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鹤+番外(162)
花旌说那就行,见时日不早也不再耽搁。林辰没什么事了,也跟着他一起起身告辞。
不过两人没走多久,路濯还正软了骨头靠在赵应禛身上喝茶,林辰就又绕了回来。
副官拿着书信,身后还跟着一人。路濯认不得此人,到明显赵应禛和林辰是认识的。
来人名曰高翰。其人相貌平平,从身材可以看出是个练家子,却也是丢在人群中就泯然众人的类型。这种人最适合最潜行任务。不出所料,他正是北府军战时秘密传信的士兵。
他对庄王抱拳行礼,却不知该对路濯如何表示,只好又行一礼。
林辰看他面无表情,却也能深刻体会战友内心,差点没脱口而出——兄弟好眼色!一眼就知道前面是怠慢不得的“庄王妃殿下”。
不过待高翰再开口时,林辰也忍不住正襟危坐。因为这消息确实堪称重磅,今日震荡朝野,明日就该撼动天下了。
“陛下前日立诏,事关东宫之位。”
“想来消息明后两日就会传出。”
“英王赵应恪被封储君。”
--------------------
走剧情一章也被喂狗粮的花楼主和林副官:……
第71章 秘密
赵应禛对“赵应恪成为太子”一事倒不觉得有多奇怪。
赵昌承自幼就将四皇子养在身边,从小到大皆偏爱他与淑贵妃孩子,皇宫上下无人不知。而且平心而论,赵应禛确实也认为赵应恪更适合“皇帝”这个位置。
庄王对行军兵术感兴趣,投戎是命里注定的选择。英王则在宫中学习治国韬略,整日耳濡目染,无论权衡之术还是天下仁道都更加熟悉。虽说历元帝平庸迂腐,但他的儿子在这些方面却各有各的天赋。
打仗的那十年,庄王有不少决策还是得靠京中四皇子才能真正实施的。二人虽然算不得亲近,但兄弟之间的情谊,以及一点未戳破的“君臣”之交却是更深切。
不过……赵应禛用指尖点了点桌面,思索道:“那个在祾儿之前将古籍带出来的人,我先前有些怀疑应恪。”
年长的两位皇子一直在为夺嫡做斗争,将对方咬得死死的,不会做这些闲事。
老五如果早与南都有牵扯,那他就不会让自己染上泠烛泪的瘾。
老六顾家,性子平和,从来不争不抢,与应栎的关系也好。虽然不能排除怀疑,但和四皇子比起来,他就显得过分单纯乖顺了。
赵应恪迄今看似什么都没有做,表面还是在父皇荫蔽下乘凉的贵公子。可是他私底下曾来找过自己……赵应禛按了按太阳穴,四弟的话模棱两可,偏偏戳在他的软肋上。他一直不想思考此事,此时还是不想。
路濯凑近,几乎咬着他的耳朵问怎么了。
赵应禛亲了亲他的额头,说没事。
“我只是觉得应恪也没有做这些事的必要。”他只要不犯大错,就是干坐着也能等那九五至尊位移到他座下。
那他为何大费周章花这么多力气去做这些不知所云的事情?
路濯放下杯子捧住他的脸,看那威严英俊的脸庞在自己的动作下嘟起两个小肉包,忍不住心都要化了。
你好可爱啊,赵应禛。
他凑上去很轻地啾一口,“不要为旁人劳神。”
赵应禛从善如流:“不为。”
林辰早在他俩动作之时就拉着高翰背过身去了。
年轻的副官在心里叹了八百口气,他们以前到底有什么资格感慨殿下情窍不开、是个榆木脑袋?人家分明只是在酝酿时机罢了。
直到身后悉悉索索的声音消失,他才肯回头,赶忙在两人缠在一起前将手中的信呈上去,“这也是高中士带来的。我检查过了,是安全的。”
赵应禛点头,将信封撕开。
“我前日收到消息后没多久就准备从晋京出发。在向魏忤将军报备时,他将这封信也交到我手中,说是康王殿下差人火速送达的。”
“康王殿下不知道您的行踪,只能委托魏将军。将军也就让我顺带把它捎来了。”
高翰见他展开信纸,拱手解释道。
路濯将身子挂在赵应禛臂弯处,躺在男人怀中,目光随意扫过信笺。上面没有抬头,没有落款,只有五个方正书写的宋体小字。
他懒惰地慢慢将它们读出来,小声若情人呢喃。
“狸猫换太子。”
随即又觉得不对,两人对视一眼,俱在对方眼里看到了惊讶。
狸猫换太子?!
“你确定这是康王给的?”路濯忍不住看向高翰。
“臣一路将它贴身而放,确实没有被掉包的可能性。”高翰和林辰在听到那句话时就跪了下来,这种事玩笑不得。
“无妨,你们起来。”赵应禛摆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