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质子为妃(21)

作者:若无华 阅读记录

这时,妇人怀中的孩子忽然眨了眨眼睛,千悦欣喜道:“看,他醒过来啦!”

在坐几人的目光顿时被吸引过去,孩子见这三个生人,尤其轩辕澈还带着可怕的银鬼面具,愣了一下便往母亲怀里钻。

“孩子胆儿小,几位勿怪。”妇人赶忙赔笑,甚是不好意思。

轩辕澈摆摆手,随意道:“无妨无妨,我这小奴儿也胆小得很。”

轩辕澈说着便瞄了千悦一眼,后者果不其然微蹙眉头扁了扁嘴。

“李嫂子,同我家主上讲讲滨州水患的灾情吧。”探查滨州水患的真实情况,这是轩辕澈此行的目的,风畔方才也打听了不少,但他听得再多到底未曾亲自经历过,所以还是由李嫂子自己讲出来为好。

此次大灾,李嫂子谈之色变。她抱着孩子的手情不自禁得握成了拳头,几乎是咬着牙说道:“最开始是半月不雨,那本是晒谷入仓的时节,因此大家伙儿都很高兴。可谁成想……稻谷刚堆入粮仓,那要人命的雨便来了,接连二旬不绝。不仅稻谷尽数被淹,而且……”

李嫂子说到动情处又哽咽着落泪。

第17章 灾情

好一会儿李嫂子才缓过来,颤抖着声音悲痛道:“白浪连天,建溪浮尸体,蔽江而下。”

闻言,千悦感觉身畔的气息微变,那颗掩藏在冷硬面具之下的心不知此刻是否震撼。

轩辕澈追问道:“那滨州现况如何?钦差大臣可有作为否?”

虽然在楼船上时便不时有飞鸽传信而来,信中所写无一不是滨州状况,但滨州地广人稠,且各县、城、乡受灾情况不同,多个探子口述笔录而来的信息到底宽泛模糊,不及当地百姓亲口陈述。

李嫂子似是认命般摇摇头,答道:“原本是盼着朝廷开仓放粮赈济灾情,谁成想,那钦差大臣一来便由刺史大人作陪,到那秦楼楚馆寻欢作乐去了……官府不曾开仓放粮便也罢了,城中有存粮的富商哄抬物价,官府也不加管制,这日子实在是没法过了呀!”

京城王子富贵孙,焉知平民百姓苦。两袖清风真君子,不解污吏为何污。

轩辕澈志不在庙堂,然他认为身在其位应谋其事,否则接到圣旨的时候他大可以一走了之,反正若真的对付起来宇文天纵也奈何不了他。

高贵出身、万贯家财、宗门势力……他生在了芸芸众生穷极一生也难到达的高度。以“无所不有”来形容他也不为过,因此他自然不会知道何为“人心不足蛇吞象”。

轩辕澈周身气场压抑得可怕,千悦心怀忐忑地扯了扯他的袖子,恳求道:“有孩子,你别发火。”

“嗯。”轩辕澈今日难得好说话,果真敛了怒气,思索片刻又对李嫂子问道:“既然如此,你们孤儿寡母出城是要去投奔亲戚吧,但方才见你慌忙而来莫不是惹了什么仇家?”

这下,李嫂子的脸色又变,本就是身心俱疲,此刻又染上畏惧心酸。

“也不晓得哪里来的几个恶霸,他们初时只是抢粮,后来粮食都抢光了,便掠人子而食。民妇是个寡妇,家中无成年男丁,膝下又有个年幼的孩子,这便被他们盯上了。刘家的大娘偶然听到他们谈话便前来告知我,我带着娃儿连夜上路,已经两天两夜没合过眼了,路上也只吃了些草叶树皮,若不是遇到几位贵人,此时我母子二人怕也是同路边那些饿死鬼一般了……”

李嫂子抬袖掩面而泣,三个男人面面相觑,实在不知该如何安慰。

那孩子站在李嫂子腿上抱住她的脖颈,奶声奶气地安慰道:“娘亲莫哭,等我长大了种好多粮食给你吃。”

轩辕澈闻言握紧了拳头,此刻他心中更多的不是愤怒而是悲痛,悲痛之余又不乏对这个孩子的祝愿——愿他永远不知何为“子欲养而亲不待”。

亭内气氛凝滞,而亭外烟雨初霁。

轩辕澈稍稍平复心绪,环视四周,千悦腿伤难行,而李氏母子疲惫两日急需休息。他也想立即找到那些恶霸一剑封喉以绝后患,但让风畔一人将他(她)们带回去着实不现实。

“趁此时雨停,我们先回去再从长计议。”

轩辕澈的决定,风畔第一个没意见,千悦不敢也不会反对,至于李氏母子——轩辕澈征询的目光看向他(她)们,李嫂子立时抱着孩子躬身道:“救命之恩大过天,我们母子二人无以为报,自然都听几位贵人的。”

千悦扶着石桌站起来,还没站直便又落进了轩辕澈怀里,这次千悦没有反抗,并非是他不想,只是拒绝也没用,反正轩辕澈不可能听他的。徒劳挣扎非但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还会惹怒轩辕澈,后果保不准又是一顿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