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农场家属院日常(206)

作者:一九四夕 阅读记录

陈叶云看了看手表,“快到时间了,我们走吧。”

学校的解剖学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系统解剖学约360学时,采用30人小班授课方式,局部解剖学为60学时,约8~10人解剖一具标本。①

她们今天要上的就是系统解剖学。

走进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原本闹腾的学生们瞬间安静下来,教研室里陈列着多具骨骼和尸体制成的教学标本。

屋里气味不太好,有同学已经有些反应,尤其是看到人骨后,胆子小的同学立马移开了视线。

“大家没吃早饭吧?”

“没有。”回答地有气无力。

“那就好,不然待会儿还不好收拾。”黄老师是外省人,毕业后来到这里教书,一教就是二十多年,为人风趣幽默,教学生动形象。

人群中响起一阵笑声,一下子打散了大家的紧张害怕情绪。

陈叶云因为去过地震灾区,见过不少生死时刻,此刻还算镇定,只是一旁的孟晶就不大好了。

她年纪小,生活优渥,也没见过这种场面,这会儿正拽着陈叶云小拇指缓解紧张情绪。

当堂课,黄老师主要是给学生们讲解了人体各类器官部位和人骨分布,对应着以往大家看到的都是书本上画的器官图。

像陈叶云和黄秀荷这样有过真切医学诊疗工作的人,情况稍微好一些,但是二人也没有做过大的手术,没有如此直面过人体解剖后的结构,那种震撼和对人类生命的敬畏更加深重。

系统解剖课过后,大家胃口都不太好,有人连食堂都没去就回宿舍了,起初闹腾得最厉害还吓唬人的张凯出了教研室就开始干呕,另外还有几个同学也难受得很。

“晶晶,你怎么样?还好吗?”陈叶云看着孟晶脸色有些苍白。

“没事,我挺得住!”孟晶给自己鼓励。

陈叶云从兜里掏了块酸梅干塞她嘴里。

一行人去食堂吃饭,上大学国臼恃洸家补贴全部免费,学杂费不收,吃饭就在食堂吃。

宿舍四楼77级的师姐热情跟她们打招呼,“今儿食堂有红烧排骨,快点儿去,去晚了就没了。”

一听这话,孟晶心里更难受了,她连连摆手,李倩茹帮忙捂住师姐的嘴,“我们,我们刚上了解剖课。”

“哦。”师姐懂了,毕竟自己半年前也是这么过来的,“没事儿,多上几回就好了。”

后来,陈叶云这个班的同学天天吃素,偶尔食堂上了点肉都没敢去碰。

又过了一周,大家才逐渐恢复过来了,孟晶又吃得高兴,她家里条件好,自己也爱买些小糕点糖果。

李倩茹打趣她,“你就知道吃,不是胃口不好吗?”

“我缓过来了,作为一名伟大的医生,怎么能怕这些呢!”

陈叶云刚从家里回来,带着一身风霜,“哦,那这周局部解剖课可是要真上手解剖了,我等着看你伟大呀。”

孟晶挣扎着起身,“啊,云姐,今晚我跟你睡吧。”

“哈哈哈哈哈哈。”宿舍里爆发出一阵欢笑声。

周二的局部解剖学还是来了。

大家好不容易缓和的心情又变了,想着要上手了,一个个进门之前就在深呼吸。

“好了,废话不多说了,我们进入正题。今天大家要上的局部解剖学,这门课可能有同学害怕,这是人之常情,谁都怕死,也害怕去解剖尸体,要是你一点不害怕,我反倒有点害怕你了。”

“哈哈哈哈哈,那确实!”

“想想是挺可怕的!”

渐渐的,大家适应下来了,一个个脸上也没那么紧绷,陈叶云也感觉到孟晶再一次拽着自己小拇指的力道轻了些。

“大家能看到我们教研室里的所有人骨和尸体,都是辛苦收集来的,其中还有人自愿捐献的。这一具遗体是我们学校的已故教师,钱进的。”

说到这里,大家表情严肃了起来,目光自发地看向教研室中间的遗体。

“他为了医学事业奋斗终生,临终前,又自愿捐献遗体给母校做解剖实验,只希望我们学校我们国家的医学事业能多一点进步。我也希望你们能好好学习,不要辜负先辈们的良苦用心。”

站成三排的学生们自发鼓起了掌,同时向前方鞠了一躬。

接下来,在黄老师的带领下,大家组成了8-10人小组,每组进行人体解剖,一边讲解一边解剖。

学校里学习在有条不紊地行进中,学校外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78年12月,陈叶云和宿舍的几人在食堂打饭,入冬了,大家穿着蓝的灰的棉袄,梳着一样的辫子,吃着一样的大锅菜,不时讨论着今天学的东西。

有同学拿着两份报纸进来,一份《人民日报》,一份《光明日报》,大家争相传阅,上头标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同类小说推荐: