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必须得高调了(94)
见女儿这么喜欢,张氏也不再说什么了,她也知道小姑子心意,定是因为觉得自己搬回来让女儿不得不与她挤在一处,特意买了这东西补偿给女儿的。
她心里慰贴,见嘉然逗兰泽逗得起劲,也在边上坐了下来,“你这是二婶三婶那都去过了?”
“嗯,我最后才来这边的,还有三嫂那还没去。”
张氏面色一顿,犹豫半晌,还是道:“你该先去你三嫂那儿的,我这儿最后来也不要紧。”
宋嘉然摇着手里的拨浪鼓,看她一眼,“大嫂可是担心三嫂心里不舒服?”
她温婉笑道,“没有,只是想着她也才来咱家两个月,与家里人都不熟悉,凡是多顾着点她也是应该的。”
宋嘉然没把这话当真,这些天,她也算是和新三嫂打过交道了,对其为人也大致有了些了解。
怎么说呢,人不坏,但是吧,不太像宋家人。
许是家中世代行医的缘故,宋家人信奉与人为善,素有慈悲之心,且大都心思爽朗宽容,在物质上看得也就淡一些。也是因此,宋家祖孙四代人住在一起这么多年,鲜少发生龃龉。
三嫂向氏呢,相较而言,就显得有些斤斤计较了。
举给例子,宋嘉然与她初见那天,她送的那个见面礼是个翡翠料子,那翡翠的水头说不上极好,但也不差,属于看得过去的礼品。只是一般而言,翡翠多是年纪大一些的妇人喜欢收藏,也爱拿这些赏赐给小辈,很少会有年轻妇人专门买这个送给另一个年轻妇人的。
也就不难看出来,那翡翠料子应该是哪位长辈赏给向氏,向氏又转送给宋嘉然当见面礼了,这就显得有些不精心了。毕竟是刚进门的媳妇,对方又是丈夫唯一的亲妹妹,无论是情还是理,这第一次的见面礼都得好好准备才是。
当初原身刚嫁给郑立晏时,送给皎皎的见面礼就是特意打听过她的喜好,然后派人去往泉州、苏州、府州等刺绣名地求了当地著名的绣娘作品以及这几个地方的丝线等物,可见用心。
那日因是刚回来,再加上不想在这些小事上计较,宋嘉然便什么也没说,还表现出很开心的样子。也是那个时候,她明白了在马车上宋时亭的奇怪举动的缘由。宋时亭最不喜欢的便是这种斤斤计较的人。
但话又说回来,这也不能全说是向氏的错,每家每户的行事作风都是不同的,养出来的孩子脾性自然也不同。况且,人都是会变的,宋家新妇刚进门时也未必有如今的性子,因此,宋家人都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只想着,相处久了,自然会变好的。
“我待会过去,多说几句好话便是了。她总不至于和我这个小姑子撒气吧?”还有那“大姑子大似婆,细姑子一面锣”的俗语呢,宋嘉然虽不是这俗语里难缠的小姑子,但也不是愿意受气的人。
她们在这边说着呢,殊不知,向氏那边也正与宋时彬说着宋嘉然。
“所有人那都去了,就只剩我这儿,小姑子可是不喜欢我?”
宋时彬手里拿着本医术,正歪在榻上看,闻言都没抬眼,“你想多了,嘉然没那么多心思。你排序小,本该你最后一个。”
向氏呼吸一滞,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在宋嘉然上头,她是最小的一个没错,但她毕竟初来乍到啊!重视一些不是应该的吗?
她放下侍女刚端上来的红豆糕,拿出帕子擦了擦手,故作地将帕子甩了甩,企图吸引宋时彬的注意力。奈何宋时彬正专心琢磨一道医方,根本没瞧见她的动作。
撅起了嘴,她又道:“说起来,二妹和妹夫也在家里住了好些天了,难不成,她夫家的事一日未解决,他们便一直住在家里吗?”
“还有妹夫那个妹妹,那小姑娘倒是文静,莫不是将来要配给时楼,来给亲上加亲?”她说着便笑,又摇了摇头,“不行不行,二妹夫和郑家分了家,以后便只是普通百姓,那郑皎哪里配得上时楼。”
她说了半天,也没得到任何回应,不由伸手推了推宋时彬,“我和你说话呢!”
却不想,宋时彬沉了脸色,直接坐了起来,边穿靴子边道:“我竟从不知你还有这长舌妇的劣习。这儿是嘉然的家,她想住多久便住多久,何须在意你的想法?人家姑娘的嫁娶,自有她兄长安排,你既不是做媒的,在背后说三道四被有心人听去了,坏了人家姑娘名声,你还有何脸面见人?”
向氏登时就垮下脸,“我说的有何错了?哪有小姑子在娘家住这么久的?便是大姐年后回来的时候,也没在家里过夜呢!我就是与你说说,这屋里就只有你我,外头守着的也是我贴身侍女,谁会传出去?你这般生气,不过是不耐烦我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