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糙汉家有俏夫郎(204)

作者:白十三 阅读记录

不仅每天要早早起来给一家子做饭洗衣,就连扫地倒马桶这种事情都归他管,。

而且平日闲暇时候,还要给附近的。人家洗衣裳,赚银钱贴补家用。

不过王仪的这些事情,唐晓福确实不知道。

这些日子也许是月份渐渐大了,他孕吐的反应少了很多。

人也逐渐有了,胃口时常会饿。

平时三餐中间,还会加上点小点心,小水果。

嘴里面一直吃个不停,人也微微胖了一点。

只不过他本身就人高,身材又瘦倒是看不出来。

这些日子村里边蚊虫的困扰,让家中许多孩子都被叮咬后,发起高热来。

有的人家幸运,之前备好了醒神丸,及时服下,捡回孩子一条命,也没有什么后遗症。

有些人家舍不得,小孩发了高热,一时不查就没了,或者烧傻了的,也是有的。

唐晓福每每听到,就有些唏嘘。

在这古代医疗条件低下,就算是一阵伤风感冒,那也是个了不得的病症呀。

好在春日渐暖之后,家家户户都上山采艾蒿,燃烧放在院子里,驱蚊驱虫,这蚊虫的情况算是好了不少。

最近一段时间,吴老么么的身子不怎么好,总是咳嗽。

唐老二也曾带着他去县城春晖堂照老郎中这种看了几回,虽说有所缓解。

但依旧是缠绵病榻,团儿整个人也忧虑的不得了。

第125章 幺蛾子

按理说吴老么么如今70岁左右的人,在古代那也算是高寿了。

别看他就是个孤老么么一个人住在村中的房子里边。

可是村里人谁也不敢欺负他。

他的辈分在村中那都算是比较大的,村长时常会让周么么来带些粗粮和菜。

村里面其他人家,也会不时送点东西接济吴老么么。

但凡有点什么事情,村里边那些个刚成婚的小夫郎,还有青壮劳力,都是抢着帮干。

老人家日子倒是过得顺遂。

这些日子山中绿意萌发,野菜仿佛雨后的春笋一般,一茬接着一茬,

村里人那都兴奋极了,整天三五成群进去采野菜。

李氏也整日地挎着竹篓子,跟村中的老么么一起上山采野菜。

采回来的婆婆丁可以晒干泡茶水喝,刺老芽和灰菜,可以选嫩嫩的小尖儿,切碎了包饺子。

唐晓福吃了几顿,倒是别有一番滋味。

而且这些野菜分门别类,同样可以腌制成咸菜。

放在坛子当中,压在地窖里面妥善保管。

等到冬天之时也是一口吃食。

村里边精打细算的么么们与腌菜一道,最是精通。

各家都有各家的腌法秘诀。

所以每每到了春天这会儿,各家各户都要上山采野菜,比着谁家做的花样多,味道好。

那就显示这家的小夫郎是个贤惠能干的,在村里边那也是要比大拇哥的。

团哥儿之前日子过得苦,之前未成婚之时,春天的时候,他就各家各户的帮着村人腌制咸菜。

所以对于这些咸菜的种类和手法,那也是颇为老道的。

虽说他现在月份大了,不方便行动,可是站在一旁指挥李氏和唐晓福还是可以的。

今年坛子多,李氏一口气腌了七八坛咸菜。

唐晓福又偷偷的从空间里面拿了些萝卜,豆角和小黄瓜,在自个儿房里面悄悄的也腌了两坛子。

让赵向北封装好,一起带到地窖里面藏起来,等到冬天拿出来的时候,就说是秋天收菜的时候腌的。

春天的时候虽说万物复苏,可是赵向北却很少上山打猎。

就连平日里边最喜欢抓的山鸡野兔,那都没有抓过。

唐晓福好奇的问,赵向北将他抱在怀里边,低头亲了亲他的嘴角。

“春天动物都是要带崽儿的,这会儿休养生息,不然秋天就没得抓了。”

唐晓福恍然一笑,暗道自己有些傻,这就是古人的智慧。

这几日虽说天没有暴雨,但时常也会下些小雨,好歹这一季的庄稼算是顺利的长了起来。

每每下过雨之后,就是菌子出落的最好的时候了。

村里的么么们都会三五成群的上山采菌子。

唐晓福对于那些菌子倒没有特别喜欢,勉强几种常见的菌子,喜欢用它们炒腊肉。

其他未见过的倒是没有什么兴趣尝试。

赵向北最近不怎么上山打猎,所以也没带回很多菌子。

不想,村里边就忽然发生了一见大事。

那村中有一户,日子颇为困难的人家听说是姓李。

上山采了菌子,一家人吃了三天,不知怎的忽然就中毒了。

上吐下泻的,一家五六口人都倒在院子里面,如果不是邻居上门借东西,只怕这家人就要悄无声息的没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