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尖儿上的小夫郎+番外(156)
第76章 馒头
严鹤仪对于做饭是颇有天赋的, 做过几回馒头之后,已经大致掌握了蒸馒头的法子,做出来虽不是很正宗, 但最起码个个都能发得很饱满了,锅盖一掀, 白胖胖得一屉, 瞧着便欢喜。
元溪说,这回蒸的馒头已经很有家里的味道了, 若是面粉再精细些,便吃不出来有什么不一样。
成,改日便去镇上买精制的面粉。
元溪用筷子插了一个馒头, 边啃边陪着严鹤仪在厨房做红枣泥,村里枣树大丰收,枣子吃不完,便随着馒头一起蒸熟了, 正好蒸成枣泥,给元溪做枣泥糕吃。
“怎么也不吃点儿菜佐着, ”严鹤仪边做枣泥边同元溪说着话,“灶上不是炒了丝瓜么?”
“不用,”元溪把啃了一半的馒头伸到严鹤仪嘴边,“这样吃就很好,甜甜的, 相公你尝。”
严鹤仪也不嫌他,照着元溪啃过的地方咬了一口, 仔细一嚼, 确实有些甜味儿, 而且是愈嚼甜味儿愈浓。
“相公手艺是不是很好?”
“嗯, ”元溪踮着脚尖,在严鹤仪脸颊上亲了一下,“相公真好。”
枣泥还没做好,元溪便吃完了一整个馒头,又喊着累,跑去里屋歇着了,团子迟疑了一瞬,也跟在元溪屁股后头出了厨房。
刚蒸了馒头,估摸着能吃好几日,严鹤仪便把枣泥放好,准备过几日再做。
正收拾着厨房呢,元溪手里举着上回买菱角时,卖菱角的阿婆给的那个兜子,跑进来朝着严鹤仪挥了挥,“相公,咱家还有比这个更大的布兜子么?”
“我给你找找,”严鹤仪想了想,从厨房的柜子里翻出来一个麻布兜子来,“这是上回咱们成亲的时候,装红枣跟桂圆那些东西的兜子,你瞧瞧够不够大。”
把这个布兜子展开,几乎能装好几个团子了,元溪接过来比划了一下,满意地点了点头,“够大了,相公。”
严鹤仪这才拍了拍元溪的后脑勺,温声问道:“要这么大的布兜子做什么?”
“没什么,”元溪把布兜子撑开,使劲儿抖了抖,“就是想知道咱们家都有些什么东西。”
他转过身去,踮着脚尖打开了柜子最上头的格子,“毕竟,咱们都...都成亲了,我也不能什么都不操心,全指望相公吧,得...得给相公分担分担。”
严鹤仪接过元溪手里叠成小方块的那个大布兜子,“是要都放在这个格子里么?”
“是,”元溪点了点头,仍是没看他,“像这样买东西人家送的布兜子,都一并攒起来放好,要用的时候也不会找不到了。”
严鹤仪把胳膊搭上元溪的肩,轻轻揽住了他,“咱们小元溪这是要主持中聩,做个贤良的夫郎了么?”
元溪握住严鹤仪的手,回身把脑袋搁在了他肩膀上,“我只是觉得,贤良的夫郎更适合相公。”
“又说什么疯话?”严鹤仪很轻地在元溪耳朵上拧了一下,“再贤良的夫郎我都不稀罕,只要元溪这只小懒猪。”
元溪挣脱了严鹤仪的胳膊,低垂着眼皮道:“谁是小懒猪?”
“对了,相公,之前我刚来的时候,送你的那块平安玉牌,你还记得么?”
“自然记得。”
“放哪了?我想瞧瞧。”
若不是元溪提起,严鹤仪几乎忘了那块平安玉牌,他拽着元溪的手到了里屋,从衣柜最里边儿摸索出一个木头盒子来,打开之后,里头是一个小一些的木头盒子,再把这个盒子打开,才是元溪的平安玉牌,用一块缃色的绸布仔细地包着。
元溪把绸布打开,用指腹轻轻摩挲着那块玉牌,眉尖微蹙,不知在想些什么。
严鹤仪觉得,元溪是真的想家了,别人成亲,都有父母在旁操持,元溪小时候必定也想象过自己成亲的场景,虽不知是铜锣开道十里迎亲,还是半街喜气万人空巷,总之不是像同自己那样的。
前段时间,两人忙活着成亲,正是腻歪的时候,元溪还不至于太想家,日子平静下来之后,又是在这样的深秋,便免不了有些难受了。
“元溪,咱们出去放风筝好不好?或者,我陪你荡秋千?”
元溪摇了摇头,把玉佩又仔细包起来放进了盒子里,“相公,把这个放起来吧。”
严鹤仪又把那个装玉佩的木头盒子放回了衣柜里,才听元溪道:“相公今日还没练武呢,外边儿日头这么好,咱们去院子里练练吧。”
心里难受的时候,一直闷着反而不好,严鹤仪见元溪肯出去,赶紧答应下来,提着那两个大石墩子同他去了院子里。
元溪坐在秋千上悠悠地荡着,时不时「蹬蹬蹬」跑过去,用块棉布帕子给严鹤仪擦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