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太后(876)
与此同时,部分农民开始进行追肥技术改进的探索。尽管大家一直重视施肥,但主要是施基肥,即在下种或移栽以前给稻田施肥。掌握水田适时追肥情况与时间极为复杂,难以为农民所普遍掌握,直到清朝才得到普及。而如今,因为农民负担减轻,渐渐富余,开始进行探索。他们发现用红花草作为基肥,第一次追肥用的“猪践”,也就是猪栏中经猪践踏过并泡进了大量粪便的稻草或其他干草,肥力极强;第二次用豆饼,即大豆榨油后的副产品。
江南人民非常注意精耕细作,如耕耘除草,已讲究三耘,即在插秧之后进行“三荡”,数日后曰头荡,越十日后曰二荡,又越十余日后曰三荡,以便补苗护苗,清除杂草。
与此同时,铁搭、耕荡等农具也开始推广使用;棉花移栽技术的成熟也在刺激农民探索其他的套作间作技术,不断提升产量。
江南地区种植业的成功经验,在其他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开始推行;皇帝此前多少听说过,如今眼见为实,又有对比数据,自然表示很满意。
除了实地走访,还要好好看看并支持这里的水利工程。
《明实录》称:“苏松地方延袤千里,财赋所入为天下三分之一,由外滨大海,内阻江湖,大河环列于郡县,以吐纳江海之流;支河错综于原野,以分析大河之派,寸土尺地皆获灌溉,此东南财赋之源也。”
对于松江的水利工程而言,其要有三:一要防止海潮浸蚀、壅塞;二要防江湖泛滥;三要治沟恤灌溉。
好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地方官府手里的可支配收入越来越多,自然是要拿来用的,水利工程就是最大的用项。
如今皇帝亲自视察江浦合流,也就是吴淞江和黄浦江合流工程。吴淞江古称松江,源出苏州吴县以南的太湖口。松江、娄江和东江是当时太湖的三大泄洪水道,而其中松江是太湖流域最大的泄洪水道,也是上海地区最大的河流。因河道深广,松江唐时“阔二十里”,外洋及内地的船只进出频繁,云集于大港青龙镇。北宋中期以后,受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带来的地理影响,上游来水流势减弱,泥沙淤积较快,河道越来越窄,太湖口逐渐淤没,松江遂以瓜泾口为正源。
可以说,上海港口的兴衰,关键是解决吴淞江下游出海口的泥沙淤塞问题。永乐二年,户部尚书夏元吉接受叶宗行建议,疏浚吴淞江南北两岸支流,引太湖水入浏河、白茆直注长江(“掣淞入浏”),又疏浚上海县城东北的范家浜(即黄浦江外白渡桥至复兴岛段),使黄浦从今复兴岛向西北流至吴淞口入注长江,此后吴淞口实际成了黄浦口,故有“黄浦夺淞”之说。
也就是从这时候起,吴淞江成了一条波澜不惊的内河,吴淞江和黄浦江完成了一次干流变支流的的位置更换。
江浦合流,不但畅通了泄水道,有利于农田水利建设,更促进了交通和航运事业的发展。松江地区以上海为中心,逐渐形成了内河航运、长江航运,及沿海的北洋、南洋航运和国际航运等五条航线,使上海成为“襟江带海”的国际化大都市,并在去年后来居上成为江南省的首府。
第373章 衣锦还乡
如今皇帝来到这条决定上海命运的河流,看着来自北方的大豆、人参、皮货等特产,从南方乃至更遥远的南洋来的香料、珍珠、珊瑚以及白银,从黄浦江过运河,入长江,运往内地各省;而供出口的丝绸、茶叶、瓷器,也由此前往港口。
富商巨贾携带着海量的货物来来回回,随身携带着动辄数万两甚至数十万两白银。
水路辐辕、万商云集。
但是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因为吴淞江的水患一直比较严重;虽然经过几任官员的治理,不至于在洪涝灾害时期“饿殍满路,积尸盈河”,但因海潮、飓风导致太湖泛滥,百姓大量丧生却是常事。
大江大河的治理从来就是一件难事,尤其现在松江府已经成为江南省会,又在航运上占据这样的地位。此前工部左侍郎白昂曾经到这里考察,提出了系统的治理方案,汪舜华也曾经召开廷议进行商讨,群臣各执一端,吵成一团,于是没有下文;如今皇帝来了,地方官选择把矛盾上交。
“黄浦夺淞”已经无法避免,“由黄浦入海”已经成为必选项。这项工程如果顺利实施,祸害江南地区长达百年的吴淞江水患,将得到根本解决。
皇帝经过实地考察,认真听取工部建议,深刻的认识到,浙江杭嘉湖三府与江南省松苏常三府,共此太湖之水,吴淞江开则六府均蒙其利,塞则六府同受其害;于是拍板决定,在夏元吉水利方案上改进,仿照徐有贞束水冲沙的成功经验,将江面缩窄,增加水流冲刷速度,同时增加曲折阻挡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