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商城重回1986(7)
她们这些农村长大的孩子,常年在村里呆着,顶多去一下镇上赶集。
像她都已经读完初中,最远去过的地方,就是江城市区。
但到现在为止,她去的次数,两个手都数得过来,几乎都是学校组织看电影的时候去的。
江慧锁好家里的门,背上包子保温箱,就和妹妹一起朝着隔壁村走去。
她们村有太多人认识姐妹俩,江慧可不想她的生意还没做成,就传得全村人都知道,她宁愿走远一点。
走了二十分钟,到了隔村的地界。
江慧开始吆喝着叫卖,“卖包子啰!香喷喷的香菇肉包,快来买哦~”
江慧这清脆又响亮的叫卖声,很快将这个村里在家的人引了出来。
改革开放之后,全国人民的经济收入,比起六七十年代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
江城离省城不到一百公里,离鹏城也才一百多公里。
可以说,改革开放的春风,率先吹遍的是他们这个珠江三角洲地带。
他们江城的人,很多都去省城和鹏城打工或做生意赚钱。
江慧在后世曾经看过一些资料,1986年鹏城统计局公布的平均工资,已经达到204元。
在很多内地城市才拿50左右工资的时候,鹏城的工资就高了别人一大截。
鹏城工厂多,工资高,这也是后来无数国人疯狂地奔向经济特区的主要原因。
而他们这些邻近省城和鹏城的人,是最早的受益者。
这些去省城或鹏城打工或做生意的人,赚到了钱,就寄回家。
也正是因为有外来资金的支持,才改变了很多江城人的生活,他们的手里也有了不少余钱。
而江慧来的这个村,又是有名的华侨村,也是有名的有钱村。
她的香菇肉包,一个卖两毛钱,这个村里很多人家都吃得起。
这时,一个穿着体面、烫着短头发的中年大姐走了过来,很爽快地对江慧说:“妹仔,给我来十个香菇肉包。”
江慧有些震惊这位大姐的出手大方,又再确认了一遍,“大姐,您真的要买十个香菇肉包?”
第4章
中年大姐看着江慧那一脸吃惊的表情,不禁笑道:“妹仔,你没听错,就是十个包子。”
她说完话,还利索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包包,从小包包里面拿出一扎钱,那一扎钱里面,还有不少是十块钱的面额。
江慧目测,她这一扎钱至少有一百块以上。
这位大姐果然是有钱人,竟然随身都带着这么多钱,真的少有。
确认了她真的要买十个包子,江慧动作利索地拿了一个食品袋,用筷子夹了十个香菇肉包放了进去。
她再扎好袋子口,递给那位大姐,“大姐,给您包子。”
等大姐将包子接了过去,江慧这才接过她递过来的两块钱。
这时又有几个小男孩跑了过来。
其中两位冲着那位中年大姐喊着:“奶奶,奶奶,你买包子啦,我也要吃,我也要吃……”
中年大姐笑看着两位乖孙子,立刻拆开袋子,给他们俩一人拿了一个包子。
两个男孩子一拿到包子,立刻往嘴里塞。
这一吃,他们的眼睛就亮了,吃包子的动作也快了许多,三下两下就把一个包子给解决了。
吃完之后,他们又朝中年大姐伸出了手,“奶奶,这包子好好吃,好香好香,我还要吃,我还要吃……”
中年大姐看到两个乖孙那狼吞虎咽的模样,再闻到那香菇肉包引人垂涎的香味,她现在也想吃一个。
她又给两个孙儿一人拿了一个,然后自己也拿了一个吃了起来。
中年大姐这一吃,她的眼睛也一样亮了,“这包子好吃,真好吃!”
她又看向江慧,笑着问她,“妹仔,这包子是你们家做的吗?”
江慧点了点头,“是的,是我们家做的。”
“你们家的手艺太好了,这包子真的好好吃。”
中年大姐夸完了,又大手一挥说:“妹仔,你再给我拿十个包子,今天中午我不做饭了,让他们都尝尝你这好吃的包子。”
江慧知道这大姐有钱,又利索地给她装了十个香菇肉包,再接过她手里的钱。
旁边围观的几个男女,这时也纷纷出声问中年大姐,“小兰姐,这包子真的有这么好吃吗?”
中年大姐的名字叫赵小兰。
她听到这些人的问话,直接笑回:“当然好吃,要不然,我也不会买这么多了。”
旁边一个中年男人笑着打趣赵小兰,“小兰姐,你买这么多,也不怕吃不完,要不,我帮你吃两个?”
赵小兰轻啐道:“去你的!想吃自己买去。”
江慧这时也说:“各位大哥大姐,我们家的包子真的很好吃,不是我自卖自夸,我敢保证,你们吃了一个之后,肯定还会想再吃几个。我这里只剩下六个香菇肉包了,你们想买的,赶紧买哦,要不然,一会儿就买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