地冷冷道:“还说不是?”

“你记性怎么这么好,真讨厌。”谢漪哭丧着脸放下手。

齐公觉得这两个名字和长相都有点耳熟,“他们?”

“是太子家的三公孙和四公孙。”印建小声道。

齐公恍然,这一说他就想起来了,对面两只一只像太子,一只像太子夫人。

两只团子当然不知道这大齐最尊贵的主人正在暗暗围观他们。

谢涵扯下谢漪肉乎乎的小胖手,“你的马屁没让我有一点高兴,因为你太蠢了。不要忘记我们今天约在这里碰头,就是为了给你向大哥报仇雪恨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