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红包群去和亲(53)
走过重重叠叠的走廊和狭道,两人弯弯绕绕的终于来到了盐场。
此时一处晒盐的平坑中,已经可以看到半干的地上有褐白色的晶体析出了。
这样盐粒自然是杂质过多的,但经过一次过滤后,颜色就会白皙很多。
其实即使是过滤后的盐,依旧还是有杂质存在的,秋骊有想过用竹子来制竹盐,但北国不适合中竹子,竹子生长的地方距离凉城更是数万里之远,竹盐之法明显是不合理的。
好在这湖盐虽然依旧比不得现代的盐那样洁白似雪,但却是要比从晋国大批量购买的粗盐好很多了。
秋骊不清楚北人没每年都会用多少牛羊来换盐,但想也知晓盐这种必需品,对每家每户而言,都必然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作者有话说:
本文大概是个小短文,大概二十万字左右,过段时间有事要忙,所以这篇文会想要在半个月内完结,这半个月里大概更的会勤,不喜欢追更的小天使可以考虑考虑这篇呀,谢谢支持啦。
第22章
“这是…盐?”君屹虽然身居高位,却也不是不识五谷俗事的人,自然也就认出了不远处四四方方的池子里头的白色晶体是什么。但他虽识得是盐,却并不意味着,他知晓盐从何来。
秋骊点点头走到他身边,看着晒盐池两侧架起的大锅,里头的湖水正在被煮开。
相比于靠着风来使湖水晒干,以析出盐晶,用锅子来煮无疑是更迅速。但锅子再大,能得到的盐晶,也比不得一个大池子来得多。
草原上没遮没拦,风里长期夹杂着沙子,风力比起海风来却并不逊色,反正都要经过一道过滤的步骤,那点沙子倒也算不上什么了。
“原来盐是这样来的。”池子里还有很多的湖水,晒盐的过程简单到一目了然,说实话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
君屹走近了些,这些晒盐的池子周遭都被严丝合缝的木栏杆围了起来,但是却并不高,似乎也只是起到了一个警示的作用。
秋骊蹲下身,用手捻起一小撮盐晶,沙砾感很足,其中还夹杂着一些潮湿的触感。
“是啊,水干了,里头就是盐了。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水都能晒出盐来,得是咸水湖才行呢。”
因为要将这个咸水湖围建在庄子里,底下的工匠们可是废了不小力气,这也就使得这个庄子的占地面积几乎是其他庄园的三四倍之多。
其实多出来的部分,都是这个咸水湖的面积。
这段时间底下人也有四处探查,北国地广人稀,未有人烟的不毛之地不在少数,而咸水湖的形成条件比较苛刻,所以想再寻到咸水湖的痕迹怕是还需要一段时间。
“咸水湖?原来是这样。”北国人将这种无法饮用,但充满了神秘色彩的湖水统称为月亮湖,因为它在夜里会变得格外清澈,通常都可以将天上的月亮的身影全都映射在湖水里。
“你带我来看这个,是有什么打算?”君屹自然不会觉得对方就只是单纯的想显摆给他看,既然这个小晒盐场都已经初具规模,那么必然是有所谋划的。
君屹了解秋骊,明白她并非是晋国常见的那种闺阁女子,虽不知为何她一长于深宫的柔弱女子为何会心怀大志,但从日常相处与只言片语中,君屹知晓对方并不甘于只做个内宅妇人,一辈子被困其中。
她心地善良体恤下人,脾气温和却有极有底线和分寸。君屹有时都不免会有些感慨,觉得她深明大义又有副玲珑心肠,竟然可以将威严与仁慈间的平衡拿捏得恰到好处。
秋骊就等着君屹问她这句话,她拉拉君屹的袖子,拽着对方和自己一起坐到侍从们搬来的椅子上,然后又从自己的袖兜里掏出个小折子出来。
花了两天功夫列出来的策划书,秋骊这个半吊子花了自己看过的所有霸道总裁与小秘书的言情小说里关于策划书的描写,照猫画虎的弄出了个类似于详细般计划表的策划书,工工整整的攥抄了一遍,这才有信心拿出来给人看。
君屹接过她递过来的小折子,打开看了起来。
精通北国、晋国、匈奴三国语言的君屹对这小折子上的文字阅读起来并不费劲儿,而他会蹙起眉来,完全则是因为这上头的内容。
说实话,秋骊对自己的未来规划,一直都是有目标的,她想建立一个国中国,就如同现代的梵蒂冈那般,国土面积可能不会大,但是内里的百姓却可以过得富足。
国土面积大,百姓数量多,也就意味着政事多,秋骊有自知自明,她处理不了多少大事,对治国也没有多少经验。
但治理一个只有几千人的小邦,她却是有信心的。而她的这个小邦如果想要建立,那么就绝对少不了北国君王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