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白鱼一夜没睡,想得头秃,最后敲桌决定:“先审邓汶安的案子,借这桩案子把安怀德拖下水,缠住他,让他顾不上徐州那边的案子。另外,找人去给司马骄送封告密信,就说吕良仕手里有阴阳账簿,已经掌握他贪污朝廷税收的证据。”
崔副官一惊:“这不是打草惊蛇?”
“这叫赶鸭子进笼。”赵白鱼笑说:“把他们全都赶进笼子里,给点食饵,让他们互相争斗,斗到最后能把最大最肥的那只引过来。”
崔副官不懂赵白鱼的计划,只知道照做就行:“行,听您的。”
***
开堂之日,崔副官坐公堂主位,左右是宋提刑和萧知府,堂下则是吕良仕、邓汶安和三名假造出来的人证。
赵白鱼在公堂之外观望。
先是三个所谓人证证明邓汶安是王国志同伙,还拿出银子作为物证,认证物证俱在,即便邓老伯和邓汶安父子相认,确定邓汶安身份也不能撤回死刑的判决。
萧知府催促:“如今认证物证俱在,纵然邓汶安不是王国志本人,也是其同伙,按律判处死刑,吕良仕不但无罪,还可说有功。”
“是吗?”崔副官问:“吕良仕,你可有话说?”
吕良仕跪地磕头:“清者自清,鄙人无话可说。”
“你!”崔副官皱眉:“你难道就没别的话说?比如这三个人证和案子的真实关系?”
吕良仕惶恐:“人证物证不是钦差大人找到的吗?钦差大人不应该比鄙人更知道他们和案子的关系?”
崔副官眉头紧皱,心生怒气,料不到吕良仕牢里说得好好的,这会儿突然翻脸不认,果然如小赵大人所料,是根墙头草。
要不是有时疫区的大夫和王国志家的厨娘作证,要不是邓老伯救了黄青裳,阴差阳错间又叫黄青裳抓住真凶,恐怕这会儿真就入套,被吕良仕和萧知府两人联手耍了一把。
堂下观看的赵白鱼气定神闲,吕良仕两头联系说明随时倒戈,就看哪边筹码更高,他本身也不太相信钦差和郑楚之的关系。
堂上只见萧问策,而郑楚之没来,吕良仕害怕被放鸽子,自然临时倒戈萧问策。
接下来不用猜,时局还在赵白鱼的掌控中。
崔副官猛拍惊堂木叱问:“就算邓汶安是匪徒同伙,可他假冒王国志顶罪,从县令到知府再到提刑使、安抚使,没一个人发现不对,没一个人纠察到底,放任真凶逍遥法外,就是渎职!”
萧知府:“下官失职,甘愿受罚。只是有错该罚,做对也该赏,按大景律法,我等判处并无失职之处。”他坐在原位,拱手举过头顶:“该如何罚、如何赏,还请大人说明白。”
崔副官十分犹豫,公堂之上,显得坐立难安。
萧知府不停催促,还拉宋灵一块儿逼迫:“宋提刑,你善谳狱,在场没人比你更懂大景律,你来说说这种情况该如何判?”
一直沉默装死的宋灵不得不硬着头皮回答:“按大景律……匪徒同伙应处死刑,维持原判,驳回犯人申诉。一审县令、复审知府等人虽有失职但没有较大过错,略作小惩即可。”
崔副官做出压抑愤怒的表情,紧紧抓着惊堂木,迟迟不判决。
吕良仕喜得禁不住露出笑脸。
邓汶安面露绝望,邓老伯一脸茫然,还好记得赵白鱼的话,可还是悲从中来,禁不住老泪纵横。
萧知府猛地起身质问:“大人为何迟迟不判决?您不信吕良仕,不信本官,难道连堂下齐全的人证物证也不信吗?诉讼刑狱讲究证据,而今证据就摆在堂下,大人为何还犹豫不决?难道是民间风言风语误导大人判断,抑或是堂下惯做可怜无辜的刁民欺骗大人,才让大人您感情用事,犹豫再三?”
“大人!”萧知府拱手道:“请大人当堂判决!”
崔副官却不如他所愿:“本案还有疑点,押后再审。退堂!”
言罢就不顾萧问策逼迫,准备强行退堂,但在此时却有人喊道:“慢!”
人群立时分开,有官兵冲进来分立两侧,从中走出一四十来岁、气质儒雅的文官。他站在公堂下,自报家门:“淮南转运使司马骄见过抚谕使大人。”
崔副官问:“都漕大人所来何事?”
司马骄说道:“本官身为一省转运使,行监察权,底下出现冤案便是监察失误,重审冤案,本官责无旁贷。方才在外旁听全程,心生疑惑,本官就想问钦差大人,人证物证俱在,本案还有哪些疑点?”
崔副官:“本官是陛下亲赐抚谕使,更是本案唯一主审,本官说押后重审就押后重审,都漕凭什么来质问本官?”
司马骄:“就凭本官做人良心!凭本官头顶的官帽和皇后、太子外家的身份,应为天下表率,更凭本官身为一省转运使有监察钦差行事是否公正的权利和职责!所以本官就在这里行一省都漕监察权,请问大人,本案疑点是什么?如无疑点,还请大人立即宣判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